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理解及相關因素分析

2017-02-17 00:47李洪慧
財會學習 2017年3期
關鍵詞:運用影響因素

李洪慧

摘要:企業要充分利用折舊政策實現固定資產使用效益最大化,就要從根本上理解折舊的含義及計算方法,這里以圖示表像的方式深入詮釋折舊方法,強化理解與實際運用相結合,引導出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不同與企業經營息息相關的決策性因素,使企業視折舊為參與資產管理、經營管理的工具,巧妙、充分運用政策,激發企業活力,提升競爭力。

關鍵詞:折舊方法圖示法理解;運用;影響因素;激發活力

不管是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還是遵循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企業必須要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不提折舊或不恰當地計提折舊,都將對企業的經營狀況產生錯誤影響。

一、用圖示法加強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理解

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分為兩大類,直線法和加速折舊法。

(一)直線法

是實際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即按照固定資產使用的時間或完成的工作量來計提折舊的方法??珊喕斫鉃槿c:按時間、按完成的工作總量、平均計算。也稱為平均折舊法。又分為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中的工作量,可以是行駛里程,也可以是工作時數或產量。

(二)加速折舊法

是相對于直線法也就是平均折舊法來說的,是在固定資產使用初期計提折舊較多而后期較少,相對加速折舊的方法。也分為兩種方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

用圖像來詮釋兩類方法會更容易理解。

通過圖示,用直線法計算折舊,累計折舊就是一條從原點出發的一條直線,折舊期間內,每期計提的折舊額是相等的,計提折舊的速度是勻速的。

用加速折舊法計算折舊,累計折舊是一條從原點出發的折線,每一條線段代表一期的折舊幅度和數量。從各期折舊的線段來看,第一期累計折舊的線段最陡,線段對應的應提折舊數額也最大,計提的折舊額也相應最多,第二期比第一期稍平緩些,往后各期的線段越來越平緩,最后一期計提的折舊,體現在縱軸上的差距是最小的。所以,加速折舊法下的累計折舊是一條條的線段連接起來的折線,相對于直線法,可將其理解為折線法。如果把每一期再平均劃分為12等份(12個月份),在每一期間的線段上就會增加12個小的區間,年內每個區間(月計算)的折舊數額相等,每一年限內的累計折舊就是一條直線,每年內就是按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把每一個小的區間上的點,連在一起,每期線段連接的拐點處(線段與線段交接處)因為細化而變得平滑,形成一條曲線。這時的累計折舊,就是一條從原點出發的曲線。這時可將其理解為曲線法。

二、折舊方法的選擇對企業各方面的影響

例1:A公司購買設備一臺,投資50000元,預計使用5年,預計凈殘值3500元,分別用直線法(年限平均法)和加速折舊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見表1)

例2:B公司的一輛貨運汽車和一臺機器設備,原價分別為150000元和600000元,其中:貨運汽車預計總行駛里程為300000公里,預計報廢時的凈殘值率為5%,本月行駛8000公里;機器設備預計生產產品產量為1500000件,預計凈殘值率為3%,本月生產產品40000件。用工作量法分別計算這兩項固定資產的月折舊額。

貨運汽車:

單位行駛里程折舊額=150000×(1-5%)/300000 =0.475(元/公里)

本月折舊額=0.475×8000=3800(元)

機器設備:

單件折舊額=600000×(1-3%)/1500000 =0.388(元/件)

本月折舊額=0.388×40000=15520 (元)

(一)對所得稅的影響

接例1,與直線法比較,見表2:

根據表2,從實際應納所得稅的數額來看,加速折舊法較直線法更能體現“節稅”效果,加速折舊法中的雙倍余額遞減法體現出的優勢尤為明顯,其次是年數總和法。

原因在于:加速折舊法在固定資產使用最初提取了更多的折舊,計入成本費用的折舊額越多,企業盈利相對越少,導致應納所得稅額現值較低,使應納稅額減少。年限平均法將應計提的折舊總額均勻地分攤于各年度,即使在固定資產使用后期生產力逐漸下降的情況下,也要承擔與初期一樣的折舊,每年對所得稅的影響是均衡的,在用直線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計算折舊時,由于企業生產產品產量在固定資產使用初始的幾年內較高且穩定,適合按產量、工作時數作為確定固定資產損耗程度的依據來計算折舊額,相比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更注重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工作強度,節稅效果更顯著。

