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州市埇橋區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與經營性服務體系融合發展探析

2017-03-06 13:39李雙雙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試點工作融合發展

李雙雙

摘要 介紹了宿州市埇橋區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與經營性服務體系融合發展試點工作的開展背景,分析了試點工作的基本情況及工作中的困難與難題,提出了推進工作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經營性服務體系;融合發展;試點工作;安徽宿州;埇橋區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264-01

面對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形勢的“倒逼”;面對深化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激發公益性農技推廣隊伍活力,規范經營性服務體系建設,探索構建新型農業綜合服務體系的迫切需要。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以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根本出發點,堅持問題導向,發揮各自優勢,補齊彼此短板,促進各項先進實用技術長入生產,扎實開展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和經營性服務體系融合發展試點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生態效果和經濟效果,初步顯現“1+1﹥2”的融合效應。

1 試點工作的基本情況

1.1 創新融合路徑

本著因地制宜、尊重首創的原則,積極探索多種形式并存、多條路子并行的融合路徑。創辦社會化服務組織,選定埇橋區大店鎮作為兩個體系融合試點鄉鎮。由大店農技站3名同志個人出資組建一個集試驗示范、技術推廣、生產經營、技術物化服務、信息提供等多要素于一體的法人實體,開展全方位服務。一是流轉6.67 hm2土地建立試驗示范基地,根據大店鎮現代生態農業生產實際情況有目的地開展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吸收引進種子、農藥、肥料、農機等優質企業共同參與展示和研發集成技術,組織村組干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廣大群眾觀摩學習,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有效提高了科技水平。二是參與和指導張玉軍合作社的45.6 hm2土地的產前產中產后全程化服務,通過物化技術和推廣應用綠色防控、航空植保、覆秸直播等農業新技術,節本增效15%以上約11萬元。三是按照鎮政府的統一部署,強化對17個村的113.33 hm2綠色增效示范田的指導服務,采取統一深耕深松、統一機械播種、統一機械施肥等措施,積極推廣應用玉米貼茬直播和大豆免耕覆秸秸稈還田技術,解除了農民收種的后顧之憂,實現了全鎮2萬hm2土地零火點,為秸稈禁燒工作做出較大貢獻;同時節約種子150 kg/hm2,肥料節本增效150元/hm2,實現了由“說給農民聽”到“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的轉變,同時激發了農技推廣活力。

1.2 創新融合內容

通過創辦社會化服務組織逐步提供“三供四管”服務(即供種、供肥、供藥,管技術、管指導、管信息、管培訓),實行“五聯六統”生產(即統籌各類農機裝備,實行聯耕、聯播、聯管、聯營、聯收,做到統一簽訂訂單、統一規范管理、統一安排調度、統一作業收費、統一作業標準、統一分配收入)。逐步做到“三個一體”的全過程、系列化服務(即農業科技成果引、試、推一體,農業生產耕、種、管、收一體,農產品產、加、銷一體);逐步實現“政、產、學、研、推”一體化鏈條服務[1-2]。

1.3 強化政策資金保障

一方面,積極整合小麥和玉米高產創建、千億斤糧食生產、農業社會化服務補助、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現有項目資源;另一方面爭取新增財政資金,用于支持2個體系融合發展。僅在深耕深松、統防統治、農技推廣等方面就投入逾1 300萬元用于支持融合試點,對10余家農機專業合作社組織優先安排項目、優先享受購機補貼政策,鼓勵和支持農業技術人員以多種方式參與社會化服務,這將為下一步推進兩個體系深度融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1.4 強化組織領導保障

推進兩個體系融合發展是優化兩個體系功能、整合兩個體系優勢的創新之舉,是深入實施“五大行動”中科技示范推廣行動的必然要求,牽涉面廣、關注高度、影響力大。同時,還成立了以特聘專家為主體、牽頭部門技術骨干參與的技術專家組。緊緊圍繞農技人員、農技推廣機構、經營性服務組織“三個利益攸關方”,制定了責權利統一的激勵機制和“主管部門+鄉鎮政府+服務對象”三方共同參與評價的聯動考核機制。目前,已形成了區政府統一領導、部門牽頭主抓,鄉鎮密切協作、實施主體(農技推廣機構、農技人員、經營性服務組織)全力實施的工作推進新格局,為兩個體系融合試點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技術支持。

2 試點工作的困難和難題

一是法紀的約束和政策瓶頸。當前政治大環境和法律法規嚴肅規定“黨員干部不準參與經商活動”,公益性服務單位和人員不得獲取經營性收入,創辦社會化服務實體和掛職取酬均違規違紀,農技人員束縛手腳、顧慮重重,領導層和群眾多數不能理解和接受,部分人員直接反對。二是公益性服務職能是否弱化。3種路徑農技人員公益性服務職能是否弱化,有限的人員、技術、時間資源如何確保全社會公益性服務效果等,這是多數人擔憂和思考的問題。三是資金保障和支出問題。試點工作需要有資金保障,現行的法規、紀律限制資金的支出,部門文件執行難,影響工作推進和效果[3-4]。

3 推進工作的建議

要想切實做好兩個體系融合工作,必須認真做到融勢、融智、融心、融業。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強化政策支持。貫徹中央領導有關批示精神,按照國務院有關改革文件要求,頂層設計出臺實施意見,抄送紀委、審計等相關部門,明確工作任務、工作要求、工作紀律和考核標準,放寬技物結合、兼職取酬等方面的約束條件,給基層實施單位和人員吃個“定心丸”。二是加強項目資金的支持。明確資金使用方向,配套出臺資金使用細則,確保資金使用順暢,保障工作效果。三是確保公益一類性質。確保公益性農技推廣的方向不能偏、職能不能減、行為不能亂。四是嚴格管理。創新建立一套任務明確、權責清晰、利益得當、考核獎懲的融合工作運行機制,注重把責、權、利三結合,突出發揮推廣工作的主導性、規范性和先進性。下一步,須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理念,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切實扮演好“先行者”角色,勇于擔負起“探路人”職責,精心完善實施方案,精準出臺配套政策,精細開展績效評估,確保試點工作深入推進、試點成效充分顯現,努力讓兩個體系融合碰撞產生的“火花”相得益彰、生生不息,助推現代生態農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4 參考文獻

[1] 石萍,王雨濛.多元化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21):15-18.

[2] 廖祖君.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創新的“成都模式”研究[J].農村經濟,2011(11):101-103.

[3] 賈晉.中國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的政策模擬與優化:基于基層推廣機構行為視角的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9(9):15-22.

[4] 夏敬源.加強農技推廣 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有力技術支撐[J].中國農技推廣,2006(2):4-7.

猜你喜歡
試點工作融合發展
河南省召開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研討會
廣東“灣長制”試點將在年底前實施
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于開展足球特色幼兒園試點工作的通知
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刑事速裁程序試點中的問題研究
校園文化視角下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有線電視技術與寬帶技術融合發展途徑之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