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球蛋白水平與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檢測早期的小兒手足口病效果分析

2017-02-23 14:55牛海玲
醫學信息 2016年35期
關鍵詞:小兒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

牛海玲

摘要:目的 觀察分析免疫球蛋白(Ig)水平與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檢測早期的小兒手足口?。℉FMD)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小兒手足口病病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時期50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對象免疫球蛋白水平與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進行測定。結果 觀察組患兒IgA、IgG(0.62±0.41)、(8.65±4.25)g/L,較對照組顯著降低(1.15±0.29)、(12.65±6.02)g/L,IgM(1.94±0.43)g/L,明顯高于對照組(1.36±0.28)g/L;觀察組患兒hs-CRP(10.55±7.94)mg/L,高于對照組(2.65±1.06)mg/L,差異顯著(P<0.05)。結論 在小兒手足口病早期診斷過程中,免疫球蛋白與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為疾病的診斷、治療、預后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兒手足口??;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價值

手足口?。℉FMD)是兒科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主要是由于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常見的腸道病毒為腸道病毒71型(EV71)、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1]。手足口病好發于5歲以下的小兒,臨床癥狀以口痛、低熱、厭食、手、足、口腔等出現小皰疹為主,多數患兒7 d可自愈,但少數會引起肺水腫、心肌炎,嚴重者導致患兒死亡,需引起臨床高度重視。據流行病學與臨床多次觀察發現,手足口病患兒多項指標出現異常,這也為此病的診治提供了可靠依據。本研究做了相關探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近年來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兒作為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7個月~6歲,平均年齡(2.3±0.5)歲;病程1~6 d,平均病程(2.6±1.5)d。全部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口痛、手足口部位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皰疹,符合手足口病診斷標準[2]。選取同時期50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年齡(2.3±0.4)歲。2組對象基線資料比較,均衡性較高(P>0.05)。兩組兒童均排除肝腎疾病、腦病、先天性心臟病、腦炎史患兒。家屬知曉研究內容,兒童依從性較高,同意入組研究。

1.2方法 全部受檢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ml,分別注入兩只試管,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采用透射比濁法測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采用免疫層析法對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進行檢測,由德國申能公司提供試劑,實驗操作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

1.3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兒A型免疫球蛋白(IgA)、G型免疫球蛋白(IgG)、M型免疫球蛋白(IgM)、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進行觀察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將本組研究所得數據全部收集和整理,納入統一表格,在SPSS20.0統計學軟件包中作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處理和分析,前者通過(n%)表示,后者采用(x±s),計數資料經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α=0.05為檢驗水準,如果檢驗結果為差異P<0.05,則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兒IgA、IgG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IgM水平較對照組明顯增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兒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為(10.55±7.94)mg/L,對照組兒童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為(2.65±1.06)mg/L,兩組兒童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差異顯著(t=56.1086,P=0.0000)。

3討論

手足口?。℉FMD)是一種傳播速度較快的傳染病,好發于5歲以下小兒,多發時段以夏秋季為主,處理不及時或不當,小兒易發生嚴重并發癥,甚至死亡。HFMD腸道病毒進入機體中,經兩次病毒血癥牽拉器官、系統。體液免疫系統作為特異性免疫重要組成部分,可監視和防御病毒,其一旦被破壞,病毒入侵,健康受到威脅[3]。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細胞受到病原微生物刺激后產生的免疫分子,在EV71或CoxA16病毒感染后,刺激B細胞產生IgM和IgG抗體,宿主細胞膜抗原結構變化,產生自身抗體,進而發生病理免疫反應[4]。病毒感染會加快免疫球蛋白消耗,損害機體免疫系統。從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兒IgM水平高于對照組,IgG和IgA低于對照組,說明IgM抗體是最早出現的,IgG可中和游離外毒素,調理吞噬作用。IgA是一種具有預防局部感染和黏膜分泌性的抗體,IgA降低將導致口腔出現皮疹,進而表現為口腔皰疹或潰瘍[5]。

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由肝臟合成的急性相蛋白[6],與多種真菌、原蟲、細菌等多糖物質結合,在Ca2+環境下,與卵磷酸、核酸結合,生成的聚合物可激活補體系統,引發入侵細胞免疫調節作用和吞噬作用,進而表現出炎癥反應。通常情況下,健康人體血清中hs-CRP含量非常低,一旦感染,hs-CRP將迅速上升,其上升程度與感染程度呈正比。手足口病早期表現為發熱,嚴重患兒免疫功能紊亂,產生大量細胞因子與炎癥反應介質。因此對手足口病患兒hs-CRP水平進行檢測,可幫助醫師掌握炎癥反應情況及感染程度,進而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本研究結果也證明了手足口病患兒受到病毒感染,發生了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在小兒手足口病早期診斷中,聯合hs-CRP與免疫球蛋白檢測,并密切結合臨床,為疾病診斷、治療提高參考依據,以防止嚴重并發癥發生,加快患兒康復速度。

參考文獻:

[1]陳大宇,黃獻文.小兒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與超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5):476-477.

[2]譚曉麗.喜炎平治療小兒手足口病對免疫球蛋白及超敏C反應蛋白表達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21):3199-3201.

[3]王文丹.小兒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與超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檢測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44.

[4]周艷麗,蘇雪姣.小兒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與超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檢測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12,24(5):559-560.

[5]周德眾.小兒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與超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療前沿,2013,23(21):83.

[6]付秋月.免疫球蛋白水平與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檢測在診斷早期小兒手足口病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8):1162-1162.

編輯/申磊

猜你喜歡
小兒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
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的觀察與護理探討
干擾素聯合炎琥寧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療效探討
熱毒寧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療效
脂聯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與高血壓的關系
超敏C反應蛋白、血漿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與冠心病嚴重程度相關分析
急性腦梗死辨證分型與ADC、Hcy及hs—CRP的相關性研究
干擾素聯合炎琥寧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效果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嬰阻斷效果評價
老年糖尿病患者臨床檢驗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臨床分析
聯合檢測類風濕因子、抗CCP抗體、免疫球蛋白對輔助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