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實踐中融合 在應用中感悟

2017-03-06 20:38程小鳳
教學月刊·小學綜合 2017年2期
關鍵詞:學科整合微生物關系

程小鳳

【摘 要】長期以來,教師和學生都習慣于各學科知識平行不交錯的狀態。在深化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開始嘗試打破學科壁壘,整合各科知識,實現知識間融會貫通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帶動學生樂學、活學、實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如以當地特色小吃為素材,用統一的主題聯結有關數學和科學知識,幫助學生養成數學和科學的思維習慣。

【關鍵詞】學科整合 氣糕 統計圖表 微生物 關系

科學和數學同屬于理科。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數學也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谶@樣的背景,筆者選取了具有濃郁鄉土特色的開化美食——氣糕為載體,嘗試將其中的數學與科學知識融合,讓學生在探索氣糕中蘊藏著不同學科知識的過程中,養成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形成相互聯系的豐富的知識結構,體驗學以致用的真正魅力。

“氣糕中的學問”屬于鄉土教材,其中的知識點非常豐富。整體解讀小學數學和小學科學教材,得知“統計圖表的初步認識”編排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食物的包裝”也編排在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因此,將年級定位于五年級學生,通過對發酵過程的研究,發現發酵時間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規律,借助折線統計圖呈現規律并進行分析,從數學角度合理分析科學知識。

【教學內容】自編“氣糕中的學問”

【教學目標】

1.借助氣糕情境,探究其中蘊含的數學和科學知識,增強探索意識。

2.通過折線統計圖探究微生物生長與溫度間的關系,進一步學會整理、分析數據,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3.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養成樂于探究的學習習慣,體會數學、科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年級定位】小學五年級

【課前活動】

觀看“開化美食——氣糕”的視頻,閱讀有關氣糕的學習材料。

(設計意圖:學習材料中包含氣糕名稱由來、氣糕榮譽、氣糕制作過程等內容,意在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氣糕,初步調動其已有的知識經驗,引發研究氣糕的興趣,也為后面的新課教學作好鋪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出示氣糕圖片):這是什么?對,這是開化美食——氣糕,同學們課前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究“氣糕中的學問”。(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因課前的鋪墊,學生相關的知識經驗已被喚醒。導入簡潔明了,直接切入主題。)

二、新課展開,數科探究

(一)微生物的生長因素

師(呈現氣糕學習資料):你從學習材料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生:氣糕制作有四道工序:備料—磨漿—發酵—炊蒸。發酵最重要,直接決定氣糕的口感。

師:確實如此,最關鍵的工序是發酵。關于發酵過程,你又讀懂了什么?是什么在起作用?

生:微生物中的酵母菌在起作用。

師: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與什么因素有關?

生:溫度、空氣、水分等。

師:微生物生長(發酵時間)與溫度有著一定的關系。

(設計意圖:學會閱讀,學會從材料中提取信息是數學和科學都需要具備的學習能力。通過學生課前的自主閱讀,自然調動知識儲備去積極思考:微生物與溫度有著怎樣的關系?這就是科學與數學的融合點。)

(二)發酵時間與溫度的關系

師(出示雜亂的數據信息):老師課前通過一段時間的跟蹤調查,收集了一些氣糕發酵時間與溫度關系的數據。

生:雜亂。需要用數學方法進行整理。

師:你想用怎樣的方式整理記錄這些數據?

(提供統計表與統計圖的空白表,學生自主整理)

交流反饋:

1.填寫統計表要注意什么?(有序)

2.為什么選擇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由哪幾部分組成?怎樣繪制?

3.觀察折線統計圖,你有哪些發現?(發酵時間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微生物生長環境有適合的溫度區間)

4.進一步分析變化趨勢:當溫度為18攝氏度、27攝氏度,發酵可能需要多久?當溫度低于5攝氏度、高于40攝氏度時,微生物可能會怎樣?

師:冬天,氣糕發酵時,往往會把裝米漿的桶架在炭盆上。你能根據剛才的分析進行解釋嗎?

[設計意圖:呈現氣糕發酵時間與溫度的雜亂數據,順勢引出數學統計的有關知識。先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嘗試分析解決這一問題。在交流中回顧體會統計的本質特征和優勢所在,同時在比對中進一步明晰氣糕發酵時間(微生物生長)隨著溫度變化而變化這一科學本質。此環節中,數學與科學相互交融,用數學知識解釋科學道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消除學科邊界,實現學科整合。]

(三)氣糕的保質與銷售

師(出示炊蒸環節與氣糕圖):氣糕已經成為開化品牌,銷往全國各地。但是新鮮氣糕不容易保存,在銷售時得考慮什么因素?(提供學習單一和學習單二,學生自主選擇一個主題進行研究)

全班交流反饋。

(設計意圖:學生在探究氣糕發酵過程中,已經對數學與科學知識的融合有一定的接觸。此環節教師再次為學生營造了主動、開放的探究時空,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在探討交流中,對學科融合的認識從朦朧變得清晰,從淺顯變得深刻,學生享受著學習的樂趣,思想意識也升華到更高境界。)

三、總結歸納,梳理方法

師:這節課我們做了什么?

生回答,師連線成圖(見右上圖)。

師:你有什么想法?

生:數學與科學相互交融,可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是全課點睛之筆。此環節,教師在引導學生回顧梳理知識的同時,將黑板上散亂的知識點用幾條線連接在一起,再次將數學的折線統計圖與科學知識巧妙融合在一起,使孤立的各部分組成一個整體。整節課的目標定位與學習重點也一目了然。)

四、縱橫拓展,延伸思考

師:我們研究的只是氣糕的一部分學問,還有如體積變化等許多知識。龍游發糕等食品也有類似的知識,有興趣的可以課后去研究。

(設計意圖:一節課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更為可貴的是引導學生繼續研究什么。本節課不局限于課堂上研究的知識范疇,而是繼續拋出問題,使研究縱向深入、橫向拓展,讓思維繼續延伸。)

長期以來,教師和學生都習慣于各學科知識平行不交錯的狀態。在深化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需要嘗試打破學科壁壘,整合各科知識,實現知識間融會貫通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帶動學生樂學、活學、實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浙江省開化縣教育局教研室 324300)

猜你喜歡
學科整合微生物關系
廣挖資源深度整合巧用技術
深化課改的五個著力點
中職信息技術課堂評價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紅樹林微生物來源生物堿的開發利用
微生物對垃圾滲濾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響
保加利亞媒體:飯局是中國搞定“關系”場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