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飾傳承

2017-03-18 18:01趙北辰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基因

趙北辰

摘 要:在傳承中華文化的今天,傳承中國特色的服裝文化成為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服裝的聯想、服裝品質形象、本款式的知名度,都和服裝文化基因有很密切的關系。服裝文化作為一個服飾傳承的靈,,通過對服飾文化中存在的基因形態因素的剖析,闡述了文化基因在傳承服裝中的作用,提升傳承傳統服飾的新理念.。

關鍵詞:基因;服裝文化;傳承性

中圖分類號:TS94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026-02

一、概述

眾所周知,基因起到的是延續生物種類的作用。它的核心意義便是它次生物的特性延續下去,例如它的體型,功能,習性等。服裝同樣是有它自己的延續性,無論從古代還是現代,衣服作為人類保暖即裝飾的一部分,它的大體式樣,功能基本上都沒有發生什么變化,而且人類已經習慣了一些穿著舒適的布料,如蠶絲,麻,棉等,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們一直是服裝材料的首要選擇。

而另一方面,基因不會是一直不變的。想在這個優勝劣汰的世界想要生存下去,基因就必須要學會通過完善自己來存活下去。我們現在看到的服裝與先前的服裝也會有所不同,處于不同時代的服裝都會牢牢打上那個時代的印記: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傾向以及信仰。服裝可以說是每個時代社會的縮影,為了迎合不同時代的人們需求,服飾也將會有所變化。

服裝可以說一段時期的文化縮影。這個縮影是獨特的,因為服飾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細致地觀察某種文化的服裝形式、風格,會發現它恰恰把這種文化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了。我們了解了偉大祖國的服飾進化史,知道了服飾除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

傳統服飾與它自身的文化基因總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不同時期的文化特點深刻地影響著不同時期的服裝發展潮流;不同的地域環境和風土人情形成了綺麗多變、服飾繁富的多樣性風格。文化是思想的產物,不同時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審美觀,從服裝上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真真切切。人一直都是愛美的動物,什么樣的穿著符合大眾的審美,什么樣的衣裝就會受到大家的青睞。于是便有了服飾文化。時間在流走,民俗文化在改變,服飾文化也不停在演變。

我們要傳承一些傳統服飾,也就必須要了解它們特有的文化基因,一方面能更深層次的探究它的基因的演變規律,另一方面我們也能展望它的未來,把握好它的發展方向,以便能結合時代的發展更好的將它傳承下去。

一套服裝想要給與人們特有的形象, 首先應該有自己的獨特基因密碼。通過對歷史服飾文化的研究, 我們把服裝文化基因的來源基本上可以歸為三類。

二、由歷史演進自然沉淀而成服飾文化基因

自然沉淀的服飾文化, 是指預先沒有任何人刻意地去設計和營造品牌的文化內涵, 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經歷的事件、故事成為聯想某款服裝的一部分, 在現代我們能在書本和影像的記憶中,成了某種文化象征, 進而具有了這款服飾所特有的基因密碼。我們可以從書本上得知唐都形成了開放浪漫風格。這一種所謂浪漫元素的基因元素是由當時的朝代文化所沉積下來的。長安不僅是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夾雜啦東西方文化。袒胸、裸臂、披紗、大袖、長裙是唐代婦女最典型著裝形象。這一現象便是當時的文化開放的思想在女性著裝上的體現。使得唐朝年輕女子不受保守傳統的約束,服裝文化上的雍容華貴,成為了當時的服裝的主流基因。

三、統治者或創始人運用特有的基因創建的服飾文化

服裝文化的來源, 通常就是此套服飾個性的內涵表現。在人類的發展史中我們不難發現, 這個個性許多時候就是當時的統治者和創始人的個人的感性基因在衣著上的投射, 反映了他們的個人自我理想或社會自我理想,。比如:滿族入關后,統治者強迫漢人穿滿人服裝,漸漸形成了一套有別于明代的服飾體系。清朝可以說是我國服裝史上基因最大的一次革命,清代處于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也是保留原有漢族服裝傳統最多的非漢族王朝。滿服改變了幾千年來形成的中國古代服飾的基因構造,清服是中國古服與近代服的交接點,它的存在是以后發展到近代男士的馬褂長袍、女士的旗袍的前提。長袍馬褂是清朝男子最常穿的服飾。

