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干部的新面孔

2017-03-04 08:13王梅花
人間 2016年33期
關鍵詞:鄉紳天成

中圖分類號:C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12-02

一、 “新鄉紳”的內涵

有研究將《古船》中的趙炳、《羊的門》中的呼天成、《農民帝國》中的郭存先等這一類村干部形象稱為“新鄉紳”①,因為以上人物依托于根植在國民性中的宗法觀念,形成了類似于傳統鄉紳的封建家長地位,在基層權力體制中部分地再現了傳統鄉紳的社會角色,通過政治權力和民間權威的結合構筑并維護著鄉土社會的原有秩序。在社會政治學領域,將農村所形成的新利益群體——鄉村富人稱為“新鄉紳”②,因為他們在掌握著農村社會財富的同時,也日益掌握了農村政治權力。由于他們在政治經濟地位上與傳統的鄉紳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逐漸被稱為“新鄉紳”。

比較之下,前者強調的是國家權力與宗法意識的結合,后者突出的是經濟優勢。筆者認為“新鄉紳”的“新”應表現在這一群體本身已經成為了國家科層制管理體系的一份子,代表了國家權力,而作為鄉村共同體的成員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又不得不借用傳統資源才能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鄉村權威的代言人。當然,在市場經濟迅速到來的新時期,致富能力被納入基層政權考核的范圍之內,單就這一點來看,充其量只能將其稱為經濟能人或者鄉村精英,將之稱為“新鄉紳”還是有點勉強。

二、“新鄉紳”的形象書寫——以呼天成為例

筆者認為比較傳統鄉紳承擔的鄉土社會功能與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角色擔當,《羊的門》中呼天成的形象更符合這一名稱的定義,因為他是憑借自身的道德權威與人格魅力,輔以雄厚的財力支撐,成為了呼家堡的領導人。從表象上看,呼天成對呼家堡的改造恢復了傳統社會的禮治結構,而他也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傳統鄉紳社會角色的替代者,用民間戒律和道德教化(“禮”)維持著呼家堡當代形態下的社會秩序(集體體制)。呼家堡的男女老少默認甚至心悅誠服地接受呼天成的個人意志對鄉村生活的滲透和控制,“幾十年來,呼家堡人早已經習慣了這種只有一個聲音的日子,如果這聲音突然消失的話,呼家堡人倒真不知道該怎么活了”③,于是研究認為“村民的盲從和崇拜”使呼天成的形象日益神圣化,并將其推向“救世主”的王座。

現實經濟生活中的鄉村面對城市化的沖擊日漸空心化,基層政權僅僅有經濟優勢還不能完全起到整合鄉村秩序的作用。在鄉村走向凋敝時,不僅需要經濟能人帶領大家共同致富,也需要強人收服人心,把人留住。呼天成運用“借臉”、“斗私”、“舉手”等一系列鎮心的策略,建立起不容挑戰的權威。在人民公社解體后,呼天成帶領村民繼續發展集體經濟,堅持走在共同富裕之路上。村民崇拜呼天成不假,但很難說是“盲從”,如果村民沒有在他的治理下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也就不能說村民對呼天成是“盲從”了。村民之所以擁戴呼天成,是因其身上兼備儒道思想的自我規訓與現代社會所需的發展眼光。

(一)以傳統儒道思想修身。

在以宗法倫理來自治的鄉村中,其“人治”方式靠的是以德服人,是以教化的方式使村民自覺自愿遵從,而不是依靠簡單的強權或冷冰冰的現代法制壓制,此所謂“內圣外王”。只有真正做到了“內圣”,使自我成為一個道德標桿,“外王”的實現才成為可能。為此,呼天成處處從“立德”做起,不斷錘煉自身的“克己”意志。

呼天成住的是果園深處一座破舊的草屋,“門板上黑污污的,帶著雨水留下的陳年污跡”,屋里是一只“破舊的洗臉盆架”,“一張舊辦公桌,還有幾張簡單的床鋪,一些木椅之類”;睡的是用百種野草結成的“呼家堡繩床”,吃的是一種最普通的手工搟面……這些在高度一體化的呼家堡雖然頗顯另類,但它所彰顯出來的,并不是呼天成的特權架勢,而是他的“克己”形象和“利他”精神,具有一種自覺的“內圣”化的倫理追求。這種“內圣”化的自覺追求,更體現在他與秀丫之間的關系上。作為一個落難的逃荒女,秀丫被呼天成救活后,送給了光棍村民孫布袋。不料,喂養幾天之后,秀丫卻成為全村光鮮嫩白的小美人,出于感恩與崇拜的心理,秀丫對呼天成充滿了好感,多次深夜潛入呼天成的茅草屋里。在與秀丫的交往中,呼天成有時也會在心里說,“我這個支書不做了,我就拼著這個支書不做,也要干一回男人干的事情!”但理智最終還是戰勝了欲望,呼天成一步步控制了自己的情感,也扼殺了自己的欲望。秀丫的存在,實為一座欲望的煉爐,徹底地熔解了他的一切感情欲念,為他向權力目標的逼近打下了堅實的道德基礎。

