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創新策略研究

2017-03-01 12:22李聰
科技傳播 2016年21期
關鍵詞:學科服務創新策略高校圖書館

李聰

摘 要 學科服務是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本文首先闡述學科服務的內涵和特點,剖析目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發掘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針對性地推出改進的意見和策略,推動高校圖書館提升學科服務水平。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4-0024-02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在服務內容和方式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用戶需求信息的深度也有待提升,高校圖書館基于這種情況,繼而推出了各種延伸服務,學科服務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目前學科服務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很多的問題和不足,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 學科服務

1)內涵。作為一種創新型服務方式,學科服務與傳統參考服務相比,有自身的特點,其是一種主動服務模式,它需要學科館員參與到讀者用戶的各種科學研究或者教學過程中,努力發掘他們的各種信息需求,及時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專業的信息資源服務,為他們的科研和教學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是創新性的個性化服務。

2)特點。通過分析學科服務的內涵不難發現,與傳統服務相比,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的自身特色比較明顯,筆者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主動服務。傳統的信息服務是被動型的,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在自己的辦公地點等待讀者用戶自動找上門來,而學科服務的要求就是走出圖書館,主動為讀者用戶提供信息服務。這種服務模式更加人性化,在充分了解讀者需要的情況下提供服務,準確度更高。(2)深度信息服務。高校圖書館的基礎讀者服務是借閱,但是學科服務則是要求館員依據用戶的信息需求,提供深層次的信息內容,比如對于科研團隊而言,為其進行相關研究領域的熱點內容分析和發展軌跡等,形成最終的研究報告。這種服務是比較有深度的,對館員的要求比較高,需要有很高的學科知識背景。

2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分析

筆者在對相關的文獻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發現,目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還是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

1)館員素質。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深層次讀者服務,學科服務對于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要求相對較高,但是目前國內高校學科館員相對短缺,這方面的人才儲備有待增強,沒有強有力的人員配置,學科服務只能是一紙空談。

2)技術和資源支撐。學科服務是需要有技術基礎條件的,工作人員在進行學科服務時,檢索需要必備的設備儀器和高質量的信息資源庫。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比較欠缺,受到資金限制,沒有強大的基礎條件支撐。

3)專業檢索平臺。目前高校圖書館沒有能夠構建專業的學科服務信息檢索平臺,這為學科服務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對信息資源進行深層次的二次加工,可以為進行學科服務的工作人員帶來更加多的便利。

4)新媒體平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不斷涌現各種新媒體平臺,高校圖書館如果可以與之相結合,可以提升服務的便捷性和即時性,很多高校圖書館并沒有很好地利用這個新的服務渠道。

5)學科服務分組。將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工作人員按照學校院系設置進行分組,有針對性地進行服務,館員全年同步跟進,可以很好地掌握相關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脈絡,能夠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但是很多高校目前還沒有能夠做到,需要進一步改進。

6)學科服務評價體系。目前沒有建立健全的學科服務評價機制,這是一個很大的弊端。服務水平的高低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會制約其未來的發展,只有不斷發現問題并改善,學科服務才可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7)宣傳力度不夠。學科服務作為一個深層次服務,因為需求人群相對比較狹窄,不是面向普通讀者用戶的,所以,目前對于這方面服務的宣傳是比較欠缺的,可能一些讀者用戶對這個名詞還會感到陌生。

3 網絡環境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這對高校圖書館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讀者對于服務內容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圖書館需要依據互聯網時代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科服務水平。

首先,學科服務渠道可以借助互聯網這個媒介充分多樣化,為用戶提供多種服務渠道;其次,服務內容的生動化,網絡信息的表現形式比較豐富,包括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可以給讀者用戶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提高學習的效率;最后,目前比較熱門的慕課也是互聯網衍生的教學模式,學科服務可以充分與之相結合。

總之,互聯網確實對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筆者認為只有認真進行剖析,有針對性地改進完善,學科服務未來的發展才會更加值得期待。

4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創新策略

1)加大宣傳力度。由于學科服務的服務對象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其發展時間并不是很長,目前并沒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只有讓更多的讀者用戶參與進來,才能為其提供更大的發展平臺,在互聯網的推動下,高校圖書館應該努力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各種社交和網絡渠道,重點打造學科服務這個品牌服務項目,讓自己的服務層次有大的提升。

2)優化信息資源庫。學科服務的深度與其他讀者服務明顯不同,這就對其信息資源的來源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需要依據自身特點和優勢,對擁有的信息內容進行二次加工,通過深層次的挖掘來提升深度,為學科服務打造優質的信息資源庫。

3)構建學科服務團隊。學科服務因為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比較高,所以需要進行精心挑選和培養,而目前很多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的人才比較缺乏,需要逐步構建完善的服務團隊。按照學校的院系設置,有針對性的進行構建,讓團隊分別跟進分配給自己的院系,這樣經過長期的溝通交流,能夠形成一定的默契度,因為將館員和相關學科進行掛鉤,那么他們就可以比較熟悉這一學科的發展脈絡和研究熱點,能夠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4)建立新媒體服務平臺。傳統的服務模式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局限,這一問題通過新媒體這一媒介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高校圖書館可以建設專業的學科服務平臺,或者團隊自己按照工作需要成立網絡討論組,這樣只要有網絡和移動終端,服務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更加人性化。通過相關平臺讀者用戶可以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即時進行調整和改進,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5)建立完善的學科服務評價機制。學科服務是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一個組成部分,既然是服務,就需要有對其進行評價的機制和體系,有公正合理的評價,才能有提升的空間。但是很多高校圖書館并沒有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每個高校的情況不同,需要“因地制宜”,按照自身的特點來建立適合自己的評價體制。

慕課與學科服務相結合。在學科館員的培養方面,慕課可以作為館員的培養教育課形式程;高校圖書館也可以通過學科館員建設信息服務相關的慕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影響力。

5 結論

高校圖書館為讀者用戶提供的服務項目類型很多,學科服務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也是一種創新性的深層次服務模式,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學科服務服務內容和方式等方面都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筆者認為高校圖書館要借助于互聯網,結合自身實際,加大宣傳力度,構建服務團隊,打造專業服務平臺,建立完善評價機制,在各方面改進和提升,為讀者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學科服務。目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這是一個值得未來深入研究的領域。

參考文獻

[1]李楊,韓潔茹.“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策略研究[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6,40(2):10-13.

[2]張東華.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調查分析[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28(2):163-166.

[3]陳英.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能力提升策略分析[N].農業網絡信息,2016(1).

[4]鐘思.“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創新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6(8).

[5]梁金平.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實踐探索與提高——以河北工業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實踐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5).

猜你喜歡
學科服務創新策略高校圖書館
論新教育科研范式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工作中的“馬太效應”現象
互動與互補:《新周刊》微博傳播策略淺析
關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思考和淺談
新形勢下企業干部管理的創新策略探究
國有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的創新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在慕課發展過程中的價值與服務的自我創新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