?

“崗位任務驅動式”在中餐烹飪教學中的應用

2017-02-15 13:43鄒偉
現代交際 2016年11期
關鍵詞:教學

鄒偉

摘要:根據中餐烹飪專業發展狀況,結合餐飲企業和星級酒店廚房的社會需求,中餐烹飪專業要以提升職業素養,練就從業本領作為核心目標。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學生能運用烹飪理論知識,完成中餐熱菜廚房、中餐冷菜廚房、中餐面點廚房等崗位工作任務。所以,我們要以中餐烹飪崗位工作標準,作為中餐烹飪教學目標的評價依據。

關鍵詞:崗位任務驅動式 中餐烹飪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214-02

一、崗位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

(一)涵義及適用范圍

涵義:崗位任務驅動教學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將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模式。

適用范圍:《中餐熱菜制作》《中餐冷菜制作》《烹飪原料初加工》《中餐面點制作》等以崗位流程設置課程的專業學科。

(二)理論基礎

行動導向。行動導向是以“行動導向驅動”為主要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從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務”著手,通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建構主義理論。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導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以使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

(三)模式特點

(1)針對性。結合崗位典型工作任務,有針對性地設置任務,對技能形成和運用有所幫助。

(2)主動性。創設特定的情境,使學生的學習在情景吸引下自然融入,主動參與,積極探索;理論聯系實際,真正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

(3)親歷性。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作為主體親自參與、親自經歷。通過學生的自身操作、技能體驗,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參與多途徑的學習方式,直接獲得經驗和具體化的感受。

(4)實效性。學生通過學習、操作、訓練后形成技能,利于學習運用。

(四)“崗位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流程

準備工具提取原料(課前)。目的是準備上課工具,保證教學效果做到投料標準。教師活動為有效備課,組織整理工具,創設教學情境。學生活動為課前了解崗位職責,配合教師準備工具和原料。教學方法:實踐學習法。

了解學情回顧任務。目的是復習舊課,由淺入深地掌握新知識。教師活動是了解學生對舊課技能的掌握情況,進行鞏固強化。學生活動是加深理解、溫故知新。教學方法:談話法。

創設情境引入任務。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崗位任務目標而說明任務的重難點。教師活動是布置崗位任務。學生活動是記錄任務的特點和重難點。教學方法:討論法、引趣式導入。

出示目標分解任務。目的是通過任務特點調動學生的所有感觀參與實際操作。教師活動是依據崗位流程分解任務。學生活動是通過討論或操作交流方法。教學方法:分步教學法、講授法。

操作示范引領任務。目的是讓學生自主發現解決問題的技術要領。教師活動是在演示過程中點撥方法。學生活動是總結方法,領會要領。教學方法:演示法。

操作訓練落實任務。目的是讓學生親歷任務,形成技能。教師活動為夯實基礎,引導要領。學生活動根據崗位任務,操作實踐達到落實技能。教學方法:實踐學習法。

小組討論評價任務。目的是結合成果,對共性的問題查找原因,正確引導。教師活動是總結評價標準。學生活動是交流經驗,相互學習。教學方法:討論法。

概括總結提升任務。目的是概括總結技能要領,拓展提升任務標準。教師活動是總結技能要點,回扣提升應達到的目標。學生活動是歸納任務中的技巧,并拓展運用規律。教學方法:討論法。

強化訓練理解運用(課后)。目的是課后強化訓練提升技能。學生活動是多加練習,總結方法。教學方法:練習法。

(五)應用效果及注意事項

應用效果。(1)真正體現了與“崗位對接”。對學生就業的崗位工作任務,有指導意義。(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崗位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突出動手操作性,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課轉化成為有趣的實踐課,學生可以在情境中按照崗位流程參與活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一種寓教于樂的形式。(3)培養學生鉆研業務的素養。崗位任務驅動中的競爭氛圍。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4)提高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在任務操作過程中,學生親力親為,鞏固了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5)有助于教學相長。崗位式任務驅動是學生熟悉與提高技能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檢驗的過程,雙方在互動中做到教學相長。

