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重編碼理論對報紙數據新聞生產的啟示

2017-03-08 19:23張勇軍
華中傳播研究 2017年1期
關鍵詞:雙重言語報紙

張勇軍

(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內容提要:面臨新媒體的強烈沖擊,報紙跌入發行與廣告雙重斷崖式的下滑通道,急需對內容生產和盈利模式進行全面重構。而數據新聞無疑成了內容轉型方面的一個利器。但在國內報紙的數據新聞實踐中,還存在一些觀念上、技術上、數據上的問題。該文通過分析雙重編碼理論的內涵及其對數據新聞的理論關照,介紹國外報紙數據新聞的實踐經驗,進而對國內報紙改進數據新聞的路徑進行探索,以期給這股數據新聞熱一些有益的啟示。

雙重編碼理論作為一種信息處理與記憶的理論,在心理學、教育學、語言學、文化學等領域被廣泛應用,然而,對其在新聞傳播學領域的應用研究較少。新聞傳播學也是一門研究信息處理和傳輸進而影響人們記憶和認知的學科,無疑可以借鑒雙重編碼理論的思想成果。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傳統報紙進入斷崖式下滑通道的語境下,正在探索轉型中的報紙借鑒雙重編碼理論,在數字新聞內容的生產、傳播方面進行理性的改進和反思,無疑大有禆益。

一、雙重編碼理論內涵及數字新聞的理論依據

(一) 雙重編碼理論的內涵

20世紀70年代,加拿大心理學者Paivior提出的雙重編碼理論(Dual Coding Theory,簡稱DCT)認為,人的認知系統是由兩套編碼組成的,分別為言語編碼(verbal code)和非言語編碼(nonverbal code)。言語編碼負責語言的意義和結構,由詞元構成;非言語編碼負責世界的意義和結構,即意象的表征和處理,由象元構成。詞元的運作方式是順序性的(sequential)和層級性的。這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們從后往前默寫一個單詞要困難得多;正因為如此,“倒背如流”才會成為一句夸張的褒獎。大腦很難大量同時輸入不同類型的線性詞元信息,比如同時聽廣播、看文件并且接聽電話[1]。象元是指任何以非語言形式所感知的事物、事件以及情景的編碼表征單元。象元之間的運作方式是整體性(holistic)、連續性(continuous)和叢簇性的(nested sets)。非言語性編碼系統內部的某個象元單位一旦被激活,整體的場景就會以群簇化的方式全景呈現。例如,當人們聽到一首熟悉的歌曲,他可能會聯系起昔日的某位朋友、當時聽歌的場景和心情等。

信息處理系統的運作包含著信息輸入—處理—輸出三個環節。在輸入環節上,兩套編碼系統與五種感知系統(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正交相關:五感信息中的言語性信息被言語編碼接管,非言語性信息則被非言語編碼處理。

雙重編碼理論與過去的心理學理論不同的是,一開始就將人們對認知對象激發的想像納入整個理論體系,將言語和想像都作為從信息到意義的中介。這一思想體系體現在兩個最核心的假說中:一個是概念樁假說,一個是加和效應假說。所謂概念樁假說,指的是人們在對文字進行處理的活動中,加入想像就會像“樁”一樣,強化記憶效果,適宜作樁的一般是具體的、能激發想像力的中介。比如,實驗顯示具體的、故事性的敘事,比抽象的、說明性的敘事,更容易被記憶,因為前者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所謂加和效應假說,指的是由言語系統和非言語系統兩個系統同時處理的信息,其短期記憶效果是單一系統記憶效果的兩倍,即1+1=2的效果。比如,同時包含圖片和文字的信息比單純的文字信息更方便人記憶。再如欣賞一篇文字配以朗誦的文章,就比單純地看文字或單純地聽朗誦時印象更深刻。

