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7-03-04 12:30姚婷斐
人間 2016年33期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英語教學小學

摘要:小學英語作為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是近年來大家都關注的焦點。選擇如何能有效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教學方法一直是困擾著廣大師生的問題?,F在國內有很多研究者將各種教學法應用到英語教學中。筆者嘗試就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通過研究發現此教學法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但在人數較多的班級課堂上有所欠缺。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小學;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32-03

一、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不管是城市還是鄉鎮小學,學生英語教學的啟蒙年齡都在降低。而隨著英語越來越得到重視,教學中也會隨之出現一些弊端:高分低能、耗時低效、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等。通過調查研究表明新課程改革以來,具體表現在課堂上教師會顧此失彼,學生缺乏持久精神。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下,往往是教師滔滔不絕地傳授知識,學生在下面哈欠連天。知識點無法有效且良好地被傳遞以及吸收是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下一大弊端。有一種慣性思維地認知就是教師而就是講解課文、分析句型和語法,而學生們就是死記硬背單詞課文。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現階段學生對英語這門語言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表達,而不單單只是為了完成日常作業,亦或是在一場英語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傳統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中心,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綜合能力的培養受到了忽視。

任務型教學法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活動,區別于傳統教學模式,更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更深一步的配合。教師應具有很強帶入能力,將知識點的呈現與課堂以及學生融會貫通。這樣兩者之間的互動性會隨之加強。在任務型教學模式的課堂上,魯子問(2002)認為教師和學生需要根據所扮演的角色去親身經歷教學的真實性,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不僅僅只是按部就班。盧莉(2002)認為在課堂上,更多的人同時參與同一個話題或者活動,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任務型教學法結合了多種教學法的優點,但并不與其它教學法相排斥。大量的任務型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且有助于他們的全方位性發展。當然,在任務型教學模式的課堂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丁永祥(2012)認為在實際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沒有很好的被應用到相關教材中,從而缺乏重視性。導致一些教師不能很好地理解任務的真正含義,在教學中將任務程序化,按照特定、死板的模式來機械性地完成教學任務。程曉棠(2004)提出在不摒棄其他教學途徑的同時,在任務型教學課堂上應讓學生和教師都能受益于這種教學模式,相互配合著更好地開展任務活動。

國內外的研究者都對任務型教學法的定義和應用進行了研究。許多中國研究者也在其基礎上有了更深入研究。他們中的一些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有一些人研究了任務型教學法在應用中產生的問題。綜合以上,筆者發現大多是以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的。小學英語教學在當代教育有啟蒙性作用,以其為研究對象進行此課題的研究是具有相當高的價值的。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是濮院中心小學三年級1班和2班的40名學生。并將應用任務型教學法上課的1班2設為實驗組,沿用傳統教學法的2班設為控制組。這兩個班級由同一名英語教師教授,年級都在十一、二歲,上課進度以及學生水平也大致相當。

(二)研究步驟和方法。

圍繞任務型教學法是否適合于小學英語教學,小學生是否能習慣于任務型教學法,該方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質量這三個問題,本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測試、案例研究等方法來進行論證。

1.問卷調查。

問卷涉及是否喜歡課堂上大家一起學唱英語歌曲;是否喜歡英語課上進行游戲比賽;是否同意任務型教學法能夠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是否同意聽說能力有所提高;是否同意英語學習方式改變5個問題。針對實驗班,在實證研究前后都發放了問卷,兩套問卷內容一致。難度相當,題型一致。

2.測試。

試卷涉及聽力(選擇、填空、判斷)30分,排序(將給出的單詞排列成一句完整的句子)10分,看圖拼單詞10分,閱讀理解15分,寫作15分,口語測試20分6個題型,總計100分。針對實驗組和控制組,在實證研究前進行了一次英語測試,在實證研究后也進行了一次測試,前后兩套試卷內容相似。

本調查研究的主要步驟:第一,筆者在濮院中心小學三年級1、2班上課,初步了解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情況;第二,根據實際課程情況設計教學案例;第三,進行任務型教學活動并采集統計數據;第四,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研究。

(三)教案設計

課題名稱:Do you like spring?

教學目標:(1)能夠聽、說、讀、寫四個季節以及十二個月份的名稱。

(2)能夠使用句型:Do you like spring? Yes, I do./No, I dont.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I like...

教學內容:(1)演唱歌曲: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并出示四季卡片,學生看圖并跟隨錄音唱歌。

設計意圖:用唱歌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學習,既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活躍課堂氛圍。

(2)看圖對話:教師隨便抽取一張四季的卡片進行如下對話:

T:Do you like spring?

S: No, I dont

T: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S: I like winter.

T: Why?

S: Because i like snowing.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短對話形式在增強其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能對相關知識點進行鞏固。

(3)小組比賽

時間:2016.10.20 9:30-9:50

地點:濮院中心小學三年級1班教室

比賽內容:將男生分為一組,女生分為一組。每次挑選出一男一女進行搶答并且上黑板進行書寫。先由老師在黑板上寫出某個月份的縮寫,再由學生進行兩輛比賽,搶答以及書寫內容為月份的全稱。勝利的一組可以得到貼紙獎勵。

設計意圖:用游戲比賽的方法來調節課堂氛圍,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單詞的記憶力。

分析:實驗組與控制組的上課情況有著大相徑庭的效果,實驗組的課堂參與度明顯高于控制組。唱歌、短對話交流、趣味游戲以及比賽這樣形式的任務型活動在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的前提下,學生們能由此汲取大量的教學知識點,對于課后作業,乃至考試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教師也能輕松高效地管理課堂紀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傮w來說,這次任務型教學法的效果達到預期。

