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反思

2017-03-08 22:52山西省忻州市第十中學劉文娟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7年19期
關鍵詞:觀念教師應實驗

山西省忻州市第十中學 劉文娟

我國學者熊川武教授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 ’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更應該是教師置身于整體的生物教學情境中,從社會實踐、情感價值觀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總結為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教學觀念的反思

教學觀念是教師對教育的看法和認識,其表現形態就是各種教育觀點。教學觀念對教師的教育行為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條件,是指導教師教育行為的必要條件,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必備條件。一般來說,教師的教育觀念往往是在非主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的真正實踐反思,往往只是簡單的重復,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學習,應該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二、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適合,不斷思考教學目的、教具準備、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并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例如學習“反射”時,我先讓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小實驗:兩人一組,讓被實驗者坐在椅子上,一條腿自然的搭在另一條腿上,實驗者用橡皮錘或手掌內側邊緣快速地叩擊被實驗這上面那條腿膝蓋下方的韌帶。注意觀察小腿的反應。這一情景引入后,學生很感興趣,而且能將抽象內容轉化為直觀、形象的東西,比一味灌輸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學方法的反思

1.班級授課要面向全體學生

課上不僅要提問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而且要提問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課后更應該多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多給他們以鼓勵和幫助,首先從心理上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從而開始認真學習,成績必會有所提高。這樣就可以避免整個班級出項兩級分化。

2.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在課堂上要努力讓學生口、眼、手、腦并動,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真正的鍛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角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改變那種以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而要讓學生開口發表自己的觀點意見,努力成為一個善于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

3.教學方式多樣化

隨著科技發展,多媒體的使用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學平臺,老師可以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放映一些錄音錄像特別是制作或者查找一些復雜生命現象演示動畫視頻等。不僅極大的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同時,它使教學內容更形象、生動、直觀地顯示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學過程的反思

新課標提倡“探究式學習”。體現在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應用知識能力的訓練;加強了對學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識總量減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術的內容。這種探究式學習模式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有較高研究能力,有豐富的教學設計方案和知識儲備,能隨時調控學生的學習障礙,對學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確的評價。例如,在學習 “植物的激素調節”內容時,對“植物幼苗橫放時,引起莖背地生長的因素到底是什么?”的問題,學生有兩種觀點: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由于地心引力造成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而使莖背地生長;有的學生卻認為,幼苗橫放時,近地側無光,這是遠地側的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而使莖背地生長。雙方各執一詞,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是通過實驗來證明正誤。于是在課堂上我們就設計了實驗:按照不同觀點分組;設計實驗方案;(將適量玉米粒在適宜條件下培育成幼苗;將玉米幼苗等量分成兩組,橫放在室外空曠的潮濕土壤上,一組暴露在陽光下,另一組放置在暗箱中;觀察并且記錄實驗現象);通過實施實驗方案、實驗分析、總結與交流,最后得到正確的結論。

五、對教學技能的反思

第一,語言優美。教學語言技能是教師傳遞信息,提供指導的語言行為方式,它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最基本的行為方式。教師的語言應是科學的、優美的。在課堂上,教師聲情并茂的描述,言簡意賅的講解,靈活多變的教法,再加上對語言的靈活操作,恰當地運用比喻、借代、比擬、夸張、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既增強了教學效果,又能使學生在心靈上產生愉悅的感受。

第二,板書精致?!白秩缙淙恕币皇止ふ恋暮米?,讓學生感到教師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書要布局合理、提綱挈領、端莊大方、層次清楚。這樣學生就會受到激勵和鼓舞,學生會愛屋及烏,學好生物。

第三,提問合理。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師應善于編擬誘發、探求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鉆研,從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步認識“廬山真面目”。

六、教學課后的反思

1.思效

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教師最關注的問題,進行課后反思要做到“當堂思效”。

2.思得

一節課結束后,回顧教學過程,體會學生學習的成功之處,教師一定能從中受到啟發,總結成功的經驗,如能及時記錄,可作為日后教學工作的借鑒,有助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

3.思失

課堂教學中有所得也必定會有所失,學生的性格各異,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過程總會有不相適應的地方,如教法的運用,知識的講解,例題的選擇,板書的設計,學生的反應等方面,課后都會覺得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對于教學工作的不足,要反復思考,仔細琢磨,采取措施,及時補救。

4.思改

“思”的最終目的是“改”,通過對各個教學環節得失的客觀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提出改進教學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猜你喜歡
觀念教師應實驗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
維生素的新觀念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本素質”
做個怪怪長實驗
健康觀念治療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淺議優秀器樂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NO與NO2相互轉化實驗的改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