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微課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方法教學中的應用

2017-03-08 22:52遼寧省撫順德才高級中學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7年19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詩歌知識點

遼寧省撫順德才高級中學 林 楠

在一般的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 教師常常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分析詩歌大意,鑒賞詩歌的情感主旨及表現手法,這種做法嚴重影響了學生對詩歌的深度認知,也使得學生難以真正融入課堂,甚至對詩歌產生反感的心理。以多媒體資源為主要載體的微課會改變以往相對沉悶的教學氛圍, 通過多媒體課件及視頻的展示,可以在短時間內為學生補充相關的學習內容,并能使詩歌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學生對詩歌鑒賞產生從“厭學”到“樂學”的變化,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一、微課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方法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近幾年,高考對詩歌鑒賞的考察角度基本保持穩定,即: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1中介紹了幾種詩歌鑒賞的方法,筆者進一步概括總結為: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吟詠詩韻,品讀技巧。這些方法在具體實際教學中的開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微課的優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傳統課堂的局限,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知識方法,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考點,對詩歌鑒賞方法的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二、微課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方法教學中的應用

1.知人論世:以微課積累作家

在詩歌鑒賞的方法上,“知人論世”即要求學生在閱讀詩歌時聯系作者所處的時代及主要經歷把握詩歌的情感態度及思想價值,對于高考詩歌鑒賞具有著普遍的指導意義。傳統課堂由于時間等因素的局限性很難滿足學生對于作家作品的了解與積累需求,而高中學生在詩歌鑒賞的學習中普遍存在應試的功利思想和浮躁的心態,學生很難有意識地閱讀更多有關作家作品的課外資料,也就難以拓展自身的視野和自身的閱讀素養。針對這種現狀,微課在學生積累作家作品、以知人論世的方法提升詩歌鑒賞水平上具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將頗具代表性的名家及其生平經歷、藝術成就、歷史評價等內容制作成簡短而生動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上或課余時間進行觀看學習,不僅能調動學生鑒賞詩歌的積極性,而且能使學生逐漸掌握良好的學習、積累的方法,有效地提升學習的質量。比如學習偉大的愛國詞人屈原的經典作品《湘夫人》,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很難理解與自己所處年代相隔甚遠的詩人的心路歷程,無法以自己的生活閱歷設身處地的推斷詩人在其特定環境下引發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填鴨式地為學生灌輸作家屈原的相關知識也很難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給學生制作一個與作家相關的微課小視頻,讓學生對湘君和湘夫人的傳說、以及屈原的經歷有全方位的了解,在此基礎的引導下,學生便能真正品味屈子的獨特魅力。

2.置身詩境:以微課創設情境

在以往的詩歌教學中,教師常用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直觀的、具體可感的場景和氣氛,使學生快速的融入詩境之中,給學生非凡的情感體驗。這種方法常常用在講授一些意象豐富、頗具意境美的寫景抒情詩詞中,多媒體圖片、音樂等素材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引發了學生對詩歌的聯想和想象。微課的出現將傳統創設情景法的優勢放大,會給語文課堂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筆者在講授姜夔的《揚州慢》時,想到生活閱歷不深、沒有身臨其境的學生必定無法理解揚州的富麗繁華、歷史變遷,于是在網上查找揚州獨特風物的圖片、精彩的城市宣傳視頻等資料,制作成簡短的微課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學生借助影視形象閱讀文本,很直觀地感受到了詩句的音韻美和詞人的愛國情思。

3.品讀技巧:以微課細化知識

詩歌鑒賞考查的內容廣泛、題型較多、知識點多,尤其是在詩歌鑒賞的表現手法的考察上,更使學生無從下手,即使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再具體、細致、透徹,學生也免不了陷入知識點遺忘、知識點不會運用的尷尬境地。利用微課進行詩歌鑒賞知識點教學,對龐雜的詩歌鑒賞知識體系加以細致化、體系化,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事半功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在課堂實踐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效果。筆者曾經在語文詩歌鑒賞手法的教學方面做了兩個微課視頻:一個是“PPT+錄屏軟件式”微課,即由文字、音樂、圖片、動畫等素材制作成PPT,再由錄屏軟件錄制教師講解過程,形成教學視頻,時間在7分鐘左右。另一個微課是采取教師出鏡講課的方式,針對詩歌表達技巧中的情景關系角度、利用黑板等傳統教具進行以教師為主導的知識點講授,再經過后期加工制作成微課。這兩個微課視頻都在筆者任教的班級學生中贏得了很大的認可,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中以第一種模式效果為最佳。下面筆者就以2014年全國新課標卷詩歌鑒賞題(《點絳唇·訪牟存叟南漪釣隱》周晉)為例,具體說明微課在詩歌鑒賞手法教學中的應用:

試題為:“卷簾盡放春愁去”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何妙處?請結合詞句賞析。該問題考察“卷簾盡放春愁去”一句的手法,很多學生的第一反應認為是擬人、比喻或其他各種手法,可見學生沒有認識比喻和擬人的區別,以及比擬手法的兩種分類,普遍對比擬的手法感到困惑不已,針對學生的反應,我設計了以比擬手法的講析為主要內容的“PPT+錄屏軟件式”微課,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觀看。經過學生的反饋,筆者制作的微課頗具成效,這種微課教學形式將詩歌鑒賞手法中晦澀難懂的知識點以更加生動活潑的形式體現而出,學生對詩歌不再“敬而遠之”,而是“津津樂道”,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在學習上的探索精神,也督促教師更加充分的了解學情,起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方法的教學中有序、有效地應用微課視頻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真正進入詩歌的殿堂,品味中華傳統語言文化的無窮魅力。與此同時,以微課等現代技術輔助傳統教學也是教師探索研究的重要方向,不單在詩歌鑒賞的教學中,微課在高中語文其他模塊的教學中也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詩歌知識點
詩歌不除外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談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課程的建構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詩歌島·八面來風
關于G20 的知識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