(二)對利潤分配及投資者的影響

通過表1,不同的折舊方法,計入成本費用中的折舊費用也不同,企業在同一時期的經營收益也有所差別,也影響對收益的分配。選擇的折舊方法如果使折舊費用增加,假定其他因素不變,企業可供分配的利潤就會減少。采用加速折舊法,可為企業,尤其是企業初期,經營正處于緩慢上升的狀態,對資金的需求量經常出現匱乏的困境狀態下,不失為是為企業節約資金的一個方法。

(三)對企業投資方面的影響

固定資產投資不會因折舊方法的不同,而使整個折舊期的折舊總額、納稅總額及稅前稅后的凈現金流量受到影響。但從每個折舊期間來看,因折舊方法的不同就體現出根據各期折舊額運用貨幣時間價值計算的凈現值之間的差別。

接例1:該資產投入使用后預計每年可凈獲利2萬元,所得稅稅率25%,必要報酬率7%。分別按照三種不同的折舊方法計算該固定資產投資的凈現值,每種方案的折舊金額及現金流量如下:

1.年限平均法方案:

年折舊額=0.93萬元

稅前利潤=2-0.93=1.07萬元

所得稅=1.07×25%=0.2675萬元

凈現值(NPV)=-5+1.7325×(P/A, 7%, 5)+0.35×(P/F, 7%, 5)

=-5+1.7325×4.1002+0.35×0.7130

=2.3531萬元

2.年數總和法方案(見表3):

3.雙倍余額遞減法方案(見表4):

同一投資項目采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時,投資方案的凈現值也不同,通過以上簡要分析,雙倍余額遞減法方案下的凈現值較大,其次是年數總和法,凈現值最小的是年限平均法。因此,選擇有利的折舊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在固定資產投資時提前做好核算規劃,也可為企業在固定資產投資方案不唯一的情況下,選擇性價比較高的投資方案提供決策依據。

(四)對籌資方面的影響

按照資金使用期限的長短,企業資金分為短期資金和長期資金,而固定資產的購置、更新和改造,就是用長期資金來完成的,這部分投入的資金一般需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收回,收回的方式就是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不同的折舊方法可以決定長期資金收回的速度,加速折舊法,可以讓固定資產占用的資金盡快的回籠變為自有資金,企業可支配的自有資金就越來越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因自有資金不足導致對固定資產更新和改造緩慢而嚴重影響企業生產力、迫使企業不得不靠對外籌資的方式來彌補資金的供應,從而增加企業籌資成本情況的發生。

(五)對償債能力的影響

加速折舊法會使企業使用固定資產前期的所得稅應繳額減少,變相降低稅負,這部分暫時節省下來的稅款,相當于是另一種形式的無息貸款,有利于企業償債,減少債務負擔。

三、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應考慮的因素

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技術環境、經濟環境,都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產生重要影響,企業在運用折舊方法上還應綜合考慮如下因素:

(一)積極利用扶持政策

稅法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都有明確的規定,比如房屋建筑物20年,生產設備10年等等。企業要按這個最低年限作為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同時稅法還規定,對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及2014年1月1日后購進的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專門用于研發的儀器、設備,都可以一次性的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可在計算所得稅時扣除,不需分期計算折舊。企業應當充分利用國家政策發揮節稅效用。

(二)固定資產使用壽命調整因素

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估計是在資產取得時所處的經濟環境、技術環境以及資產使用強度的基礎上綜合進行的,如果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原先估計的基礎發生了變化,如:固定資產的使用強度明顯高于預期,導致固定資產實際使用壽命大大縮減;固定資產在技術性能方面受更新換代的影響造成無形損耗加速固定資產的淘汰等等。對此,企業應當對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定期進行評估,相應調整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否則,固定資產原使用壽命與該資產實際為企業提供有效服務的期間不相符合,無法真實反映企業的會計信息,也對會計信息使用者據以作出經濟決策的依據就失去了價值。

