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現代美感特征

2017-03-18 17:51曹夢霞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曹夢霞

摘 要: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浸透了危機感和焦灼感,形成了以“悲涼”為基本核心的現代美感特征,同時,這種美感特征經常是包含兩種此起彼伏占據主導地位的美感色彩:一種是理想化的激昂,一種卻是“看透了造化的把戲”的嘲諷。

關鍵詞: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美感特征;悲涼;激昂;嘲諷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08-02

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主要的現代美感特征

(一)美感特征的核心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美感特征的基本核心是悲涼?!抖兰o中國文學史論》中收錄的篇章都或明或暗的體現著這一基本的美感特征,《魯迅小說的精神特征與“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中提出以“絕望與虛無”的感受為起點,掙扎著去尋找和創造生命的意義,并充滿痛苦地堅守著改造中國人及其社會的歷史責任。①我們從“絕望與虛無”、“充滿痛苦”這樣的詞眼里看到的是悲涼的文化人面對千瘡百孔的社會和麻痹的國民的寂寞。在《“鄉下人”的文體與“土紳士”的理想——論沈從文的小說文體》中的沈從文“不滿于自己的孱弱,更憎惡周圍的勢利”、“語言本身的不大夠用”“越是深切地陷入那種詞不達意的痛苦,反而越有可能創造與眾不同的文體”,②這是“鄉下人”的自卑與悲涼鑄就了沈從文成為具有獨特文體的小說家。另一方面,二十年代末期,他以自己的小說創作贏得世人注目,轉變成教授和紳士階級的一員,實現了他的世俗的生活理想,那么在這過程中,“城里人的冷漠擠開鄉下人的熱枕”,他審美感受本身的變質讓他作為獨特的文體小說家從讀者眼前漸漸消失。不管是“鄉下人”成功文體還是成功實現“土紳士”的理想,都帶著無法忽視的悲涼?!氨瘺鲋F,遍被華林”:《阿Q正傳》、《金鎖記》、《子夜》、《寒夜》、《邊城》、《雷雨》、《駱駝祥子》等等作品,通過人生悲劇、事業悲劇、性格悲劇、愛情悲劇擴展為廣闊而深刻的社會悲劇。當文學重新解放之后,悲劇又一次涌現,那是對悲慘的事實的直接表現,在傷痕文學、反思文學以及文革期間的地下文學都直接的體現了在陰暗的時期人們或肉體或精神上所受到的難以修復的摧殘,“悲涼”作為現代文學美感特征的基本核心貫穿現代文學始終,并不斷發展。

由于社會環境的影響,現代文學史上的文人們感觸于自身命運的飄零,焦灼,憤慨于祖國的未來,自然的把個人命運與祖國命運相聯系,形成了中國現代文學的“悲劇感”。眾多的作品表現祖國當下的黑暗,或描寫現代人的焦灼等等,內在的表現了“悲涼”的特征,但在“悲涼”的核心周圍彌漫著一些其他的美感氛圍,時而明快,時而激昂,時而感傷,時而熱烈,時而迷惘。③那么這里主要歸納為“理想化的激昂”和“看透了把戲的嘲諷”這兩種基調,這里也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美感特征來進行簡單的闡述。

(二)理想化的激昂

在這里的典型的代表是郭沫若的《女神》。它誕生于五四運動激烈動蕩的時期,祖國的“不自由”,國民的顛沛流離的無奈感,自然地激發了這個詩人的改造社會和振興民族的熱情,郭沫若此時留學日本接受到了許多西方文學思想,革命民主主義思想使得《女神》處處都顯示了一種時間運動、生命運動的動人景象。④“振動”、“燃燒”、“再生”、“涅槃”、“飛跑”、“飛揚”等等都是一種激昂的情愫,在時間之流的波濤洶涌之中,《女神》沒有中國古人物是人非的那種感傷,他把感傷變為奮強的促進因素,對于眼前的這個支離破碎的社會,對于未來的不確定,詩人全身迸發的是一種無窮的信心,滿懷著勇氣和進取,渴望著自我的“翱翔”,渴望著能夠為祖國“歡唱”。鳳凰“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生”,這洋溢著破壞一切舊的,不合理的,以自身的毀滅換取更好的新生,象征著把現代中的舊制度推翻,建立美好的未來社會。郭沫若熱情描述著他心目中不斷進步不斷發展的文學的歷史,在《生命底文學》中《郭沫若論創作》中,“創作生命文學的人只有歡樂:一切逆己的境遇乃是儲集energy的好機會,energy愈充足,精神愈健全,文學愈有生命、愈真、愈善、愈美”,他以一首激昂的贊歌在浸透了危機感和焦灼感的中國文學中宣揚著自信與光明。

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中對“理想化的激昂”一筆帶過,也很少有文章對其進行闡述,但我仍然可以在一些文章中看到諸多作家、諸多作品都表現了一種“理想化的激昂”。在《曹禺戲劇生命的創造與流程》一文中,主要側重于“作家的文學史研究”,但我們可以看到在曹禺的創作過程中始終流露著他的本性,他的作品都是他的內在的生命要求,是要創造一個“原始蠻性的世界”。