(二) 雙重編碼理論對數據新聞的啟示

DCT理論在新聞傳播學中的應用并不多見,在國外有少量學者將其應用于傳播學研究,比如美國學者邁耶和西蒙研究圖文同步和異步的傳播效果問題。這可能是該理論主要研究微觀的字、詞、字符串等,而傳播學一般研究文章的章節或是整體的傳播行為。隨著網絡等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該理論的研究開始在一些新媒體領域興起。尤其是國外部分有影響力的大報在一些數據新聞方面的探索,自覺、不自覺地運用了雙重編碼理論,這無疑對陷入困境、正在尋求向新媒體轉型中的報紙具有借鑒意義。

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人類生產的一切信息幾乎都可以被轉換成0和1為代碼的數字比特,通過互聯網進行儲存、處理、傳輸。某種程度上說,信息即數據,數據不僅成了最重要的資源,更是尼葛洛·龐帝提出的“人類的一種數字化生存狀態”。對數據的采集、處理、利用,成了當今最為熱門的研究領域和應用領域之一,新聞傳播學中也不例外。

傳統的新聞傳播,基本上是對少量的事實樣本進行有選擇的報道,報道呈現的世界只是一個被人工過濾的“擬態環境”。有了大數據后,人們利用技術手段,理論上可以對無限大的樣本進行報道和分析,呈現的世界更接近于真實的“客觀環境”。這無疑對報道信息極有為限的報紙,提供了一個新的可能。然而,數據往往是分散的、非結構化的,媒體報道數據新聞,不僅需要技術上的手段進行采集,更須進行結構化、圖形化、可視化的傳播。雷蔚真認為,數據新聞通常是運用可視化技術,以信息圖表的形式發布。信息圖表主要通過圖表、圖解、圖形、表格、地圖、動畫、視頻等視覺化的工具來傳遞新聞數據及信息[2]。

從某種意義上說,數據新聞不僅要進行語言編碼,挖掘數據的意義;更要進行非語言編碼,進行可視化、形象化的傳播,才能讓枯燥的數據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實現雙重編碼的“加和效應”。

二、歐美報紙數據新聞中雙重編碼的融合運用

最早提出數據新聞的概念的是美國記者 Adrian Holovaty,他于2006年在一篇網絡文章《報紙網站所需要的根本變革》中論及數據新聞。2011年,在歐洲新聞學中心和開放知識基金會的倡導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金融時報》等媒體以及歐美部分資深記者聯手,撰寫了該領域的第一本專業書籍《數據新聞手冊》(DataJournalismHandbook),該手冊中英文版均以數字化的形式免費向讀者開放。該書系統解析了數據新聞的定義、操作程序、經典案例、經驗教訓等。

目前,新聞界公認數據新聞發展最為成熟的媒體當屬《紐約時報》和《衛報》。下面,分別介紹這兩種報紙在數據新聞方面的實踐,并結合雙重編碼理論對其代表性作品進行分析。

(一) 《紐約時報》的數據新聞實踐

《紐約時報》的數據新聞發展起步較早,早期熱衷于地圖式的動態信息圖。從 2006 年起,其數據新聞信息圖的設計元素日漸豐富。2009 年之后,又加入了更多靈活的互動手段,甚至可以讓讀者邊閱讀新聞邊參與生產新聞。例如,2011年 9 月的數據新聞“Michael Jackson’s Legacy:Readers React”,以地圖形式展示了世界各地粉絲的留言,讀者閱讀新聞后在相關鏈接上可以寫下自己的留言,并被實時顯示在該新聞地圖上。

該報引起全球新聞界的廣泛關注甚至產生轟動效應的數據新聞,當屬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特稿獎的《雪崩:特納爾溪事故》。該專題是2012年12月20日在紐約時報網上推出的一個數據新聞專題,6天之內就收獲了350萬次的頁面瀏覽量。6天后,才在報紙上刊出。普利策評獎委員會在頒獎詞中稱:“對遇難者經歷的記敘和對災難的科學解釋使事件呼之欲出。靈活的多媒體元素的運用更使報道如虎添翼?!?/p>

通過對作品分析發現,除了專題自身的選題有較高的新聞性和關注度外,高水平的寫作、原汁原味的內容,尤其是雙重編碼系統融合運用所帶來的多媒體的三維特效,才是記者約翰·布蘭奇和團隊帶給受眾的驚奇。