(三)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調整因素

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是不可能完全確定的,但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選擇了一種折舊方法就假定了固定資產為企業提供的經濟利益是可以估計的,同時也假設了實現經濟利益的方式也是確定的,這種假定如果在固定資產使用中發生改變,如,某企業在固定資產使用初期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在對資產評估中發現,目前的通貨膨脹導致企業實際購買力下降,企業要重置該固定資產需要付出更多的現實貨幣,才能實現固定資產的再投入滿足再生產。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改用加速折舊法規避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使固定資產的折舊速度加快,縮短回收期,相對增加企業的投資收益,變被動為主動,可見,通貨膨脹對企業并非總是不利的。如果不改變折舊方法,該固定資產在使用期滿時所收回的成本距重置該資產的購買力越來越大,企業因此遭受的損失也會越來越大,會計信息無法反映出通貨膨脹對會計信息的影響,勢必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作出恰當的經濟決策。對此,企業應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定期進行評估,如果固定資產提供經濟利益的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應當相應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四)固定資產凈殘值率因素

稅法對于固定資產凈殘值率的規定為,內資企業統一為5%,外資企業一般為10%。

企業在完全遵循固定資產凈殘值率規定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額與固定資產實際損耗之間的一致性,也就是說,把固定資產的凈殘值率統一按5%或10%來執行,是否完全符合該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狀況。企業要定期在內部對所屬固定資產尤其是大型、與生產直接相關的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狀況進行專業性的評估,對其在報廢時的殘余價值做出合理的估計,如果與規定的凈殘值率相差較大,就要內部核算重置該固定資產的預算資金是否有缺口,相應的在資金的運作方面要考慮到位。

(五)充分考慮固定資產性質因素

目前,企業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時,往往還是局限于直線法中的年限平均法,選擇這種方法是基于,一是計算簡單,二是便于稅務部門認可。主要源于稅法的規定,即按直線法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稅法予以認可并準予扣除,特殊情況的可以向稅務局申請采用加速折舊法。意思是,如果企業的折舊方法不符合稅法要求,要進行納稅調整,但并沒有要求一定按照稅法要求選擇折舊方法。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根據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選擇合理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彼云髽I應當對所屬固定資產根據其性質及使用性能,按類別進行科學劃分,比如,房屋建筑類固定資產,以及在使用過程中損耗相對穩定的其他固定資產,均適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生產設備類固定資產,較適用加速折舊法;車輛等交通工具類固定資產,較適用工作量法計提折舊,但稅法規定車輛等交通工具按年限來計提折舊,折舊年限為4年。其實此規定對于車輛這類固定資產來說,在折舊標準的使用上頗為勉強,因為車輛等交通運輸設備的使用,無法按照時間的推移來確定其真實的損耗程度,而用行駛里程可以最大限度的衡量、較為合理的估計該類別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即工作量法而非年限平均法。

選用加速折舊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較符合固定資產使用前期生產效率高、所需維修維護費用小的特性,能夠真實反映資產損耗和其帶回經濟利益的配比關系,使固定資產管理更科學、更規范、會計操作更具有可行性,促使企業加速固定資產投資的回收及企業經營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提高企業競爭力。但也要考慮到采用加速折舊法對企業在短期內所承受的利潤減少影響利潤分配、導致投資者動搖投資決策等方面帶來的風險和壓力。所以,折舊方法的運用,首先要基于“實事求是”的原則,企業站在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科學的、合理的加以確定,作為參與固定資產管理的工具,為企業參與經營管理提供參考,不一定就是“避稅”越多越好;其次希望稅法與會計準則能夠逐漸協調一致起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發企業活力,可以達到以創收來創稅的目的,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參考文獻:

[1]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用書[M].財務管理,2002.

[2]張俊民,方海芹.中級財務會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戴德明,林鋼,趙西卜.財務會計學(第六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4]葛家澍,耿金嶺.企業財務會計(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山東外貿職業學院泰安校區)

猜你喜歡
運用影響因素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