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文化資源對語文教育的影響

2017-03-11 20:22陳雅春
中學課程資源 2017年2期
關鍵詞:語文教育影響

陳雅春

摘 要:學校文化資源作為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語文教育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對學校文化資源進行細致明確的分類,明確語文課程資源和學校文化資源的關系,分析探討學校文化資源對語文教育影響的表現,對于深入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學校文化資源 語文教育 影響

一、課標中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建議

新課標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出了如下要求:首先,新課程標準規定了語文課程資源的范圍,課標中明確指出了“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諸如教材、教輔資料、圖書、報紙雜志、學習工具書、多媒體視頻、網絡、博物館、報告會、演講會等都可以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資源。其次,新課標對學校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提出了一些建議,明確要求“學校要有意識地開發利用本土資源,充分發揮學校優勢,積極開發學校潛在的課程資源”。學校還應該加大校園硬件設施建設,優化校園學習環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

從新課標提出的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實施建議中我們可以看出:語文課程資源內容十分廣泛,呈現出一種關涉多極、空間無限的立體狀態,凡對語文學習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的資源都可以作為語文課程資源;學校和教師在對語文課程資源開發實施的過程中擔任著重要角色。每個學校都應該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努力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語文學習資源。

二、學校文化資源的分類

不同研究者已從不同的層面對學校文化資源做了分類。通過對一些學校文化資源的觀察,筆者將從以下三個角度對學校文化資源做一個詳盡的分類:

1.物質文化資源、制度文化資源和精神文化資源

從文化形態學的角度出發,可將校園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方面。

物質文化資源主要包括校園建筑、學校自然風景、教學設施、各種活動場所、人文景觀等方面。經實地調查,大部分學校的物質文化資源主要有圖書館、食堂、操場、教室、機房、行政辦公樓、辦公室、校黑板報、晨讀藤廊、燈飾警句、宿舍、廣播站。

制度文化資源包括學校的道德規范、校規、班規、作息制度等各種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大部分學校的制度文化資源主要有學校學生守則、學生作息時間制度、校規、班規、獎懲制度、教師工作制度、校園衛生管理制度等。

精神文化資源包括學校人文精神、辦學風格、價值觀念、文化傳統、校風、班風、校園輿論,這是一種內隱的、潛在的資源類型。大部分學校的精神文化資源主要有教育理念、辦學理念、教風、學風以及管理理念。

2.顯性文化資源和隱性文化資源

從學校大環境出發,根據文化的存在方式,可以將校園文化資源分為顯性文化資源和隱性文化資源。

顯性文化資源是指可以直觀看見并直接運用的課程資源。主要有:基礎設施文化資源、自然環境文化資源,如學校建筑物的風格、文化場所、校園綠化、教室布局等。顯性的學校文化資源是指現代學校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文化載體。學校的教學樓、學生宿舍、行政會議樓、行政辦公樓、圖書館、機房、階梯教室、操場、晨讀藤廊、假山草坪、名人雕塑等都是主要的顯性文化資源。

隱性的學校文化資源是指“學校的精神文化,是學校教育觀、人才觀的集中體現”。主要有學校的管理觀念、價值觀念、整體目標、精神風貌。學校的隱性文化資源即上文精神文化資源中所提到的各種教育管理理念。

3.動態文化資源和靜態文化資源

以資源是否可以被靈活使用為標準,可以將學校文化資源分為動態文化資源和靜態文化資源兩種。

學校的靜態文化資源主要指校園建筑、活動場所、文化警句牌、名人雕塑、校園風光等,具體包括行政樓、教學樓、圖書館、操場、教學樓、校園風光一角、校黑板報和通訊欄等不可移動的一些教學設施、設備。

學校的動態文化資源主要涉及校園活動、各類比賽、班級活動、教師會議等幾大類,一般有教師會議、班級會議、征文比賽活動、校園廣播、學校運動會、演講比賽、書法比賽、元旦晚會等各種類型的師生活動。資源越豐富,利用越得當,就越能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均衡發展。