(三)“看透了造化的把戲”的嘲諷

說到這種洞察社會弊病,譏諷國民孽根性,以一種近乎殘酷的冷漠和絕望的悲痛去審視這個社會,無疑要提魯迅。在《吶喊》、《彷徨》里充滿了沉重和壓抑,這涉及到這兩部作品的創作年代,《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寫于1918-1922年“五·四”運動前后,《彷徨》寫于“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陣營分化的時期。那么無論是五四運動前后還是新文化陣營分化,都是精神上的折磨。文化人們看到這種現狀,無力改變,吶喊只能是自己無力的嘶吼,彷徨最后也歸于絕望,只能去嘲諷這個世界,好似還有微薄的希望。魯迅筆下的阿Q、華老栓、祥林嫂、愛姑等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陰暗里,為生存而掙扎,麻木的忍受著剝削與壓迫,“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嘲諷的意味再明顯不過,在這種情景之下,又怎么不嘲諷這個虛假的社會和這些愚昧的人們呢。在近代以來的中國的許多文人都深感于國民的怯懦與麻木,而自覺寂寞孤獨,作品也因而出現了“看透了造化的把戲”的嘲諷?,F在的許多評論文章中也自然的許多都聚焦于這一點。

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中《荒謬的喜???——駱駝祥子的顛覆性》一文中指出真正使老舍有別于其他現實主義中國作家的,不是他對社會弊端的客觀暴露,而是他通過滑稽與鬧劇筆法對社會弊端所做的嘲弄。而正是老舍看透了這世間的造化,所以才有在小說開始把主人公祥子的精神面貌和那時普遍墮落的車夫做對比,而在小說的結尾老舍又描寫了已然墮落成小說開始時的車夫,甚至更甚。

二、現代美感特征的生成原因

根據現代悲劇理論,我們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學沒有悲劇,人們不能接受“悲慘”,總是以各種“大團圓”結局來消融悲劇。就如我們勉強可以稱之為與西方著名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相媲美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故事的展開中彌漫著悲劇的色彩,但在結果還是消解了悲劇色彩,即在結尾敘述了悲劇男女主主人公梁山泊與祝英臺化蝶雙宿雙飛,從而構成大團圓結局。整個中國傳統文學都是如此,當然可能會有人指出《紅樓夢》是一部悲劇文學作品,不可否認,的確含有一點悲劇色彩,但是在小說的結尾已然是通過賈寶玉以及賈家的子弟在科舉中取得成績作為賈家再度繁榮的一點影子來消融悲劇色彩。

二十世紀的中國由于各種政治經濟力量的沖擊,打開國門,中國由閉關自守走向半殖民,由自以為天朝大國淪為被壓迫,中國人固有的驕傲自負情結受到了打擊,悲劇情感油然而生。隨著國門的打開,一些有識之士在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的同時,接受了許多西方的悲劇觀念,如叔本華的悲劇理論,亞里士多德的悲劇以及尼采等西方悲劇大師的作品及理論,如朱光潛、王國維和魯迅都非同尋常的關注悲劇,并賦予它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價值。他們對悲劇的重視,首先在于一致的發現悲劇在中國的缺位,對大團圓進行嚴厲的抨擊,試圖喚起人們對悲劇美學和創作的重視。

在近代中國尋求獨立富強的過程中,各種運動邁進比較順利的時候,或是在歷史沖突比較尖銳而明朗化的時候,人們心中涌現的是一種豪壯之情,希望建立新的制度,渴望開始新的生活,文學中的美感意識的色彩主要體現為理想化的激昂。

在變革的步伐變慢或遭到逆轉的時候,或是歷史矛盾微妙的潛存而顯得含混的時候,人們在希望與絕望之間掙扎,對自身命運的不確定感,國家破碎的惶惑感,從而產生的懷疑世界,使得洞察世事并洞察自身的一種冷嘲成為文學中美感意識的主導色彩。

三、現代美感特征的影響及發展

以悲劇為美感特征的現代文學登上歷史潮流之后便深受作家們的青睞,作家們在動蕩的社會環境,自身無所適從的惶惑感中找到了自己的傾訴點,就是一系列以美感特征為核心的現代文學作品的誕生。如巴金、老舍、冰心、聞一多、徐志摩等的作品記憶廬隱、丁玲等的早期作品,前者在作品中折射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陣痛,以大環境下人物的滄桑故事來反映宏大的歷史轉型期,或者諷刺黑暗等,或者多以自傳體、書信體等悲劇敘事的形式來描寫個體在那個動蕩年代的生存狀態?!傲阌嗾摺?、“小人物”等人物形象也都是作家所創作出來的悲劇人物,并且一直在后來的文學作品中都有這樣的人物形象的影子。

時代在發展,文學也在發展,在經歷了動蕩的年代后,新中國成立了,歌頌文學也興盛一時。在歷史的發展中不可避免的走了許多彎路,在這個彎路已經離我們很遠,但是文學作品卻為我們記錄了許多,關于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十年文化大革命,在這一階段,文學繼承的美感特征呈現了一種荒謬的蒼涼,一種悲哀無奈的反思等。在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網絡文化的興盛,網絡文化作品層出不窮,小兒女的的傷春悲秋,文藝青年的無病呻吟,被一些人稱為傷感文學,但這嚴格來說并不是具有現代美感特征的文學,與真正的具有這個特征的文學作品中浸透著精神危機與道德危機是有所區別的。

四、結語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的編選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代,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這些寫作手法、論文格式、創作觀念不一的作者們為我們闡釋了二十世紀文學在現代美感特征上呈現出來的與以往不同的風格,力圖在在探求過程中以新的視野來追求別人沒有探索過的領域。同時,也為我們在論文寫作方面提供了模范,就是在論文創作過程中,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上必須把握好關于所要探求問題的明顯特征,如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顯著的現代美感特征,即圍繞“悲涼”的情感氛圍。

注釋:

①汪暉.魯迅小說的精神特征與“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A].王曉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C].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5.

②王曉明.“鄉下人”的文體與“土紳士”的理想——論沈從文的小說文體[A].王曉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C].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5.

③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A].王曉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C].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5.

④張建鋒.郭沫若《女神》意象體現的文化精神[J].成都大學學報,2010(03):03—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