專題報道的是發生于當年2月美國史蒂文斯·帕斯滑雪場的一場災難,集合了滑雪者的親歷口述、新聞事件的回顧、雪崩的科學原理等多個視角。全景地圖、采訪音視頻、交互圖片與知名滑雪者的傳記融為一體,形成了眾多興奮點。

打開頁面,受眾首先看到的是全屏循環播放的雪球從山坡滾落的視頻。將光標向下滑動,整篇特稿文字漸次展開,視頻、動畫和圖片集錦等嵌入其中,詞元與象元融為一體。在表現滑雪者逃生時,更調動了受眾的眾多感知系統,視覺上是一個動畫全真模擬的雪崩發生現場,聽覺上有大雪球沿山坡滾下時發出的轟鳴聲,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作品還注意將新聞背景進行可視化呈現:每位采訪對象出現后,網頁右邊就會出現以該人物頭像為標志的背景信息框,點擊即可了解他們的職業、年齡等具體信息。同時,網頁還會根據讀者鼠標瀏覽的快慢,自動調整視頻的播放速度和對應內容,實現與讀者的實時互動。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該部作品通過雙重編碼系統的有機融合,充分調動受眾的聽覺、視覺、甚至觸覺(自動控制播放速度和內容)等。作品中既有言語編碼,全文有18 000多字,還有相關的音頻解說等;更有大量的現場同期聲、視頻、動畫等非言語編碼。在圖文、影音、視頻和動畫等雙重編碼系統的同步推進、交互影響下,才消除了讀者平時閱讀長達2萬字的單一言語編碼可能帶來的枯燥乏味??梢哉f,讀者已經不是在看新聞,而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觸碰新聞,以身臨其境的狀態感知事實,聽其音、觀其形(雪崩),獲得了獨一無二的用戶體驗[3]。

(二) 《衛報》網站的數據新聞實踐

作為英國第二大全國性日報的《衛報》,先后提出“網絡優先、數據領先”的理念。2009 年 3 月,《衛報》成立全球第一個數據新聞部。其“數據博客” ( Data Blog)欄目7年來制作的各類數據新聞有數千則。2009年,《衛報》又在其網站上設置了專門的數據頻道 ( Data Store),向用戶提供生產數據新聞的方法、路徑和工具。此外,該數據頻道設置數據搜索欄目,提供世界各國政府數據庫的鏈接,以及其他公共數據庫信息,同時向第三方免費開放《衛報》從 1999年以來發表的數以百萬計的各類作品。

數據新聞及其可視化可以采取各種各樣的形式,但《衛報》采用最多的是數據地圖、時間線以及交互圖表。當然,層級圖、社會關系網絡圖、標簽云等,也有時被用到[4]。

使《衛報》的數據新聞令人刮目相看的是 2010 年 10 月 23 日發表于“數據博客”的“Wikileaks Iraq war logs:every death mapped”。該報道將維基解密公布的伊拉克戰爭相關數據進行挖掘整理后,利用谷歌地圖提供的免費軟件google fushion,將伊拉克戰爭中傷亡戰士的傷亡地點對應到地圖上的相應位置,形成基于地圖的可視化單向動態圖。通過放大或縮小地圖,即可查看各地區的死傷情況。將鼠標移動至紅點位置,即可彈出相應的信息,包括該地點的傷亡人數、傷亡原因等,相關數據多達39.1 萬條左右。由此可見,該新聞將文字等詞元的言語編碼與動態地圖等象元的非言語編碼進行同步展示,既不同于文字過于冰冷的敘述,也看不到任何血腥,但直觀的傷亡動態圖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悲壯和殘酷。此則新聞刊登后在英國引起了巨大震動,推動了英國最終決定撤出駐伊軍隊。