關于學校文化資源的分類,事實上還可以分為教師文化資源、行政工作人員文化資源、學生文化資源,課內文化資源、課外文化資源等。雖然根據分類標準不同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種類,但無論按照何種標準劃分,都具有重疊性和被包含性,如動態文化資源中有精神文化資源,隱性文化資源中有制度文化資源、精神文化資源。

三、學校文化資源對語文教育的影響

學校文化資源與語文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學校語文課程資源,為語文教育注入活力,尋求更好的途徑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筆者在學校文化資源定義和分類的基礎上,將著重分析學校文化資源對語文教育的影響。

(一)語文課程資源和學校文化資源

1.語文課程資源界定

語文課程是言語的課程、生活的課程、情感的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這就決定了語文課程資源隱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語言和情感交流中。所以,一切有利于語文課程實施、促進語文教育目標實現的資源都可以稱為語文課程資源。語文課程資源的廣泛存在決定了語文課程資源的多樣性特點,語文教材、語文教師是最基本的語文課程資源,而看得見的人文景觀、看不見的精神文化同樣是語文課程資源。除了多樣性的特點之外,語文課程資源還具有潛在性和生長性的特點。潛在性是因為語文課程資源廣泛存在于生活、學習的各個角落,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語文教育的作用,對語文學習會產生無形而深刻的影響。語文課程資源的潛在性要求我們要放寬語文課程資源開發的外延,而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資源的開發。語文課程資源的潛在性是指語文課程資源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豐富發展變化的。學校應充分認識到語文課程資源的這些特點,擔負起不斷開發新的語文課程資源的使命。

2.學校文化資源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來源

從語文課程資源定義和特點可以看出,語文課程資源不應僅僅局限于語文課本、課堂教學、教室文化等幾部分,而應具有更廣闊的外延,如包括圖書報刊、校園活動、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國內外新聞事件等能夠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所有學校文化資源。學校文化資源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來源,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語文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豐富多彩的學校文化,可以潛移默化地激勵學生的思考、想象、創新,從而培養學生在語文方面的思辨能力、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開發語文課程資源除了要開發課堂教學資源之外,還應注重開發課外學習資源,而學校文化資源正是課外學習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而又深刻的,積極利用優秀的學校文化,對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學校文化資源是極富影響力的語文課程資源,亟待各個學校的有效開發和利用。教師在進行語文教育時,必須高度重視對學校文化資源的利用,認識到學校文化資源對語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學校要采取多種途徑開發學校文化資源,豐富語文課程資源。

(二)學校文化資源影響語文教育的方式

學校文化資源直接影響語文教育的方式。所謂語文教育方式是指語文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形成是通過何種途徑、方法實現的。

傳統的語文教育方式主要是教師向學生單向灌輸,既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又扼殺了語文教育的創造性。對學校文化資源進行充分開發利用,讓語文教育走出課堂,進入學生生活,這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語文教育方式,而且也豐富了語文課程資源的內容。豐富多彩的學校文化資源可以讓語文教育走出課堂。

1.學校物質文化資源對語文教育方式的影響

學校物質文化資源是語文教育實施的基礎,直接影響著語文教育的方式。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教學手段被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如多媒體、電子黑板、遠程教學等?,F代教學設備可以給學生帶來圖文并茂的生動感受,使學生快速理解文本內涵,讓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語文的魅力與美感。

除了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的物質資源,如多媒體設施以外,學校內的教學建筑,如圖書館、教室、校園內的名言掛牌、花語樹語等對語文教育方式同樣也會產生巨大的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學校資源,如讓學生觀察校園某處景觀、體會某句名言,寫下觀賞感受,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校的圖書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增進知識、開闊眼界。語文是一種交際工具,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審美能力、語言能力、寫作能力、交際能力,而圖書館對于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的輔助作用,教師可以組織圖書館閱讀課,讓學生在圖書館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閱讀。

文化氛圍可以遍布整個校園,如愛護花草樹木的標語、教室墻壁的名言警句、食堂里珍惜糧食的小短句、道路兩旁的名人像與古詩詞、垃圾箱上詼諧的語言、校黑板報的語文天地、廣播站播放的語文知識和美文等,都可以對語文教育產生深遠影響。語文教育不像理科知識學習那樣必須借助計算工具、理論分析,它可以存在于校園的每個角落,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2.學校精神文化資源對語文教育方式的影響

