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比較研究

2017-03-11 13:43趙亞軍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7年21期
關鍵詞:國際化留學生大學

趙亞軍

(沈陽廣播電視大學,遼寧沈陽 110003)

很多中國學者都認為,美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模式堪稱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行學習的榜樣,但卻沒有意識到美國的外向型高等教育國際化并不符合人們想象中的情況,因為中美兩國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本質上存在相同的問題,即都屬于單向度發展??梢詮囊韵路矫孢M行分析。

1 教育國際化觀念比較狹隘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在二戰結束之后被美國政府提上議程的,因為這個時候正是美國對外進行擴張的一個初級階段。美國為了從經濟等方面支持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在1958年通過了《國防教育法》以支持教育國際化;為了有能夠專門負責國際教育的交流項目的機構,在1961年設立了“國際發展署”以便和其他國家達成交流項目,便于教育的發展;1966年頒布《國際教育法》,資助某些高校和機構,更好的發展國際教育;2000年,克林頓發布了《高等教育國際化備忘錄》,對美國的教育國際化的目的進行了直白準確的闡述:“為在全球經濟中進行成功的競爭,維持我們世界領袖的作用,美國須確保美國公民對世界有充分的了解,能夠掌握必要的外語工具,具備相關的文化知識。美國的領導作用有賴于和各個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起帶領作用的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協調統一的國際教育戰略會幫助我們很好的應對雙重挑戰?!睆倪@段話可以看出,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為了維持美國在所有國家當中的領袖地位,推行其霸權政策,美國不但在培養美國人和其他國家人的交往能力、獨具特色的美國意識,還在培養其他國家未來的領導人潛意識當中的美國價值觀。

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觀念的提出和美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有著很大的區別。21世紀是充滿競爭與挑戰的時代,我國為了應對即將面臨的新的挑戰,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在我國建設若干所且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的重大決策。因此我國很多重點大學為了實現把自己的大學建設成為一流大學這一目標,制定了各種計劃。要想建設成為一流大學,就必須看到教育國際化在這一過程當中體現出來的重要作用:國際化利于建成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利于建立一流水平的管理制度;利于培養一流水平的人才;利于創造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可以說,沒有大學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就不會有一流大學的存在。

2 教師國際化單向度

一個具有國際知識和豐富經驗的教師在促使教學科研走向國際化道路方向上具有重要意義。因為美國屬于單向輸出的發展模式,他們缺乏平等、互動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思想和觀念。比較教育專家阿特巴赫曾對此現象提出批評:“從數量上來說,美國大學的國際性十分強大,他們培養著40多萬名其他國家的留學生,雇傭著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教職工。美國教授參與著許多國家的教學工作、科研工作?!薄安贿^美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有某種程度的狹隘性。美國的大學教師在研究中很少引用其它國家專家學者的研究理論,尤其在和其它國家的科學團體進行比較時美國科學體系的狹隘性就會顯得十分突出。美國體系雖然接受國外的學者、科學家、專家等,但都必須以遵守美國的學術及科學規范為前提基礎。美國的大學教師和其他國家的教師之間是一種比較矛盾的關系。美國大學老師雖然歡迎外國學者來當訪問考察或者成為自己同事、接受外國學生到自己班級學習,但不會有興趣去學習他國的理論知識?!?/p>

我國很注重教師間的國際交流,彼此交換教學經驗、知識等。我國主要采取兩種方式,促使教師隊伍達到國際化水平,即“請進來”和“送出去”:“請進來”就是聘請國外有名的教育專家到中國進行任教講學,將國外的先進教學理論、方法等帶到中國課堂上,提高中國學生對國際知識的了解和理解;“送出去”就是派遣優秀的教師到國外進行交流學習,把在國外學到的知識經驗帶回國內,促使我國的教師國際化水平也逐漸提高。由于我國和其它國家學者不同的觀念態度,以及國家政策的不同,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學者在國外注意學習他國的知識經驗,而其它國家的學者依然扮演的是顧問的角色,這里邊存在的非對稱性的特征值得我們深思。

3 留學生教育呈非對稱性

美國發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個主要內容便是招收大量的留學生,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很多大學,每年都會招收很多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根據統計,美國每年會接受大約40多萬留學生,占全球留學生的三分之一。由于美國的文化方式在本質上是同化文化,因此選擇到美國留學的學生都會從不同的方面受到美國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美國招收大量的留學生可以獲得不同的利益,不僅是經濟方面的,也有政治方面的,所以說招收留學生在某種程度上是美國傳播本國思想意識、科學文化及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留學派出國之一,高等教育國際化主要方式是派遣留學生。因為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各個方面都會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因此我國的留學政策就需要從國情出發,派遣留學生去國外學習,目的就是讓學生在異樣的環境中學習,感受他國文化,尊重他國的文化習俗,接受他國的民風民俗的熏陶,從而提高其適應國際環境的能力,成為國際性的人才。因此我國派遣的留學生多于招收的留學生,這就導致留學生教育形成非對稱性的特點。

4 課程國際化的片面性

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美國在大學課程改革方面,增加了較多的非美國文化的課程,很大幅度上提升了其大學課程的國際化水平,但因為課程改革是在多元文化教育下的推動進行的,所以其目的主要還是為了緩解國內不斷激化的種族矛盾、民族矛盾,并不是在對他國文化的理解、尊重及認同的前提下進行的,因此并不會從根本上對美國大學的課程目標、價值觀等進行徹底改革。因為美國在語言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美國很多大學的教師和學生對國際化并不看好,也沒有足夠的熱情,因此,美國的高校學生并不會很努力的學習外國語言,這就導致學習外國語言的學生在全美高校學生當中的比例不斷下降。

為加快實現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步伐,我國的很多重點大學在不同程度上都在建設課程國際化,將很多的國際教育課程引進到大學課堂當中。文科方面主要開設西方國家的有關歷史文化的國際課程,理工科方面主要是投入大量資金,引進國外的先進課程。除此以外,還積極推行雙語教學。我國的教育部印發的有關文件指出,各個高校在國際通用性強的重要學科、國家發展急需的專業等方面,需要在直接引進先進的、可以反映學科發展前沿的原版教材的基礎之上開展雙語教學。

5 結語

因為社會文化、歷史背景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中美高校在高等教育國際化方面肯定會存在很多差異,這就需要我們揚長補短,借鑒美國教育國際化當中值得引用的做法措施,摒棄我國教育國際化當中的不利因素,從而使得我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向更高的平臺上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國際化人才。

[1]鄧顯超,幺翔宇.文化軟實力視野下國外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淺析[J].前沿.2013(9).

[2]蔡真亮.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兼論寧波大學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實踐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3).

[3]洪柳.高等教育國際化與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基于動因、需求和案例的視角[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6).

[4]曾滿超,王美欣,藺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的高等教育國際化[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2).

猜你喜歡
國際化留學生大學
聚焦港口國際化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留學生的“撿”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