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紡織業轉型發展之集群化戰略研究

2017-03-06 23:44陳欣
商情 2016年46期
關鍵詞:紡織業價值鏈集群

陳欣

【摘要】中國有句古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這種思變的思維方式為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浙江省柯橋區紡織行業是當前國內最大的化纖織物生產地,也是輕紡產業規模最大的產業集群。然而,曾享譽全國的“金柯橋”輕紡城在去年一年時間內,店鋪關門率超過了近一半,外貿訂單也在過去兩年出現了驟降,行業面臨了巨大的生存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們開始思考如何走出困境,尋找新的發展之路。傳統制造業有著比新興制造業更強烈的生存意愿,這也是傳統制造業更具有轉型精神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紡織業 制造業

一、傳統制造業及紡織業的發展特點

我國的傳統制造業通常具有以下特點:大多依靠的是傳統工藝、技術水平不高、勞動效率不高、勞動強度較大等,且大多屬于勞動力密集和資金密集型產業。伴隨著科技社會的日新月異,與新興制造業的先天優勢不同,傳統制造業更像以為經歷過滄海桑田的中年人,面臨著“中年危機”,其自身特點為轉型帶來了很大的制約。

從行業發展上看,作為傳統制造業的紡織業具備以下特點:根植于地方社會網絡,受政策風向影響較大;制作工藝傳統型居多,技術要求較低;產業鏈自上而下,勞動密集型環節較多;產品類別相對單一,容易進行模仿生產;加工工序相對簡單,新增附加值較低。因此,紡織業相對于新興產業而言,轉型很難一蹴而就。

二、紡織企業轉型案例

我們通過兩個實際案例來探討浙江省紡織業的轉型之路。這兩家企業處于紡織業產業鏈的不同環節,因而面臨的問題和困境也略有差異。

(一)案例一:上游企業的轉型方式——技術優化與完善管理并行,為轉型發展打通路徑

企業A主營染色和印花業務,屬于中間產品加工行業,企業規模中等,且近幾年營業額也在穩步上升。對于這樣一家發展情況還算不錯的加工企業而言,也同樣經歷過一段十分艱難的轉型歷程。2011年企業計劃構建新廠房到2014年廠房建成,共投資了近2億元,這其中半數來自銀行貸款,企業償債壓力陡然增加,財務費用支出顯著上升。建設新廠房的同時,企業投入資金對加工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這帶來了兩方面的好處:一方面,淘汰能效低的設備,提升了加工產品的品質;另一方面,設備的升級也對工人的勞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替代,單位勞動生產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此外,企業積極完善管理體制,實現由內轉型,通過對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增強員工關懷、加大員工激勵力度等手段,大幅提升了員工勞動生產率,企業邁出了轉型發展的第一步。

作為加工制造領域的中小企業,過大的轉型舉措會給企業帶來現金流問題,資金鏈是企業的根基,企業很難承受住資金鏈斷裂的后果。因此,對于處于上游制造行業的企業而言,轉型需要考慮到企業自身規模和承受風險的實際能力,循序漸進的進行。

(二)案例二:下游企業的轉型方式——充分利用外部技術與渠道資源,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企業B主營西服制作業務,屬于紡織業下游的服裝制造行業,產品主要銷往海外市場,歐美市場是其主要陣地。近兩年,這家企業發展狀況不容樂觀,企業銷售額呈下降趨勢。而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東南亞國家服裝行業的興起帶來的市場擠占以及歐盟、南美地區局勢不穩定。經過對企業內外發展環境的全面考慮后,該企業確定了未來的轉型方向——走高端定制的高附加值路線。企業已經和高校及軟件公司合力研發了一套個性化西裝定制系統,西裝的訂制流程已實現全自動化,提升了服裝定制的便捷性。同時,在營銷渠道上,企業聘請了國外專業的營銷人員和頂級設計師,并創新利益激勵機制,通過利潤分享的模式進行合作,為企業拓展國外市場。

對于這一類偏下游的制造業企業而言,轉型不僅僅意味著著企業需明確自身定位,還需對未來市場的發展動向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而高端定制是中高檔服裝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同時,針對企業自身在設計、營銷上的瓶頸,積極引入外部專業機構和人才,通過利潤分享等多種模式開展合作,整體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三、產業集群發展新思路

通過這兩家企業轉型路徑探討,我們發現,找到發展方向比轉型本身更為重要,這對于傳統紡織業產業集群同樣適用。據國外學者統計,一個產業集群從出現到成熟平均時間為10年左右。產業集群的出現,雖有地理環境、資源稟賦長期形成的自然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提供間接的公共服務,引導、規范了產業集群發展。這些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產業集群在發展過程中樹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不斷趨于成熟。

此后,產業集群的發展就更傾向于實現產業升級。Humphrey和Schmitz將全球價值鏈治理理論與集群四層次升級模式結合起來,分析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價值鏈的地方產業集群的升級前景,提出了對應于四種不同治理類型的價值鏈,集群的嵌入方式也有四種:市場嵌入、網絡嵌入、準層級嵌入和層級嵌入。在Humphrey和Schmitz看來,除準層級嵌入這一方式適合發展中國家之外,其他三種均不適合。什么是準層級嵌入方式呢?簡單來說就是將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地位進行區分,大企業占主導地位,中小企業成為大企業的附屬物,服務于大企業并受管制于大企業;大企業統籌生產商品的全部過程,嵌入到全球價值鏈中去。

國內,這種產業升級方式正日漸興起。從近些年企業并購浪潮中就能看出,集群內部大企業的地位在不斷提升,主要市場占比和核心技術也都不斷匯集于大企業。但這種升級方式也存在著難以回避的桎梏——難以實現集群的功能升級,即所謂的價值鏈環節鎖定。而現階段,打破這種鎖定的手段就是向高附加值產品的不斷邁進。

四、主要政策建議

我們已經看到,產業集群中的企業并沒能夠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往昔“抱團”帶來的規模效應和競爭優勢,也都在經濟沖擊和用工成本提升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但對于企業乃至整個產業集群而言,仍有一線生機尚存。在比較優勢開始逐步喪失的情況下,如果企業能夠在經營方向、運營模式及其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方式進行整體性的轉變的話,重獲新生的概率將會提升數倍。

對于紡織業產業集群而言,其轉型方向更是如此。微觀層面來看,逐步打破技術瓶頸、細化工藝流程。宏觀層面則要求集群內部不斷培植主導型大企業,強化中小企業的輔助功能,提升品牌價值,不斷向更高端的價值鏈攀升。

猜你喜歡
紡織業價值鏈集群
數字化轉型與價值鏈成本管理研究
價值鏈會計研究的現狀和管理理論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機器人
透過世紀之窗再看中國南通紡織業
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體的品牌還是集群產品的品牌?
《價值鏈重構》
營改增對紡織業影響的研究
成本價值鏈理論對管理會計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