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扶貧背景下云南邊疆民族地區貧困治理研究

2017-03-16 13:13馬毓彤
農業與技術 2017年2期
關鍵詞:邊疆民族地區貧困治理精準扶貧

摘 要:對于每個國家來說,貧困問題一直是尖銳的社會問題,也是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2014年,我國開啟了精準扶貧的工作機制,做到“真扶貧、扶真貧”,以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诖?,本文在認真分析精準扶貧政策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復雜多樣的貧苦現狀,結合精準扶貧政策的核心戰略,從當前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存在的貧困問題出發,因地制宜、因族制宜地探尋解決云南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問題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便有效地解決好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精準扶貧的難題,實現同全省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關鍵詞:精準扶貧;邊疆民族地區;貧困治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218

1 精準扶貧的提出及成效

按照中國的扶貧標準,到2013年底仍有8249萬人口沒有擺脫貧困,扶貧工作依然是當前最艱巨的任務。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我國提出了精準扶貧政策。貧困問題是世界公認的3大難題(污染、人口、貧困)之一,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新時期的發展的過程中,貧困也是最棘手的問題。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實行扶貧開發以來,一直致力于扶貧脫貧,扶貧工作始終被視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要任務。

1.1 精準扶貧含義

精準扶貧顧名思義就是將扶貧工作做得更精確、更準確、更詳細、更具有針對性,具體來說就是針對不同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準管理的治貧方式。要推進精準扶貧,就是要以精確識別為前提,以精確幫扶為關鍵,以精確管理為保證。

1.2 精準扶貧的作用

1.2.1 精準扶貧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密切相關

只有貧困地區實現小康,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精準扶貧有利于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在貧困地區帶領貧困群眾樹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通過努力奮斗,消除貧困生活,實現人民群眾共同的小康夢。

1.2.2 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行精準扶貧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除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識別扶貧對象,分析致貧原因,因地制宜采取扶貧措施,解決貧困群眾的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達到穩定脫貧的目標,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共享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1.2.3 精準扶貧改善民生問題

對待困難群眾,要想之所想,急之所急,憂之所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精準扶貧的工作中去,要把解決民生問題落實到實處,讓困難群眾真正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保障,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2 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的貧困現狀

云南位于我國的西南邊陲,是我國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共有8個民族自治州,29個民族自治縣,197個民族鄉,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共有25個,有73個全國扶貧重點縣。特別是在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問題是十分突出的。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的貧困狀況呈現出以下特點。

2.1 貧困狀況

在云南邊疆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涵蓋93個片區縣和重點縣,貧困面積大,分布廣,貧困人口成片分散,散落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域,由此可以看出,云南省的貧困面積大并且分散。

2.2 貧困問題

馬克思曾提到過“絕對貧困”與“相對貧困”這兩個概念,無產階級的貧困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馬克思貧困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原理。絕對貧困主要是指無產階級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的客觀現象,而相對貧困則強調一種比較,是同整個社會相比較而言的社會狀況。研究一個地區的貧困程度,從這兩方面來闡述,才能客觀真實。

2.3 返貧現象

返貧指的是某一地區的貧困人口在擺脫貧困后,由于受到自然災害、生態環境、抗風險能力、疾病升學等因素影響,脫離貧困標準的人口又重新陷入貧困的狀況中,再次成為貧困人口。

云南省自2000年以來返貧人口為:2001年99.75萬人,2002年117.49萬人,2003年130.55萬人,2004年120.34萬人,2005年126.43萬人,返貧人口在脫貧人口中返貧人口占到50%,返貧工作受到重大挑戰,也反映出了云南邊疆民族地區返貧現象相當嚴峻。

3 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的貧困原因分析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取決于該地區的生態自然條件、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政治制度、教育醫療程度等因素。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由于主要居住在山多地少的區域,交通信息不便,文化程度偏低,商品意識淡薄,市場發育不健全,少數民族群眾很難擺脫貧困,甚至會陷入生態貧困、市場貧困、文化貧困、信息貧困等各方面貧困的怪圈。

3.1 區位因素復雜多樣

3.1.1 自然條件

云南位于我國的西南邊疆,自然條件特殊,地理環境復雜。少數民族地區主要分布在少數民族聚居區、邊境一帶、高原山區,大多遠離城鎮,交通閉塞、信息不通、發展滯后、自然災害頻發,處于貧困落后的狀態。據統計,從2009—2013年間,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已有1.23億人受到自然災害的損傷,因災死亡或失蹤的人數多大1282人,有67.32萬間房屋倒塌,1117.2萬hm2的農作物受到毀壞,經濟損失高達1025億元,使本就貧困的群眾雪上加霜。

