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指導思想探索與思考

2017-03-10 12:28蘇航
青年時代 2017年4期
關鍵詞:指導思想普通高校

蘇航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法,梳理了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認為,當前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體現在4個方面,包括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鍛煉技能,以及發展某些有特長的學生的優勢,形成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學生的體質逐年下降,為了增強他們的體質,有健康的體魄,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因此,本文提出,應對普通高等學校體育的課程進行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

關鍵詞: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指導思想

一、引導語

普通高校的教育質量,直接影響了國家培養人才的目標和質量,要提高普通高校的教育質量,課程教學是關鍵。而當今,高等教育學校培養人才,需要全面培養其知識以及道德的養成,但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大學生體質的逐年下降,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大學生的身體健康,與高校的課程設置息息相關,其中公共體育課是關鍵。2002年8月,教育部頒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健康第一”應該成為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綱要》的頒布促進了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雖然有了一些成績,但學生體質下降的情況依舊存在,這阻礙了我國人才培養的事業!因此,如何將“健康第一”這一指導思想落到實處,緊跟時代步伐,明確新時代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指導思想,成為當前我們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本文將從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鍛煉技能,以及發展某些有特長的學生的優勢,形成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這4個方面剖析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同時為提高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和課程和教學的質量、全面提高大學生體質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二、解析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指導的新思想

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鍛煉技能,以及發展某些有特長的學生的優勢,形成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這4個方面是符合時代要求的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指導思想的具體化訴求,它們構成了一個課程教學的有機整體。興趣是前提,掌握技能是基礎,發展特長是根本,終身鍛煉是目的,它們促使了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落到實處。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

體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興趣,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并且保持一定的持久性和熱情的關鍵。學生只有喜歡體育課,才會通過體育課達到鍛煉的目的,最終才能增強體質,保持活力,推動學習和生活的健康發展和進步。但是,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現狀,體育課被忽略的問題由來已久,很多學生在中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對體育課的興趣,到了大學,自然不會有更多的興趣參加體育課,這使得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調查發現,不僅中小學對體育課多加忽視,到了大學階段,體育課也成了拿學分的手段,因此,對體育課的興趣根本無從談起。

所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當前課程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教學以激發學生主動性為核心,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程中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和樂趣,如可模仿電視綜藝體育競技活動,扮演角色等方式,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就達到了提高學生體質的終極目標。

(二)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鍛煉技能

單純激發學生的興趣,還不足以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樂于參與體育運動。在培養興趣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鍛煉技能,以增強其興趣。運動技能訓練是體育課區別于其他課程的最大特點,因此,忽略傳授體育技能,動搖了教師的主導地位,降低了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直接導致了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整體體質下降的后果。因此,要方法得當地傳授體育技能,要把體育技能作為教學的基礎工作來進行,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三)發展某些有特長的學生的優勢

特長是當今社會競爭的有力“武器”,而學生特長優勢的發揮,是學生自我運動潛能的挑戰,通過對自我的運動潛能的開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運動技能都得以提高,這為形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發展學生的運動特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應從原有的傳授基本運動技能,平衡發展身體各方面的思想,向挖掘學生運動特長,運動天賦的方向改變。課程設置應該滿足不同興趣、層次、水平學生的需求,給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的機會,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發掘。

(四)形成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目的,實際上落在了“終身體育”這個點上。具體解析,則是希望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使他們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最終形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和意識,這是搞笑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急需正視和解決的問題。首先,理論課教學不能落下,理論是行為的指引,只有明白了體育鍛煉的重要作用,樹立了正確的體育觀,才會變被動鍛煉為主動鍛煉。其次,要積極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體育鍛煉,舉辦諸如馬拉松、劃船等比賽項目,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對于我國人才的培養有著重大意義,是培養全面發展,健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手段。進行行之有效的高校公共體育改革,對促進我國新時期教育事業健康發展以及增強我國整體實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誠然,上文提及的“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鍛煉技能,以及發展某些有特長的學生的優勢,形成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這四個觀點,并不能完全作為當前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我們依舊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及時地做出正確的改變和修正才能真正推動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事業的發展,實現人才培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通知[Z].2002-08-06.

[2]劉朝猛,蔡東,韋霞.通識教育視域下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誤區及對策[J].南京體育學院學學報.2012,26( 3):85-87.

[3]張學軍.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研究評述.體育研究與教育.2014年06期.

[4]杜蘭杰.分層教學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6(01):37-38+51.

猜你喜歡
指導思想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不含2C)
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理論思辨
跳單、雙圈教學設計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改革探析
關于我國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的思考
簡論多球練習在普通高校網球訓練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探討
我校辦學指導思想應重點強調的若干理念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新時期軍隊建設指導思想上的重大創新與開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