學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學校內師生認可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學習目標、學習態度以及種種思想意識,主要表現為學校風氣、學校成員的審美趣味、道德情操、思維方式等”。

學校精神文化屬于觀念形態的學校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每位教師和學生的心中,對于學校教育具有很強的催化劑作用。其精神往往浸透和附著在學校的各種文化載體及其行為主體上,使人時刻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它所投射出來的獨特感染力,使學生由內而外地迸發出學習的動力。因此,“精神文化是學校精神風貌、個性特征、社會魅力的高度表現?!闭Z文教育所產生的育人效應在很大程度上都來源于學校精神文化,一所學校的精神文化直接影響著語文教育的方式。

精神文化是一所學校的文化精髓。一個學校的精神文化展現著該校全體師生及工作人員的精神風貌,是一個學校的精神和旗幟,是每個學生道德素質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學生學習的動力。由此可見,學校精神文化對于語文教育的促進作用是顯然的。語文教育有時候也是一種精神教育,學校精神文化剛好可以為語文教育帶來這種精神力量,提升學生語文方面的人文素養,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推動學生的素質發展。

(三)學校文化資源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

豐富多彩的學校文化資源在改變語文教育方式的基礎上,還可以促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建立開放的教學系統,能夠促使學生端正語文學習的態度。

首先,教師利用學校文化資源促進課程學習的觀念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利用學習資源的習慣。教師利用學校文化資源進行語文教育的同時,其本身也是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培養。例如,教師在教朱自清《春》一文時,課前可以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學校內最能體現春的氣息的事物,然后在課堂上發表看法。在這個過程中間接地培養了學生愛觀察的學習習慣。

其次,學校多媒體資源的引進向學生傳授了新型的學習途徑。單純的口授式教學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學生需要掌握更方便、更快捷、更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師在語文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向學生傳授了一些多媒體操作、利用的技術。

最后,教師所開展的各種文化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方法。學校文化活動種類繁多,與語文學習活動相關的包括作文競賽、朗誦比賽、辯論賽、校園廣播、校黑板報等,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充分展現了自己的長處,在競爭中得到提升,在提升中反思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對學生將來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四)學校文化資源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語文知識面,提升文化素養

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不僅來自于課堂教學,而且也來源于課外學習。一所學校的文化資源越豐富越有利于學生獲得豐富的課外知識,提升學生的知識文化素養。語文學科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長期積淀的過程,課堂教學必須借助一些課外資源才能將知識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從而讓學生學起來更輕松,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豐富的校園活動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如朗誦比賽、歌唱比賽、書法比賽、板報比賽、作文比賽、百科知識競賽、象棋比賽、讀書比賽等,既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又拓寬了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學生在活動中不僅鞏固了課堂知識,同時還學習到了許多課堂以外的知識,使語文教育成為真正的生活教育。

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語文教育離不開學校這個具體的人文環境,因此,必須充分發揮學校文化對語文教育的作用。

總之,學校文化資源對語文教育的影響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深遠而又深刻,中小學應當充分利用本校特點,結合本地文化,營造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為語文教育的發展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豐富語文課程資源,開辟新的語文教育途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官風華.臺灣校園文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3]戴曉吾.教育:學生與校園環境的對話[J].教書育人,2003(1).

[4]吳剛平.課程資源的理論構想[J].教育研究,2001(9).

[5]鄭金洲.教育文化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謝翌,馬云鵬.重建學校文化:優質學校建構的主要任務[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1).

[5]馮輝.關于文化的分類[J].中州大學學報,2005(4).

[6]陳耀玲.淺析學校文化的分類[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2(4).

[7]袁愛華.校園文化對拓展語文教育資源的影響[J].考試周刊,2009(33).

[8]任君慶.淺談校園文化和語文教學的關系[J].寧德師專學報,1998(4).

[9]黃利芳.談地方文化資源與語文教學融合的方法[J].新課程學習(下),2011(7).

[10]朱紹禹.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11]姚寶俊.高中語文課程中安徽地域文化資源開發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猜你喜歡
語文教育影響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語文教育教學要做到“文道美統一”
窮其本然,化為踐履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小頑兒系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