大數據時代使數據成為新聞報道中的重要資源,但這并不意味著新聞報道是數據的堆積,信息爆炸時代需要的是對信息更明晰的呈現、更準確的分析和更深層的解讀[5]。在2012年的首屆數據新聞獎上,6個最終獲獎的作品之一——《衛報》關于英國騷亂的專題“Reading the Riots”(“解讀騷亂”),專題共有117條相關報道,其中不少是以數據新聞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充分體現了言語和非言語的雙重編碼系統疊加的“加和效應”。在這組新聞專題中,其中一則子報道《英國騷亂:貧窮是否是一個因素?》所使用的數據化的言語編碼,完全來自公開的法庭審理資料以及政府的統計資料。非言語的編碼處理方式除去使用互動地圖作為可視化的基本形式外,還采用了熱力圖的方式,顏色越藍代表越富裕、越紅代表越貧窮。此外,圖片上的點代表騷亂發生的位置。從圖上明顯看到,騷亂點多集中在貧窮地帶??梢哉f,通過互動地圖和熱力圖這些非言語編碼的可視化處理,非常直觀地體現了騷亂和貧窮之間呈現正相關,也說明騷亂主要原因在于經濟發展方面深層次的矛盾,而不是社交媒體謠言的煽動。

雖然衛報多年來奉行“網絡優先”、“數據優先”的理論,但其優秀的數據新聞作品還是經常被呈現在紙質報紙上,進行技術處理后重新呈現。比如該報做的一個有關阿富汗戰爭的數據新聞,在網絡上需要用鼠標點開展現的信息,報紙上改為圖片說明環繞排列在主地圖旁,并四處配以適合情景的小圖,一目了然。

三、國內報紙數據新聞的實踐與改進路徑

在國內,部分走在新媒體轉型前列的報紙開設了信息圖表專版,例如《京華時報》的“京華圖解”版、《錢江晚報》每周推出的“圖視繪”版、《新京報》的“新圖紙”版等。此外,也有一些報紙更加重視數據新聞,專門開設數據新聞版。例如,《南方都市報》 2012 年開設“數讀”版,從開始的每周一至兩個版快速擴張到每周 8 個版,還有《華商報》的“數之道”專版等。這些數據新聞在傳統圖表新聞的折線圖、餅狀圖、柱狀圖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一些地圖、時間軸、圖示等元素,增強了可視性和可讀性。然而,從整體看,紙媒平臺的數據新聞報道數量不多,涉及的數據也稱不上大數據,大部分信息圖僅是簡單的文字轉換。

相比《紐約時報》、《衛報》等報紙的數據新聞探索,國內報紙在雙重編碼理論運用以及實踐中,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一是理念落后,認為數據新聞就是將第三方數據通過圖表的形式進行直接轉換就可以,缺乏選題策劃和數據的主動挖掘;二是技術落后,缺乏數據技術分析以及可視化制作方面的技術人才,制作的數據新聞要么太簡單,要么太復雜、炫目;三是數據落后,由于國內許多數據資源被掌握在政府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手中,缺乏數據庫的共通共享。

從可視化的角度講,數據新聞有三個維度,一個是美學形式,其次是可視化元素的運用,第三是交互程度。目前,我國的數據新聞注重美學形式,在可視化程度和交互程度方面均沒有和美學形式的發展齊頭并進[6]。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復雜,除去數據匱乏使得數據新聞的發展在數據基礎上有所缺失外,報紙編輯部人員對雙重編碼理論的熟悉和運用方面顯然還存在不足。

根據心理學中關于記憶的理解:人們記憶是建立在對信息編碼、存貯、提取三個環節,顯然非語言系統的象元要素更能激活人們對事件的整體性記憶效果。因此,結合雙重編碼理論,筆者認為,國內報紙在推動數據新聞的發展方面,要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改進。

一是對報紙編輯部進行重構。根據數據新聞選題策劃、數據分析、可視化設計三位一體的運作特點,對編輯部進行重構,而不再是各自為戰。例如,《泰晤士報》的數據新聞部由數據記者、數據挖掘員及圖表內容設計編輯等人員組成。相比之下,我國的報紙編輯部在數據新聞方面欠缺理念,數據新聞團隊基本是由傳統的新聞編輯團隊轉型而來。因此,報紙編輯部急需根據數據新聞的發展方向,對組織進行重構。

