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表達在陶藝創作課程中的運用

2017-03-04 09:12孫喬喬
人間 2016年33期
關鍵詞:陶藝表達情感

孫喬喬

摘要:陶藝創作課程是我們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力求學生能夠綜合運用陶藝技法進行創作,并學會創作思維的表達,在此課程中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往往不知如何進行個性的表達,故在此作簡單的梳理。

關鍵詞:陶藝;情感;表達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75-01

所謂陶藝,簡單的說即藝術家運用陶瓷這一材質表達個人情感,通過陶瓷這一可視可觸的材料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在現實生活中經過藝術處理后進行再現,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情感的表達則能使作品突顯自己特色,使之具有與眾不同的特征。

人們在欣賞一件陶藝作品的時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在體會這件作品背后的情感。成功的作品往往能讓觀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鳴,為什么人們常常偏愛某一個畫家,是因為這個畫家作品中所散發的藝術個性富有魅力,在吸引著他,讓他著迷。但是人們并不只滿足于一個畫家,他們也希望能夠看到更多的、有著不同個性的作品。陶瓷藝術個性的形成標志著一個陶瓷藝術家藝術的成熟。藝術家的藝術道路實際上是藝術家對自己情感的探索,發掘和培養的道路,從而促使自己不斷的梳理自己的情感,最終達到情感的迸發。中國的陶瓷史就是陶瓷藝術個性的不斷更新、演變和發展的歷史。因此歷代的陶瓷藝術家們不斷的創立新的藝術個性,也從不間斷的探索,總結如何使自己的藝術個性盡早地形成、更新、演變、發展。藝術個性也是藝術家所賴以生存的根本條件,將自己在生活的感受通過高超的表現技巧集中表達出來,使自己的藝術思想,各種技法,以及對材料的熟練運用,轉化為生動的藝術形象,這是由無形到有形的轉化。

一、文化知識與藝術修養

“藝術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鄙罱涷炇撬囆g家素材的積累和技法的探索過程,是陶瓷藝術家對傳統藝術的積累和總和,是陶瓷藝術創作的基礎。一切藝術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頭腦中的反映。社會生活作為藝術創作的素材,經過創作性的勞動,即在社會實踐中能動的認識和藝術的反映的過程,才能創造出藝術作品,如果沒有長期經營與日積月累的豐富的生活感受,離開了時代環境、社會生活和個人的經歷等客觀現實基礎,即便陶瓷藝術家的能力再強,也是不能夠憑空創造出藝術作品來的。

而在生活經驗上占絕大部分的是對傳統陶瓷藝術的學習、繼承的經驗,是對傳統藝術個性、流派、技法、主題的模擬、仿學的階段。由于個人氣質、才能、習慣、修養、趣味、技巧、傾向的緣故,而喜歡并選擇某些不同個性的作品去學習。然而,即使這一個性的作品能喚起藝術家內心的共鳴。但此時,還并不能算是創作,只是借助或依附別人的藝術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是一種被動的,不自覺的“表現自己”,而不是藝術家的自然的流露,這一階段雖然不是藝術家的目的,但是它是藝術個性形成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文化知識與藝術修養

在社會飛速向前發展的今天,生活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這就要求陶瓷藝術家們必須具有廣泛的知識,來適應這個知識迅速更新的年代。一位真正的陶瓷藝術家,無一不是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人,他不僅要熟悉和掌握自身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技法,使用合理的材質,掌握適當的烤、燒氣氛,準確的拉、修坯,科學的色釉配制和施釉,還要對考古、書畫、文學、詩詞、音樂、戲劇、化學、數學、物理、歷史、人體工程、經營、包裝等等有所了解。這也就要求陶瓷藝術家們做大量的工作,積累廣博的知識,廣涉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去,加強對文學藝術的修養,提高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加強對其姐妹藝術的研究、吸收以及對其他相關知識的學習、借鑒和結合,從中吸取營養,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藝術創作,使陶瓷藝術作品不僅有藝術性,更具有科學性,并日趨完善,更能表現出陶瓷藝術家的藝術個性。由此便為藝術個性的形成與成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三、嫻熟的陶瓷技巧

隨著社會的進步、文明與發展,陶瓷藝術的技藝不斷的加強,技術更趨繁難,技巧日益高深。陶瓷藝術家就必須十分重視專業的基本訓練,努力學習藝術技巧,才能得心應手地進行藝術創作??梢娂记傻挠柧毰c掌握是十分重要、十分具有現代性與科學性。

技術不等于技巧,陶瓷藝術技巧是指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以塑造形象,表達思想,并使之盡可能完善的反映生活時所運用的一套掌握形體、色彩、線條等技術手段的本領,它是在運用熟練的技術時,體現出藝術家把真實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才能。

陶瓷藝術技巧并不是神秘莫測而不可捉摸的東西,通過不斷學習古今藝術家的藝術經驗,就能夠逐步掌握藝術技巧。對陶瓷藝術家來說藝術知識愈豐富,越善于學習、勇于探索,他所掌握的藝術技巧也就越熟練。正所謂“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久必有悟,悟后方能生巧”等等都足可說明,只有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掌握廣博的藝術技巧,其表現生活的能力就越高,對現實的表現越正確,也就越能表現作品的藝術性,審美與教育的作用就越大,藝術個性就可以健康地形成,并日趨成熟。在陶瓷藝術作品中的個性也體現得十分強烈。

結論

陶瓷藝術作品表現了自我,并不等于就形成了藝術個性,“自我”決定了藝術個性的特征,獨特的表現手法又是形成藝術個性的必要條件。藝術個性雖然必須打上“自我”的鮮明烙印,“自我”是藝術個性的一個基本的特征。正因為藝術個性具有“自我”這一明顯的基本特征,所以“自我”對藝術個性的成敗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沒有“自我”表現的藝術家是很難創作出個性鮮明的藝術作品的,他們的作品也只是“人云亦云”,一直停留在模仿,抄襲的階段。而自我的關鍵則在于在陶瓷藝術的創作中,只要陶瓷藝術家完美、準確的表現出“自我”并且有一系列理論依據,結合嫻熟的藝術技巧和材質,那么陶瓷藝術家的藝術個性就可以很鮮明的在陶瓷藝術中得到體現。陶瓷藝術個性是陶瓷藝術家再創作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并

日趨完善、成熟的,是陶瓷藝術家艱苦探索的結果,是藝術家“自我”的自然流露,而不是矯情媚俗,裝腔作勢。由此藝術家的經歷、氣質、才能、學識、修養等不同,作品的藝術個性也不盡相同。陶瓷藝術的價值就在于創新與個性。

參考文獻:

[1]Tableware. International. Spring 2006 and Autumn 2006

[2]Jojloma Pintura Popular Rusa.1980.No-2474-7-10

[3]戴玉俊 周瑜萍 現代陶瓷與傳統 江西《中國陶瓷》184期 2002

[4]白明《中國現代陶瓷概覽》江西美術出版社 1999版

猜你喜歡
陶藝表達情感
情感
臺上
服裝設計中的色彩語言探討
試論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宗教音樂中人文主義精神的展現與表達研究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進入后現代陶藝
當代陶藝
陳烈漢陶藝
對現代陶藝的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