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見性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的影響

2017-02-23 14:56夏琴
醫學信息 2016年35期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夏琴

摘要:目的 分析預見性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的影響。方法 回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療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颊哔Y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8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水平、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預見性護理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颊呖祻吐?,增加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水平,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predictive nursing effects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between September 2015 and Sept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treatment of 76 cases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 Control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ive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recovery effect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o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level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 increase patient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level, further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ffect,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Predictive nursin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rrhythmia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急性疾病,該病發病急、病死率高,嚴重威脅生命健康[1]。該病主要是由于過度勞動、情緒緊張、暴飲暴食等原因引起的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氧導致心肌壞死,嚴重時會出現胸悶、低血壓、心律失常等現象。隨著護理模式的不斷發展,預見性護理被臨床廣泛應用[2]。本文作者結合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療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颊吲R床資料,分析預見性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的影響?,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療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颊吲R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8例患者。對照組38例患者中男22例,女16例;年齡46~68歲,平均年齡(56.13±3.57)歲;室早15例,房速4例,室速6例,房顫8例.房室傳導阻滯5例。觀察組38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5.89±4.01)歲;室早16例,房速4例,室速7例,房顫6例,房室傳導阻滯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具體預見性護理內容如下:

1.2.1重視危險時段 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在5:00~16:00、9:00~12:00發生心律失常,主要與上午茶酚胺分泌量相關,茶酚胺增加會導致血壓升高,從而心率上升,心臟收縮壓力增加,纖溶系統功能降低[3]。②溶栓治療24 h后心律失常發生率較高,溶栓3 h左右最高。主要是因為心肌急性缺血的直接作用、代謝產物影響、心肌再灌注損傷等原因導致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較為常見。對于以上時間段,護理人員應警惕患者原有癥狀改變、加重或出現新癥狀。臨床中心律失?;颊咄ǔ霈F疲乏、胸悶、眩暈、氣促癥狀,嚴重時會導致休克、低血壓、呼吸困難,甚至會發生室顫而猝死,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臨床應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颊?,應實施24 h不間斷心電監護,每隔15min監測1次心率、心律、血壓、血氧飽和度,并詳細記錄。對于發生頻發性、多型性、連發性室性期前收縮以及短室性心動過速時,為心室顫動的先兆,應及時報告醫師,并準備好除顫儀,隨時給予患者搶救。在溶栓治療后3 h應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直到充分再灌注為止。

1.2.2防范各種誘因 心肌缺血壞死后,交感或迷走神經會過度興奮,代謝產物增多,兒茶酚胺增多均會誘發心律失常。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要每天進行血清心肌酶譜CK、CKMB、凝血酶原時間、電解質、血常規檢測,動態監測患者血流動力學改變,為臨床的進一步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1.3療效評定標準

1.3.1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心電圖異常波動減少50%以上;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失,心電圖異常波動減少低于30%[4]。

1.3.2知識掌握水平:依據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咧R問卷進行評定,總分100分[5]。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20.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表示,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臨床康復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臨床患者疾病知識掌握情況、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水平、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是常見的問題。臨床中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颊叩闹委?,一定要科學、規范、合理。為了使醫護人員快速了解患者的癥狀及病情發展,及時有效的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臨床提出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以患者的先兆癥狀為基礎,推斷和判斷患者可能出現并發癥,從而給予有效地防治措施。

總而言之,預見性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具有積極的作用,可增加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提高護理滿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今后,我們要不斷結合臨床經驗,完善預見性護理,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孫茂蓮.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并發心律失常中的應用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3,12(3):74.

[2]張穎.預見性護理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J].天津護理,2014,19(2):122-123.

[3]羅淑霞.預見性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7(3):69-70.

[4]宋楊.預見性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颊哳A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4,14(21):155-157.

[5]杭華.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護理與臨床,2009,10(13):868-870.

[6]馮正敏.預見性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颊哳A后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14,3(6):528-529.

編輯/倪冰冰

猜你喜歡
預見性護理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預見性護理在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圍術期的應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腫患者壓瘡的預見性護理分析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宮腔鏡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