二是提升數據新聞的制作水平。報業集團急需培養三種人才:對數據敏感的編輯型人才、高效挖掘和處理數據的人才、可視化的設計人才,只有成立這樣的人才團隊,才可能提升新聞的制作水平。方潔通過對國內數據新聞進行量化分析后得出結論:呈現形式略顯單調,并未顯現出此領域的創新驅動作用。大量數據新聞仍然維持在“一張圖讀懂”的程度,形式復雜的作品占比不到5%,甚至還有些報道只是將文本改頭換面地移植到圖形中[7]。

三是拓展數據新聞的展示平臺。報紙由于版面有限和手段不足,數據新聞難以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網絡平臺的特點與數據新聞的特征,可能更融洽、貼合,這也是目前國外報紙的數據新聞主要在網絡上呈現的緣故。一是通過互聯網,可以更多地利用各種傳播符號,實現雙重編碼,實現更好的傳播效果。其次,互聯網的傳播不是單向的編碼解碼過程,還可有效地提升新聞的交互性,讓受眾從解碼者變成編碼者?!缎l報》的數據新聞開放源代碼,允許讀者上傳自己的數據,并將數據實時顯示在可視化的信息圖上,這就使讀者信息成為數據新聞的數據來源。其三,可以增強受眾與新聞事件之間的利益聯系。傳統的新聞告訴受眾是什么,可很少能讓讀者了解自己與新聞的聯系。但一些優秀的數據新聞可解釋個人與新聞之間的關聯,例如,《金融時報》所作的交互式預算報道,可以幫助英國人找出自己繳納的稅錢被用于哪些部門和領域。

四是理性把握好數據新聞的“度”。在可視化呈現方面,技術濫用是當前媒體數據新聞實踐中的重要問題[8]。數據新聞的數據量和設計的復雜程度和傳播效果并不是完全的正相關關系。根據認知心理學的“門檻”效應:人是一個龐大的信息處理器,但信息處理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過上限,越容易引發信息無意識分配,導致過多的資源消耗在編碼階段,引發儲存和回憶的下降曲線[9]。數據新聞的目的是更好地敘述新聞并通過視覺化的傳達,幫助讀者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如果數據過多、設計過于復雜,反而妨礙讀者對新聞本身的理解,違背了數據新聞的本來目的。

*本文系2015年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媒介融合背景下報業贏利模式創新研究》(項目編號CCNU15A03013)階段性成果。

注釋:

[1]閆巖:《雙重編碼理論及其傳播學應用》,《國際新聞界》2013年第10期,第42~52頁。

[2]雷蔚真:《跨媒體新聞傳播理論與實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3]陳力丹,向笑楚,穆雨薇:《普利策獎獲獎作品〈雪崩〉為什么引起新聞界震動》,《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6期,第43~46頁。

[4]章戈浩:《作為開放新聞的數據新聞》,《新聞記者》2013年第6期,第7~13頁。

[5]彭蘭:《社會化媒體、移動終端、大數據:影響新聞生產的新技術因素》,《新聞界》2012年第16期,第3~8頁。

[6]王娜君:《“數據新聞”在我國新媒體平臺的實踐與發展路徑研究》,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

[7]方潔,高璐:《數據新聞:一個亟待確立專業規范的領域》,《國際新聞界》2015年第12期,第105~124頁。

[8]陳虹,秦靜:《數據新聞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編輯之友》 2016年第1期,第69~75頁。

[9]李爍明:《“門檻效應”對數據新聞的啟示》,《佳木斯職業學院院報》2014年第5期。

猜你喜歡
雙重言語報紙
言語思維在前,言語品質在后
報紙
化解“雙重目標”之困
分析師關注對財務重述的雙重作用
分析師關注對財務重述的雙重作用
賣報紙
可以吃的報紙
賣報紙
行政法上的雙重尊重
《世說新語》中的“言語”趣味故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