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周作人散丈的“澀”味

2017-03-16 22:26周莉黃秀英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7年2期
關鍵詞:澀味周作人薺菜

周莉 黃秀英

周作人在為俞平伯的散文集《燕知草》做跋的時候說道:“有人稱他為‘絮語過的那種散文上,我想必須有澀味與簡單味,這才耐讀?!边@可以說是周作人的夫子自道。周作人的散文本身就充滿了一種“澀味與簡單味”。

“澀”味實際上是周作人在散文創作中對語言風格和審美意境的一種追求。周作人在語言選用、情感表達和意境呈現三個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構思,這三個方面的因素在文章中相互作用和影響,造成讀者閱讀欣賞上的某些阻梗與“陌生化”,從而形成一種“澀”味。而這種“澀”味會引發讀者在閱讀之后進一步的思索,顯得文章余味無窮。所以周作人的散文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耐讀”。

一、“澀”味之語言選用

周作人散文的“澀”味首先體現在他文章的語言形式上。

語言選用的“澀”味表現出的第一個特點就是他選擇文詞上的“雜拌”。關于散文創作應該使用什么樣的文詞,周作人提出要“以口語為基本,再加上歐化語,古文,方言等分子,雜糅調和,適宜地或吝嗇地安排起來,有知識與趣味的兩重的統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語文來”。歐化語能“使語法組織趨于嚴密,意思易明了而確切,適于實用”;中國古文簡練的詞句對于營造意境,表達微妙的情感有著重要作用;而方言中有許多有意思的詞匯,用這些詞匯來豐富現代白話口語是再好不過的。正如周作人所言:“普遍提起方言似乎只注重那特殊的聲音,我所覺得有興趣的乃在其詞與句,即名物云謂以及表現方式”。

除了字詞,語言選用方面的“澀”味表現出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周作人對文章語言的要求——形式要簡單但意味要深長。他曾做過一個解釋:“大概與寫小文章相同,只是慳而已矣?!覀兯f的是細工與文字的慳,乃是想把它弄得好看點,所以要減少裝飾與累贅?!边@就明確表明:在創作散文的過程中應減少不必要的贅述,在精心思考之后,挑選出凝練而有深度的詞語,簡潔明了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使文章表現出一種簡潔質樸的文風。

二、“澀味”之情感表達

周作人散文中的“澀”味還體現在他散文中的情感表達上——內心極大的苦澀與寂寞,反映到文章中卻表現出平淡的情感_這樣一種反差式的情感表達就使得他文章的“澀”味更進一層。

周作人散文追求的是一種閑適,但他坦言“閑適原來是憂郁的東西”。這就說明,閑適只是一種外在表現,其實質是一種內心的憂郁?!白疚拿菜崎e適,往往誤人,唯一、二舊友知其苦味。廢名昔日文中曾約略說及,近見日本友人議論拙文,謂有時讀之頗感苦悶,鄙人甚感其言,今以藥味為題,不自諱其苦?!敝茏魅藢刃牡膽n愁和寂寞隱于文字之下,使得文章表面上看起來很閑適,但字里行間里都滲透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憂郁,這樣的一種反差式的情感表達,就會讓人在閱讀之后“頗感苦悶”,這就是他散文“澀”味的表現。

另外,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會發現,周作人的散文里面沒有過多直言心情苦悶憂愁的句子,一切都是淡淡的,即便是平常人看來最令人心痛難過的事情,在周作人這兒顯得也不過如此。這其實是因為周作人一向不喜愛在文章中直接表現出痛快淋漓的感情,他自己也曾清楚地表明“我到底不是情熱的人”,“我的意見總是傾向平凡這一面”,“凡過火的事情我都不以為好”。在他看來,最好的文章境界是:“措辭質樸,善能達意,隨意說來仿佛滿不在乎,卻很深切地顯出愛惜惆悵之情?!彼运挠迷~總是樸素精煉,深入淺出,文章中總是有一種安詳沉著而又平靜雋智的情緒。周作人這種即使有較為重大的主題,也力求以沖淡的姿式來表達的情感表達方式,給文章帶來一種蘊藉而奇崛的趣味,使得文章意境意味深長,這就是他散文中“澀”味的又—體現。

三、“澀味”之意境呈現

周作人在散文中所營造出來的意境總是迷離而又朦朧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他散文“澀”味的表現。

周作人曾明確指出:“中國的文學革命是古典主義的影響,一切作品都象是一個玻璃球,晶瑩透澈得太厲害了,沒有一點兒朦朧,因此也似乎缺少了一種余香和回味?!庇纱丝梢?,周作人是有意識地給散文閱讀營造一種“隔”的境界,而這種“隔”在他散文中就表現為朦朧意境的呈現。意境的迷離朦朧、不真切,在閱讀之后就會變成一種“澀”味縈繞舌尖,令人回味無窮。

《烏篷船》是周作人在一九二六年用書信的形式所寫的一篇散文。周作人先是對烏篷船進行了一番細致的描述,接著對沿岸水鄉風光進行白描:“隨處可見的山,岸旁的烏桕,河邊的紅蓼和白蘋,漁舍,各式各樣的橋”。周作人對“四周物色”的描寫只有寥寥幾筆,在他平易的敘述和簡單的描繪之下卻營造出了一種飄渺朦朧的意境,這樣一種淡泊的意境美讓人感覺舒適自然、閑適自得。也因此周作人的文章顯得意境清淡、情趣悠然。

在《故鄉的野菜》這篇散文中,周作人以簡短的文字描寫了故鄉極為普通的野菜,描寫時質樸暢達、娓娓道來,在他平淡如水的行文之中蘊含著濃郁的意境美。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采摘薺菜的文字:“婦女小兒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籃,蹲在地上搜尋,是一種有趣味的游戲的工作。那時小孩們唱道:‘薺萊馬蘭頭,姊姊嫁在后門頭?!痹谥茏魅藰銓崯o華的語言之中,遍地綠色的薺菜,采摘薺菜的婦女,唱著歌謠的小孩兒,各種新奇的習俗,營造出一幅江南鄉間勞動的春光圖,在飄渺朦朧的意境美之中,無一處不掩藏著他對故鄉的深隋。這種飄渺朦朧的意境使文章耐于咀嚼,在透過意境去觸摸情感的過程中,文章的“澀”味就一點一滴滲透出來。

周作人散文的“澀”味其實是作者有意創造的“陌生化”效果,含不盡之意在言外,以此增加閱讀的“摩擦力”,延長讀者閱讀感受的過程,引發讀者思索、想象與體陪。所以,讀周作人的散文就如同飲一杯苦茶,最后長久停留在舌端揮之不去的、似苦實甘的“澀味”,才是真正讓我們回味無窮的地方。

猜你喜歡
澀味周作人薺菜
薺 菜
夏日
綜述柿子采后脫澀方法要點
不說穿
基于動物偏好指數與電子舌評價關聯的中藥澀味整體量化表征方法研究
吃核桃別去薄皮
春在溪頭薺菜花
挖薺菜
挖薺菜
周作人的后半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