3.1.2 生態環境

復雜獨特的地形地勢和豐富多樣的氣候類型,使得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的生態環境極為脆弱。水土資源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壞、耕地面積銳減、水資源短缺等嚴峻的生態問題,使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的種植業極為脆弱,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差,貧困群眾的生活質量差、經濟效益低下,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的貧困狀況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甚至還出現了貧困群眾返貧的現象。

3.1.3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對云南省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而云南的少數民族大多分布在邊境一帶、干熱河谷地區、高寒冷涼之地,這些地區緯度低、海拔高,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復雜,交通不便、生存環境惡劣,頻發的自然災害也給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3.2 基礎設施建設匱乏

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省份發展的支撐力和原動力,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薄弱,還不平衡,帶動力不強,其中水利、電力、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嚴重匱乏,是造成云南邊疆民族地區貧困的直接原因。

由于地形地貌復雜,遠離發達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低,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的通訊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少數民族群眾看電視難、聽廣播難的問題突出。

3.3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由于受到歷史條件、地形地貌、資金投入等的限制,多年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是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的薄弱環節,是造成少數民族貧困的重要原因,更為關鍵的是,交通發展的落后還制約了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給全省經濟的長遠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3.4 醫療衛生保障不足

3.4.1 醫療衛生人員缺乏

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山高路遠、居住分散、服務難度大,少數民族的健康得不到保障。通過分析2006年《云南省農村衛生機構基本信息調查表》顯示,醫護人員中具有本科學歷的醫護人員,縣級醫院僅占8.5%,鄉鎮衛生院僅占4.9%,鄉村醫生具有中專學歷的還占不到一半,平均每千農業人口擁有鄉村醫生0.8人。結果得出醫療衛生人員嚴重缺乏,不僅數量少、學歷低,整體素質和能力也甚是擔憂。

3.4.2 抵御疾病能力薄弱

云南少數民族地區是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區,受災后的地區是地方病、流行病、傳染病的高發區,差勁的醫療衛生狀況使少數民族村寨生活在危險中,受到流行病的困擾,治不起,更治不了,疾病便成為云南少數民族致貧、返貧的普遍因素。

4 精準扶貧下云南邊疆民族地區扶貧的對策建議

4.1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而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首先要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搶抓機遇,奮發作為。把思想打開,勇于創新,才能在發展中消除貧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4.2 發展教育,提升素質

收入的多少與文化程度呈正相關,邊疆民族地區之所以貧困落后,是由于他們受教育程度低,沒有文化,不具備自我發展的能力。因此,優先發展教育,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素質,強化人力投資,增強他們學習先進技術和知識的能力,尋求自我發展,擺脫貧困現狀。

4.3 改善醫療,關注民生

完善的醫療和健康的身體是提高生活質量、增加個人收入和抵御貧困風險的關鍵。一個國家,乃至一個地區,只有不斷完善醫療衛生事業,高度關注民生,把民生事業始終擺在重要的位置,才能不斷增強貧困者的自身能力,最終達到消除貧困的目的。

4.4 加大推進政策立法保障

強化黨和政府的支持力度,最有力的舉措就是加大推進政策和立法保障。由于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少數民族眾多,生活習慣多樣,民族信仰復雜,因此,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時要因地制宜、因族制宜,體現出不同地區政策、立法的差異性,通過優惠政策的支持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推動扶貧工作的法制化和規范化,使扶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5 結語

列寧在繼承馬克思、恩格斯貧困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擺脫社會貧困的道路和策略,從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出發,指出貧困只是一個過程,是完全可以消滅的,并號召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群眾與貧困問題作斗爭,在整個社會制度的大背景下,找到一條擺脫貧困的可行道路。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5,193.

[2]列寧.列寧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30-331.

[3]張永亮.民族貧困地區駐村扶貧調查與思考[J].民族論壇,

2015(9):109-112.

作者簡介:馬毓彤(1989-),女,河北唐山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

猜你喜歡
邊疆民族地區貧困治理精準扶貧
貧困治理視角下中國農地適度規模經營研究綜述
以共享發展理念推動農村貧困治理
邊疆民族地區農村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
漫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中學英語教學實施難及整改措施
對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小學有效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
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國貧困家庭類型需求和服務支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