注意事項。(1)教學載體的選擇要具有代表性。有代表性教學載體在不同崗位中容易發現問題,會促進自主解決問題。(2)訓練任務要具有連帶性,要注重任務選擇的循序漸進。(3)要注重評價與反饋。教師和學生的評價交流是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環節。學生要根據評價標準(評價表)進行互評,通過競爭和對比,將知識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從而得到間接的學習。(4)要為學生樹立信心。課堂中要增加比賽競爭的環節,對于缺乏自信的同學要多加鼓勵。

二、教學設計實例

以中餐烹飪“崗位驅動”模式教學設計為例。

(一)課程介紹

課程名稱為文思豆腐的制作,授課年級:中餐烹調二年級。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文思豆腐”的技術要領及來歷。能力目標:結合崗位工作任務,獨立完成“文思豆腐”制作。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養成“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工作習慣。

(三)教學分析

教學重點:“文思豆腐”中切配和芡汁調制的方法。教學難點:內酯豆腐絲要“細如發絲”,絲絲均勻。教學關鍵:掌握“直刀切”的操作要領。

(四)教學流程

其一回顧任務:敘述“甩袖湯”制作要領;結合菜肴難易度和檔次運用,強化“燴”菜理解。教法及教師活動:總結學生制作“燴”菜存在的問題,討論“燴”菜的流程和技術難點。引入任務:以引趣式導入文思豆腐來歷和菜品標準,強化豆腐絲的切配和調制湯汁。

分解任務:豆腐的切配。(1)下料標準:內酯豆腐1盒,火腿30克。(2)主料形狀:55cm×35 cm×2 cm。(3)刀法:直切法。(4)要領:直切過程中橫向刀距和縱向垂直程度。教法及教師活動:講授法。學法及學生活動:觀察學習法。

其二操作示范引領任務:演示豆腐切絲。(1)切配雙手配合及觸 碰 豆腐的力度。(2)直切時左手中指控制刀距。(3)成形后,放入水中分離。教法及教師活動:演示法。學法及學生活動:觀察學習法。

其三操作訓練落實任務。(1)先在“面團”上反復訓練。(2)在內酯豆腐上切配。(3)火腿也切成細絲。(4)主輔料放在水中,分離(避免粘合)。教法及教師活動:演示法、模擬實驗法。學法及學生活動:實踐學習法。

其四小組討論評價任務。(1)切配質量。(2)過程:衛生和浪費情況。(3)評選出“最佳刀工能手”。教法及教師活動:個案分析法。學法及學生活動:自評與互評法。

湯汁烹調教學:其一分析任務:米湯芡調制。標準:湯清稠似米湯;湯汁中突出主配料。教法及教師活動:講授法。

其二操作示范 引領任務。調取清湯;大火燒沸、調味;稀釋粉汁,分次淋入湯汁;湯汁如米湯粘稠;加入豆腐絲和火腿絲。教法及教師活動:演示法、講授法。學法及學生活動:觀察法、討論法。

其三操作訓練 落實任務。勾芡訓練要領;用“清湯”操作;加入豆腐絲,避免粘連。教法及教師活動:演示法、講授法。學法及學生活動:實踐學習法。其四小組討論 評價任務。學生之間相互評價;選出“最佳菜品。教法及教師活動:個案分析法。學法及學生活動:自評與互評。

其五概括總結 提升任務??偨Y“文思豆腐”芡汁的調制要領:火力、米湯芡;菜肴形態的轉變。如:菊花形;盛器的選擇,燉盅、酒杯等。

其六強化訓練 理解運用。作業:總結菜品流程和技能要點;完成五盒內酯豆腐切配任務。

三、教學反思

崗位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對學生崗位技能的認知和形成成效顯著,在技能的運用上也比較靈活扎實。教學中理實一體,學生的理解也較為透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得積極踴躍。但課堂學習任務和教學載體的選擇要具有連帶性,且反復強化,才能保證教學成果得到有效落實。

猜你喜歡
教學
“對比”:讓學習走向深刻——以《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學設計(Part B)
計算教學中“算用結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組合》教學設計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類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