為了戰勝自身的欲念,呼天成還練了一套《達摩易筋經》的功法?!哆_摩易筋經》在呼天成身上起了兩個層次的作用,一是使他成功地控制了肉體欲望,他以此戰勝了自己,保住了他神的地位,二是使他對人之道產生深邃的理解,使他認識到人活于世依靠的到底是什么,那是兩個字“忍”和“韌”?!哆_摩易筋經》可歸為道家和道教的著作,它可以使人進入無欲狀態并悟道,這是老子修德理論的目的。而煉內丹,通過意念和身體的特定活動來鍛煉和改變人的生理品質則是道教的重要追求。就個人實踐層面看,呼天成的作為成了老子理論的一個范例,老子說:“圣人欲不欲?!雹苡终f:“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⑤呼天成可以說是老子思想的不折不扣的遵奉者,是老子標準中的強者和圣人。

(二)以現代發展眼光構建呼家堡。

無疑,呼天成在呼家堡建立起了現代禮治秩序,權威主義倫理與王權意識成為這個獨特王國意識形態的支柱。然而不可否認,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呼家堡極具現代化色彩的經濟基礎之上的。呼家堡在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中,建立起了有著先進技術設備與科技水平的大中型企業,使村民步入小康生活。村民從住房到飲食等各種物質生活條件都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的大同世界,似乎這就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所追求的理想社會。

凡是現代社會所必須具備的組織形態,從村支書到村委,呼家堡同樣完備無缺。更重要的是,呼天成按照類似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式管理呼家堡。他建造了地上新村和地下新村,每家每戶住的房都是一樣的外形與擺設,人死后就埋進地下新村,像現在墓園的樣子,豎著同樣的墓碑,不同的只是編號。因為呼天成懂得,輩分與姓氏牽扯的宗法倫理足以消解任何權威。他還制定了“十法則”,又叫“呼家堡法則”。法則一是關于村歌,每天早上五點半,村歌一響村民們就必須起床到廣場上做早操,遲到者要被扣半個“政治分”。還有臨時干部法、婚姻法、請假制度等,每種法規都有具體的考量辦法和獎懲制度。 “十法則”從思想、行為等全方面規范了呼家堡人的生活,且與分紅掛鉤,所以十法則就成了一種必須遵守的制度。

除了以類似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式管理呼家堡外,呼天成還特別注重利用現代科技進行革新。呼天成利用自己的人脈成功地將呼家堡所產的面粉打入北京市場,使“呼家面”成為全國的暢銷品牌。但“呼家面”能成為系列化的產品,主要得力于呼天成專程從省糧食學院請來的董教授。呼天成不計成本、力排眾議堅持邀請董教授從事科技實驗和革新,僅實驗費就花了幾百萬,還有送董教授房子、解決教授兒子上大學問題。在呼天成的堅持下,董教授終于搞成了項目,當年“呼家堡”的年產值便首次超過了一個億,呼家堡的每個人便都成了領工資的人。

以上表明,呼天成雖然深深地扎根在那塊“綿羊地”,以宗法倫理牢牢地維系著社群結構,但他又以開放的經濟眼光,始終與社會的物質發展保持著緊密的聯系。

三、“新鄉紳”的危機

呼天成克己奉公,他和呼家堡每一個工作的人拿一樣的工資,生活非常簡樸。不僅嚴于律己,呼對涉及“貪欲”的人和事也毫不容情,絕不允許有人污染了呼家堡這塊凈地。但是,在他經營和維持的現存秩序中,隱隱地面臨危機,一個來自外部——他經營的人場中最強大的人脈開始了代際替換,而其他人會隨著呼天成的離去而慢慢淡化沒有呼天成這個人的“人場”;一個來自內部——村里的青年要外出發展,盡管青年的外出受到全村人的譴責與阻撓,但呼天成并沒有強性阻攔,透出一份無奈。這危機已經暗示出隨著呼天成的離去,呼家堡這片凈土也將很難維持現狀了。

(一)人場的代際替換。

別人經營商品,但“呼天成從不經營商場,他經營的是‘人場”——“可以說,在省、市、縣三級干部中,有一大批‘人才是他一手托出來的?!边@種隱秘而特殊的“人場”,以其特有的權力網絡,為他壘筑自己的顯赫地位奠定了強大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呼天成對“人場”經營的方式,不是簡單的利益交換,而是情感和倫理的長期灌輸。他對待落難時的老秋,幾乎是舍身相助;他發現孫全林是一個很有“靈性”的青年,便熱情相推;他看到下放知青邱建偉的心志,便力排眾議保護他;他發現知青馮云山有著過目不忘的才能,便積極介紹他入黨……當這些人從呼家堡走出去成為身居要職的領導之后,在傳統道德的感召下,幾乎所有的人都對呼天成感激不已,甚至上演了一場沒有主角出席的“呼伯”六十大壽的盛宴。而逢年過節,呼天成從來不忘給那些老領導送去一點土特產,“在這里,呼天成奉送的是一份回憶、一份念想、一種叫人忘不掉的情分”。

