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發展理念指導大學校園書籍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建設

2017-02-15 13:52王俊博
現代交際 2016年11期
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

王俊博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一方面,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另一方面也將導致各個高校教科書的需求量不斷提高。但由于書籍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大學校園內部體制機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大學校園書籍資源的嚴重浪費。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適應我國當前發展新特點的五大發展理念,我們可以在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提出構建大學校園書籍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的具體措施,努力構建綠色校園、生態校園、美麗校園。

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 校園生態文明 校園書籍循環利用

中圖分類號:G6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234-02

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騰飛為高等教育體系的逐漸完善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數量也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這種趨勢導致了我國普通高等院校教科書需求量也大大提高。由于教材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多媒體的廣泛應用,使得教科書的使用效率相對較低。一方面,當今世界,知識更新速度在不斷加快,而一部分書籍的知識更新速度卻相對較慢,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這些教科書留下來循環使用的概率較低。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互聯網得到了應用、發展和普及,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獲取比較豐富的資源,這對傳統的書籍是一種沖擊。一部分時效性較強的書籍很容易失去使用價值,被當做廢紙處理掉,這種處理方式使這些廢舊書籍失去了自身應有的價值。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對大學校園書籍資源的一種無形的浪費。但是實際上,各個高等院校所擁有的廢舊書籍,恰恰是一種有形的、內在的、可循環的寶貴資源。大學校園書籍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的建立,不僅可以有效避免校園書籍的浪費,而且可以使廣大學生形成循環利用書籍資源的良好意識。

一、大學校園廢舊書籍缺乏循環利用的原因

1.大學生循環利用書籍資源意識的缺乏

從大學生的主觀因素出發,各高校在校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缺少循環利用書籍資源的意識。我們的調查研究發現,大學生循環利用廢舊書籍的意識在一定意義上講比較淡薄。當問到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發展理念的知識時,許多學生認為這與自身生活環境距離相對較遠。一些大學在校生,尤其是畢業季的大四學生有著大量的用過不再需要的書籍,大部分學生選擇低價出售或直接丟棄。一方面造成了紙張大量浪費,對環境造成污染,不利于校園書籍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書籍的價值被貶低,資源不能得到循環利用,不能達到減輕學生經濟負擔的功用。

2.大學生可用來儲存書籍的空間相對有限

從大學校園的客觀因素出發,由于大學校園寢室的空間與占地面積有限,導致了寢室儲藏實際空間相對有限。通過調查研究我們了解到,在校大學生在寢室有限的空間內不僅要放置基本的床鋪、衣柜等生活用品,而且還要放置課桌、椅子等學習用品。許多學生表示自己也想一直保留自己的各種廢舊書籍,但是,由于儲藏書籍數量之大與儲藏空間的有限性、稀缺性之間的矛盾,大多學生選擇處理掉自己手中的廢舊書籍,從而節省相對有限的寢室空間。

3.大學校園書籍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的缺乏與不完善

從高校自身因素出發,一方面我們了解到,部分高等院校并沒有設立相關的部門來回收、管理和利用大學校園內部的廢舊書籍資源,這也是造成大量書籍資源缺乏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部分高校雖然存在相關的機構和渠道對廢舊書籍資源進行管理和利用,但是實施過程中并沒有專業的人員對書籍進行相關的分類與科學管理,再加上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以及信息交流不暢通,因此,造成了某種程度上書籍資源的浪費。

二、推進大學校園廢舊書籍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措施

1.優化創新大學校園內部廢舊書籍資源的管理方式

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對于大學校園內部廢舊書籍的處理,我們應該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確立創新發展的理念,努力尋找新的思路來發掘廢舊書籍循環利用的價值。大學校園廢舊書籍大多采用傳統的回收利用方式,即由周邊小商販按廢舊紙張的價格回收校園內部的廢舊書籍,而那些有循環利用價值的廢舊書籍有時卻流入了廢品收購站。雖然有極少一部分高校組織專門人員或機構對校園內部廢舊書籍進行了回收、分類與整理,但是取得的成果卻極其微小。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大學校園廢舊書籍的相關數據庫及網站,并且設立專門機構或人員進行管理,管理人員可以將廢舊書籍相關目錄進行網上公開展示,從而使學生了解書籍的資源,并且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隨地以比較經濟實惠的價格購買到書籍。這樣不僅打破了傳統收購方式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克服了校園廢舊書籍利用率低下的問題,而且增強了書籍資源的流動性。

2.引導和鼓勵在校大學生走上校園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

書籍的生產、消費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建立校園廢舊書籍循環利用體系,我們應當積極引導大學生確立綠色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和行為規范。在選購書籍時,應充分考慮其利用價值,真正做到物盡其用,實現書籍資源高效與節約的發展,從而避免資源的浪費。

3.堅持主動走出去并且加強同各方交流合作的開放共贏理念

高校應努力建立學生—學?!鐣灰惑w的校園廢舊書籍聯動處理機制。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難以在封閉的狀態下得到發展,因此,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于校園書籍循環系統的建立,不是單個部門或組織能完成的工作,它是各方力量合作方能建成的體系。學生和學校在建立和發展校園書籍循環系統的同時,應加強與相關慈善機構的合作,我國東部和西部、城市和農村發展相對不平衡,許多偏遠地區兒童仍舊處于無書可讀的處境中。學校及相關部門可以對相關有利用價值的書籍進行適度的公益拍賣,而得到的部分資金可以為偏遠地區兒童購買相關書籍,幫助那些貧困兒童獲得知識,這也是廢舊書籍循環利用體系建立的積極影響之一。

4.樹立校園物質文明建設和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相協調的觀念

高校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一方面要加強對校園內部硬件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高校應當在校園內部積極倡導校園綠色文化,培養學生樹立校園書籍循環利用的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念。推進綠色文化的傳播,引導學生樹立校園書籍循環利用的理念,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從價值觀上理解校園書籍循環利用的必要意義,從源頭上減少廢舊書籍的產生數量,另一方面有助于營造書籍循環利用的文化氛圍,努力打造生態校園、綠色校園,而且有助于校園文化軟實力的大幅提升。

5.大學校園書籍循環系統建立的成果由廣大學生共享的原則

我們鼓勵廣大學子積極參與,共同建設。一方面,我們必須尊重客觀實際,相關部門應始終堅持從各個高校所儲存的廢舊書籍的實際情況出發,制訂正確的、具體的計劃。另一方面,支持、鼓勵和引導廣大學子積極建言獻策,大膽實踐、探索適合自身學校發展的途徑,不斷激發廣大學子的創新激情,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和熱情來為建立校園書籍資源循環利用體系貢獻自己的力量。對于體系內部的書籍資源,它們取之于學子,理應用之于學子。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向我們傳遞著一個信息:要實現持續的、綠色的、和諧的發展。我們應立足身邊的具體實踐,努力推進大學校園書籍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的建立。這個體系的建立,有助于校園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校園內部資源循環、綠色、持續、和諧的發展,構建美麗校園、生態校園、綠色校園。

參考文獻:

[1]五大發展理念是一場深刻變革[N].人民日報社論,2015-10-30.

[2]曾煜.人大校園內廢舊書籍回收利用規劃[J].科技創業家,2013,08.

責任編輯:孫瑤

猜你喜歡
五大發展理念
關于堅持五大發展理念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
論五大發展理念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融合
跨越拉美陷阱: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
五大發展理念視閾下的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究
五大發展理念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研究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五大發展理念”統領推動陜南移民搬遷工作創新發展
以新理念開啟新征程
從人的全面發展角度把握“五大發展理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