三、數據收集及分析

(一)針對任務型教學法是否適合于小學生,小學生是否能習慣于任務型教學法,該方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質量三個問題,筆者對濮院中心小學三年級1班共20名學生就“任務型教學法”英語課堂教學進行了兩次不記名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見表1。

數據分析: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同學們對任務型教學的呼聲還是很高的。帶有目的性設計的教學活動讓同學們對英語課堂有了新的體驗。在對實驗組進行完任務型教學后的調查中有幾項百分比甚至超過了90%,例如是否同意任務型教學法能夠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同意的比例為96%。而針對是否同意英語學習方法的改變,雖然只有2%的學生不同意,但可以看出一些學生在課堂參與力度上還是不夠,因為有個體的差異存在,任務型教學課堂也無法兼顧所有學生,這就需要教學者靈活運用多種教學途徑進行教學。

(二)針對Do you like spring這一課題內容,對實驗組、控制組共40名學生進行了前、后測試。取兩組各題型的平均分進行了比較分析。詳見表2。

數據分析:從表格上可以看出,兩個班的前測平均分相差不大,實驗組的總分甚至比對照組的要低。但通過一節運用不同教學法的課后,實驗組的總分平均分提高了16.2分,而控制組只有7.8分。尤其是是在聽力和口試部分,同學們有了很大的進步。說明應用任務型教學法的課堂上同學們在聽說兩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谠囍形覀冃枰瑢W們運用相關詞匯和句子來描述四個季節的特點,大部分同學都能靈活地運用到課上所提到的句型,還能結合英語歌曲中的部分新單詞來進行描述??梢娪⒄Z歌曲的學唱以及與老師的英語交流對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對于單詞的認識和拼寫方面設置的分數較為分散,雖然從數據上顯示提高的不大,但從答卷中涉及到的較為難的單詞,例如January、February、September這幾個單詞的正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前后測結果的對比下,不難發現在任務型教學課堂上同學們對于知識點的掌握能力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堂。同學們在各個方面都有所突破,這也肯定了任務型教學法的優勢。

四、啟示

(一)優點。

從學生角度出發:任務型教學法無疑是適合小學生的,對于他們來說其實這種教學法并不陌生,只是在平時課堂上沒有一個體系化的接觸。筆者認為通過長期應用,學生們是可以習慣于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的。通過測試也不難發現,課堂學習質量也明顯是有所提升的。學生們出于對新形式下教學模式的好奇,會盡所能地參與其中,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任務型教學法作為一種帶有目的性的教學模式,可以更直接客觀地從學生在課堂乃至課下對英語學習的不足之處出發,針對性地設計出一套任務型活動方案來引導學生,激發其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從教師角度出發: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在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性地進行組織、引導學生們進行教學任務,在彰顯其權威性的同時又能融入到學生中間,兩者在無形間有著不可切分的合作關系。從而可以更好地對課堂節奏進行掌控?;顒觾热荻鄻涌梢蕴岣呓淌谛?,改善與學生之間的相處模式。在相對輕松明快的課堂氛圍中展開教學內容。

(二)缺點。

從學生角度出發:學生們對課堂中所呈現的內容的認知及接受程度是有差異的,這就意味著任務型教學法是不適用于所有學生的。對于基數大的班級來說,任務型教學可能不是很受用,因為無法兼顧到每個學生的任務活動完成情況,往往會造成課堂混亂的現象。

從教師角度出發:在任務型教學課堂上,存在著由于教師水平或能力不足的情況,這就會導致他們所設計出來的任務型活動無法順利開展,又或是達不到想要的效果。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一些教師可能就無法靈活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從而不能很好地去掌控上課節奏,兼顧各個學生的知識掌握力度。

五、研究結論

本研究主要調查任務型教學法在濮院中心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前后測試的對數據進行分析比較,現得出結論如下:有些教師對任務型教學法的認知不夠深刻,沒有根據學生和課題具體情況來展開任務型活動。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更有些教師不認可任務型教學法,所以即使在新課標中要求在課堂中運用此教學法,也不予采用。任務型教學法的普及還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Brown, D. J. (2001).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Cambridge Press.

[2]Nunan, D. (2012). Task-Base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Mariine, P. (2014). Language tasks using touch screen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reconceptualizing task-based call for young Language learners. Canadian Journal of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4]程可拉、鄧妍妍,2010,活動性:任務型語言學習的基本特征,《教育評論》第8期。

[5]程曉堂,2004,《任務型語言教學》,北京高等出版社,第8期。

[6]丁永祥,2012,《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動機調查分析》,復旦大學,第5期。

[7]段沫,2010,基于需求分析的任務型教學研究,上海師范大學,第7期。

[8]賈志高,2005,有關任務型教學法的兒個核心問題的探討,《 課程教材教法》第25期。

[9]盧莉,2002,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實驗研究研究,《中小學教材教學》第8期。

[10]魯子問,2002,任務型英語教學簡述,《學科教育理論研究》第2期。

[11]羅少茜,2008,英語教學中的任務設計,《課程.教材.教法》第6期。

[12]束定芳,1996,《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3]魏梅,2003,《對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與課堂實踐的思考》,新疆大學學報第31期。

[14]趙佳,2009,《從母語遷移及中介語理論看中式英語產生的原因和表現》,考試周刊第31期。

作者簡介:姚婷斐(1994-),女,漢族,浙江嘉興人,本科生,寧波大紅鷹學院,英語,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法。

猜你喜歡
任務型教學法英語教學小學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任務型教學在農業院校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任務型教學法在中職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