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7-03-08 22:52福建省寧德市第九中學林康順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7年19期
關鍵詞:研究性挫折心理健康

福建省寧德市第九中學 林康順

一、青少年身心健康標準

健康是指一個人良好的身體和精神及社會適應狀態。參照世衛組織提出的健康定義,結合實際情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可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良好的身體素質;認識能力發展正常;情緒穩定樂觀;意志健全、有較強的自制力、果斷性和自覺性;和諧的人際關系。

二、在生物課堂中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創建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心理氛圍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的傳統觀念要改變,要像關心朋友那樣去關心學生。同時,教師要根據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社會的要求,營造和諧、快樂、民主的課堂心理氛圍。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民主、平等的對待學生,要經常使用“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你回答的很好,我們為你感到高興”“今天表現真好”等平等和激勵性語言,而絕不說“你真有些傻!”“如此簡單都不會”等對學生的歧視性、侮辱性語言。

2.科學地處理生物教材,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作為生物教師,要善于把握教材中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點和學生學習過程中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接觸點,以便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新課標中,課程的具體目標含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包括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生物教師要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一定要處理好教材中涉及到的心理教育的內容。

三、在生物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生命活動調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通過《生命活動調節》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大腦的功能。我們知道人類的大腦重量大約是1400克,含有140億個神經細胞,這些特點,人人幾乎都是相同的。根據布魯姆的調查研究認為,除了天才和低常兒童各占2~3%外,其余絕大部分兒童,學習能力方面幾乎沒有什么差異,而是非智力因素決定學習成績的好壞。通過以上知識的學習,學生就會知道成績好壞,和后天心理素質有很大關系,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自信心。

2.生殖與發育——對學生進行性心理教育

性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養成文明的、科學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其明白性既是自然的,也是社會的;中學生要認識自己,對自己的身心變化有了解,這樣才可以健康成長??v觀社會現象,正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社會文化中黃毒泛濫,青少年又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使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受到嚴重的影響?!渡撑c發育》是對學生進行性心理教育的良好時機。結合該部分內容的教學,學生學習了性器官的解剖生理結構與功能,以及有關生理變化與身體發育的衛生常識,使他們對自己的生理現象有一個相對深入的了解,才不致于陷入恐懼、焦躁等不良情緒之中,從而避免他們身心健受到不良影響。

3.生物與環境——對學生進行適應性教育

達爾文“進化論”中指出,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人類也是這樣的,必須適應社會、適應生活。在生物教學活動中,應該要讓學生認識到,作為個體只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對社會要有所奉獻,而不只是索取?!渡锱c環境》中,比如蜜蜂的“種內互助”,它們分工明確,而且也兢兢業業地干活;又如地衣的共生。作為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初中生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社會,正確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和家庭的關系,提高心理自我調控能力,增強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4.生物科學史——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苯處熢诮虒W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承受挫折能力的培養,提高抗挫能力才能使他們在遇到挫折時不致于對人生和學習失去信心。在教學中,生物教師就可以結合“生物科學史”這一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有關遺傳學的內容時,可以以遺傳學的奠基人——孟德爾的故事來告訴學生:孟德爾經過了八年的努力,才發現并揭示出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墒?,他的研究成果在那年代并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而是到了三十五年后,才受到重視和公認,遺傳學的研究從此才很快地發展起來。通過以上的故事,使學生明確受挫、失敗和成功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合理認識挫折,正確對待挫折,在生活中一定要樹立堅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難、勇于戰勝困難的毅力。當然,在教學活動中,也可以有目的地創設逆境,對學生進行忍耐挫折的訓練和堅韌性格的培養。比如,在顯微鏡的使用時,我們可以提高難度,讓學生觀察不容易發現的玻片標本,既讓學生受到挫折訓練,又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難度,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認真。

5.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未來教育“四大支柱”里就有“學會共同生活”。新世紀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人際關系并要善于與人合作。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缺少交流機會,合作的機會就更少了,所以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如果能將研究性學習有機滲透到生物教學過程中,就能很好地給予彌補。比如,在學習了《生物與環境》之后,組織學生開展“七都溪水資源污染情況的調查”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在活動實施時,根據班級情況,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分別由性別、能力、成績不同的幾個學生組成,并選出組長。再以小組為單位,經過資料查閱、訪問、調查、實驗等環節,寫出調查報告。最后,舉辦研究性學習成果交流活動。通過開展本次活動,學生懂得了如何正確認識事物、從中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團結協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之,中學生的學習特點是由他們得生理和心理特點所決定的,所以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初中各學科中生物學與心理健康教育聯系最密切的,所以作為生物教師,不能只以基礎知識為重點,也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關注,適時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行為素質、心理素質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猜你喜歡
研究性挫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實踐,讓研究性學習課堂精彩起來
學寫簡單的研究性報告
挫折使我更堅強
挫折
淺談“研究性”閱讀教學
生活需要挫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