(二)集體鐵板出現裂隙。

過著集體主義生活的呼家堡是呼天成“花了四十年心血熔煉”的鐵板,是他的榮譽,然而在他六十歲生日的時候,這塊鐵板出現了裂隙——有人想脫離集體進城生活。

要出走的青年叫劉庭玉,至于出走的具體原因,文中卻沒有詳細交代。劉高中畢業后,呼送他去當了消防兵,“在城里學爬墻”,后來回來了?!八麤]把這孩子當回事兒,回來把他分到面粉廠”。從這句話中,也許能窺探一二青年要出走的原因:劉性格靦腆,接受過教育又在城里生活過一段時間,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術,是一個可造之材,但是回來后卻沒有用武之地,只能被分配到面粉廠干活。也許是城里的生活給了他自由的意識和尋求個性的渴望,所以他回來郁郁不得志,并選擇在呼天成六十大壽時來了這么一手。

獲悉此事后,呼天成先是十分震驚,“許多年來,雖然也有人搞鬼”,但“沒有人敢公開地和他對著干”,這一次他感到遇上了真正的對手。當劉庭玉根本不向呼天成告別而走時,他憤怒了,呼天成的憤怒中隱藏深刻的危機:劉庭玉走掉不要緊,但懼怕眾人集體倒戈。最后,呼天成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認為有人要走,“說明我們的工作沒做好”,并仁義地告訴劉父,要是劉在外面混不下去,隨時可以回來,或者遇上什么難處也可以找他。這場出走使呼天成感到失望與危機,他質問自己:難道真是老了?

是的,現實經濟生活中的鄉村正承受著城市化的猛烈沖擊而日漸空心化,基層政權僅僅有經濟優勢還不能完全起到整合鄉村秩序的作用。呼天成靠著禮制秩序、權威倫理、王權意識同經濟現代化結合打造出集體主義的呼家堡,實現了“共同富?!钡纳罾硐?。這是否就是中國農村的現代化之路?結局流露出作家在對待這一現實問題上既困惑又依戀的矛盾心理。透過劉庭玉的出走,已經暗示出隨著呼天成的離去,呼家堡這片凈土也將很難維持現狀了。

四、結語

改革開放后,隨著國家政權的退出,導致了農村的碎片化和原子化傾向,單獨的農民個體既無力對抗基層政權的不法行為,又無力對抗市場帶來的風險,農村迫切需要農民的集體合作,也需要有致富能力的村干部起帶頭作用?!爸袊鴤鹘y鄉村社會的鄉紳也是富人,鄉紳控制即是富人控制”。強調“新鄉紳”的作用,并不是將農村簡單回歸到傳統社會一個個孤立的“土圍子”狀態,新鄉紳之所以能夠治村,關鍵不在于其所擁有的財富,而在于其所擁有的道德權威和人格魅力,就是美國學者杜贊奇所說的“權力—文化網絡”,基于對鄉土社會的關注和熱愛,鄉村新士紳階層可以成為農村公共產品和公益事業供給的積極倡導者和領導者。只是“新鄉紳”個體所具有的道德權威與人格魅力需要整體環境即文化網絡的培育才能延續,否則在現代這樣一個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時代很難起到整合鄉土社會的作用。

注釋:

①劉暢:《鄉村政治文化的嬗變--新時期小說中的當代"新鄉紳"形象》,載《南方文壇》2010年第6期。

②楊國勇、朱海倫:《"新鄉紳"主政與農村民主政治建設》,載《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第 6 期。

③李佩甫:《羊的門》第348頁,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6。

④《老子》第63章,轉引自湯晨光:《<羊的門>和道家思維》,《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2012年10月

⑤《老子》第33章,轉引自同上。

參考文獻:

[1]李佩甫:《羊的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6

[2]馬戎、邱澤奇:《中國鄉鎮組織變遷研究》,《社會學人類學論叢(16)》,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3]秦暉:《傳統中華帝國的鄉村基層控制》,黃宗智主編《中國鄉村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劉暢:《鄉村政治文化的嬗變——新時期小說中的當代“新鄉紳”形象》,《南方文壇》2010年第6期

[5]楊國勇、朱海倫:《“新鄉紳”主政與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第 6 期

[5]湯晨光:《<羊的門>和道家思維》,《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2012年10月

作者簡介:王梅花,中國現當代文學,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鄉紳天成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生作品賞析8
具有交易成本的證券投資組合策略的選擇
具有交易成本的證券投資組合策略的選擇
簡單最優的alpha策略選擇與風險預算
簡單最優的alpha策略選擇與風險預算
畫癡
鄉紳與17世紀英國憲政革命的沖突與平衡
畫癡
畫癡
正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