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識當代藝術繪畫創作

2017-03-04 13:12李亞南
人間 2016年33期
關鍵詞:繪畫創作當代藝術

摘要:在當代藝術繪畫創作形式多樣化的今天,每位畫家或多或少都會對當代藝術創作有一定的見解,并積累一定的創作經驗。畫面的完整性是決定一幅作品成敗的關鍵,要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連貫性一定要好;空間是一幅繪畫創作的載體,可以把它作為一個舞臺式的空間,可以作為觀眾參與進來進行想象的空間,也可以作為情感表現性的空間;作品中一定要有作者情感的凝聚,這樣畫出來的東西才會有“質感”、生命力和感染力;為了更自由的表達情感,更加主觀合理的進行符號的組合和角色轉換,使畫面充滿想象,還需要注重畫面“虛”的表現。

關鍵詞:再識;當代藝術;繪畫創作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88-01

一、畫面的完整性

畫面的完整性決定著一幅畫的成敗。在當代藝術繪畫多樣化的大氛圍下,畫面的完整性不單單指我們傳統認識上的完整,筆者根據自己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的探索,認為畫面的完整性還包括如下:一方面在于畫面的效果上,我們在創作一幅作品之前肯定會根據自己的情感來預設自己所需的畫面效果,盡管結果會有一定的誤差,但是只要最終效果符合自己的情感表達就會給人一種完整感。也就是說如果一幅作品的最終呈現的效果和畫家根據情感預先設定的效果比較接近和相似,那么這樣的畫面就會感覺很完整、細致。例如就像寫一篇文章,預先構思后,如果不根據自己的情感線索或構思去寫,想到哪寫到哪,結果肯定給人一種沒有邏輯,生拼硬湊的感覺,肯定談不上完整;另一方面在于畫面各個要素的組合上,一幅畫中各個要素符號的選擇是在情感的支配下進行的,各個要素要有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各個符號元素之間彼此不能孤立,如果不加思考隨意選擇一些形象組合在一起,勢必會顯得某些符號過于孤立,就會給人突兀的感覺,最終造成畫面的不完整。另外每個符號元素的表現方式也應該是一致的,否則會總感覺很粗糙、未完成。第三面在于畫面的秩序感上,一幅畫面的構成、分割要有一定的節奏,最終要達到均衡的效果,這樣的畫面給人一定的秩序,不會顯得亂,呈現一種完整的效果。另外也要注意表現語言的秩序感(更多的是指筆觸的組織和運用),如果不到位的話同樣會破壞畫面的完整性。

二、畫面的空間

談到繪畫必然要和空間緊密聯系起來,空間是繪畫呈現的載體,“偉大的藝術家都是探索空間的”。在西方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繪畫空間本身也經歷了從對三維立體、焦點透視空間的表現到對畫面空間的二維壓縮以及時間和速度的引入等轉變。在當代藝術思想的影響下,繪畫空間也有了其新的特征和面貌,它是多個維度的綜合,不是單指一維、二維、三維,多維度等。

很多當代繪畫創作中,不再局限于焦點透視式的三維空間,而是把畫面視為一個可以填充的、舞臺式的空間;畫家根據自己情感表達的需要來選取不同的道具或者角色(符號),并根據自己的意圖進行填充、布局,并在這個人舞臺上自由馳騁。它們盡管有主次之分,但在地位上是同等的,它們相互交織在一起共同組成一個畫面。另外當代藝術家更注重畫面的空間想象性,或者說想象性空間的表現,注重畫面表達的“象外之象”。畫面形象大多圖像化、符號化,陌生化、虛化處理,畫得不是那么具體,似是而非,畫面留給觀眾更多的想象余地,例如中國畫中的“計白當黑”,有些地方畫的比較實在,有些地方留白,也就是虛的地方,這個留白就會提供給欣賞者更多的想象空間,這樣的畫面也會充滿張力。

三、畫面的“質感”

只要學習過西方繪畫的人,幾乎人人都曾被被西方古典油畫靜物中金光閃閃的金屬質感所打動,為古典油畫人物那富有彈性和溫度的皮膚的質感所傾倒。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西方現代藝術思想的轉變,注重內心世界和主觀精神表達的現代繪畫主宰了西方的藝術潮流,藝術家們不在滿足于對客觀物象表面質感的描摹,而是根據自己的情感打破了畫面的三度空間,打破了物體的客觀形狀的束縛,解放了色彩,從而更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出現在畫面中的物象的質感不再是客觀紋理、肌理的再現,而是凝聚了藝術家情感的“質感”。

在當代藝術繪畫中,對于質感的表現更加的多樣化、多元化,它除了表達物象表面的肌理和紋理效果外,而更多的是表現藝術家的情感,是表現畫家心中對客觀物象的感受的“質感”,這個“質感”等同于情感,它也可以說是情感本身,從屬于畫面情感表達的需要。這種“質感”在畫面的每一筆觸、線條,每一塊顏色中流露出來,只要是畫家投入自己的情感畫畫的畫,畫面上的所有痕跡都會充滿“質感”,例如有些人能把一朵花的每一花瓣的形狀和顏色畫的都很漂亮,而有的人則能夠畫出花瓣的溫度和濕度,這種溫度和濕度就是“質感”,遠遠超越形狀和色彩本身,假如說一個花瓣的形狀和顏色是軀殼的畫,那么情感就是花瓣的靈魂。換句話說,只要凝聚了藝術家情感的作品才有動人的“質感”。在音樂里也是這樣的,比如有些人唱歌沒有投入情感的話,他的歌聲都是飄的,沒有磁性,這種磁性就是“質感”,就談不上會感染聽眾。有些作曲家用情感和生命譜出的曲子,就算是沒有表面歌詞的鑲嵌,它同樣可以打動人。

另外,在當代藝術繪畫里,對“質感”的表達也要服從于情感表達的需要。比如說你可以把金屬畫成柔軟的,把木頭畫成石頭的感覺,把人物畫成玻璃的質感等,這些在當代繪畫中屢見不鮮,它們質感的轉換是服從于畫面情感表達的需要的。

四、畫面中的“虛”

對“虛”一詞大家并不陌生,本文所指的繪畫中的”虛“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與實對應的虛,而是在當代藝術創作中慣用的一種畫面處理手段。為了適應多元的、全方位的、多標準的當代社會,顯然繪畫不能用單方面的、確定的某個東西和標準來對它進行定位,這也不符合實際??v觀當代藝術作品,給人的感覺是自由的,捉摸不定的、虛擬的,作品中的符號之間可以相互轉換、變換角色、自由組合,畫面充滿想象的空間,所以要做到以上必須要對畫面進行“虛”的處理。

在當代藝術繪畫創作中對“虛”的表現方式的運用是極其普遍的,畫面以“虛”的形式來呈現也比較符合當代的社會狀態,因為用“虛”的表現手段,可以使我們在創作中更加自由,完全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感和需要來安排和處理畫面,自由的表達自身對當下社會的一些看法和感觸。

作者簡介:李亞南(1984.11-),男,漢族,中共黨員,山東菏澤人,2013年碩士畢業于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師從劉沛沛教授;現任教于貴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猜你喜歡
繪畫創作當代藝術
中國當代藝術研究
當代藝術拓展城市文化新“綠洲”
克里夫蘭當代藝術三年展論壇
試析中國傳統文化在繪畫中的體現
淺析構圖程式在基礎教學中的意義
孤獨對畫家創作的影響
豪氣吞山河 風騷獨自領——傅抱石毛澤東詩意畫創作探析
中國當代藝術協會副主席
《當代藝術》封面藝術家新年祝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