四、服裝文化通過特定習俗基因的長期策劃

這樣的例子在擁有名族眾多的中國并不罕見, 任何名族的基因里都有自己的美麗傳說與地域習俗,他們也會將自己存在的特有基因想進行提煉和提升, 并進行藝術化地設計及表達在自己的身上——他們的服裝上。一旦這個刻意設計的服裝文化內涵被本名族的人們所認可, 在服裝與特定的文化之間建立起有效的聯想,這時這些服飾就有了特定的文化基因。她們的服飾比較艷麗,因為他們經常與山里的植被接觸,所以服飾方面與原生態的環境所照應。如自身攜帶的包,籃的上面繡有美麗的圖畫。傣族無論男女都喜歡穿無袖的短衫和短褲,因為經常下田干活,為了方便和避暑,他們穿得就比較薄和輕便。但有重要節日的時候就會穿著節日的盛裝出席。一般傣族的婦女都會戴一根銀手鐲,傣族人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銀器不但在傣族人民的信仰中廣泛用作宗教祭祀的法具,而且傣族人們也十分喜愛銀子的純潔。傣族男女就有把銀腰帶作為愛情的信物。

不可否認, 從目前來看中國對于自身的傳統服飾的傳承做的并不好, 在國內占據主導基因地位還是西方的, 甚至其他的周邊國家的服裝文化。國家文化上的弱勢造成了本土服裝基因被外來文化所改變,變異,也促使眾多本土企業紛紛采取各種手段洋化產品名稱, 所帶來的局面可能就是本土的傳統服飾即將滅絕。

所以, 要維護傳統的服飾, 需要根據本土服飾的細胞核——服裝文化的核心價值,進行全面考慮,每一條都是掌握著服裝未來走向的基因。作為中國本土服裝, 在其維護,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本民族的DNA。面對年青的一代, 如何探索出與時代特征相聯系、有生命力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基因,將是能讓他們更好的接受本土服裝文化的核心與根基所在。

當代也可以將基因文化深深的刻入將要傳承與發展的傳統服飾中。

(一)充分分析著裝的地域性基因

地域基因對服裝文化的影響來源于兩個方面, 一個是創始人的思路, 一個是文化的歸屬地。作為創始人, 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實體服裝的基因構造與DNA特性上, 基因所在的地域文化將有更大影響力, 這主要體現在對本服裝情感屬性的深化作用上。對于國內的服飾文化來說, 需要衡量本服飾DNA的定位與地域文化是否關聯,在將我們的傳統服裝推向市場的過程中應追求個性和特色,充分考慮到其社會適應性和人們的文化背景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基因中繼承民族傳統文化需要符合民族的審美情趣, 也要考慮到民族的接受心理, 同時要重實質。如果過分追求缺乏內涵的形式只會適得其反。一般而言, 一種品牌文應為絕大多數目標消費者現時認同或追求的, 應盡可能與其生活相接近,乃至就是生活的某一部分。

(二)在設計中注入特有的文化基因

服飾文化,通常是設計者們個人文化背景和對著裝理解在品牌上投影和折射,不同文化理念的設計師必然會造就不同的文化基因,并服務于不同的時代及地域的人們。這是服飾文化文化得以延續和保持的一種有效手段?,F代的本土設計師對于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理解過于表面化,在他們眼里中華服飾文化的精髓就是大馬褂,就是等級森嚴。他們并沒有靜下心來認真的分析每一件衣服,它們的基因組合方式,即將來可能演變及需要我們改造的地方。在本土化設計中所表現的不應只是停留在對歷史的文化生搬硬套, 是現今一些以還舊與弘揚中華特色為主題的服裝設計不被認可的原因。正如前面所提及的一樣,基因是在不斷完善自身的來更上時代,而繼承傳統不是復古, 而是繼承創造者自身文化基因。只有真正不斷地豐富它, 不斷地從尋找與這個時代交融的共同節奏 , 從而創造出真正能起到繼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服裝這要求設計師能夠擺脫傳統文化的物化表象, 探尋深層的精神領域,更多地關注我國傳統文化上的基因演變過程與發展方向,從基因學的角度上分析本土服裝的DNA構成是深刻理解名族服裝文化的不錯的方式, 這樣能形成以牢牢抓住精神核心的現代設計思路。

(三)在傳播過程中運用自身的基因

任何一件傳統的著裝, 它自身的創作背景、對象的定位和寓意是構成本身服飾文化的前提條件, 由此可以看出服飾文化是衣服的各元素聚合和綜合因素的反映。一套傳統的服裝能否被現代的消費者和社會公眾所認同, 取決于相關的學者人如何將它們的所蘊含的優秀基因一一的呈現在世人們面前。要進行服飾文化的基因傳播, 一是要與它的發展定位相一致, 二是要與受眾的社會環境相一致。二者的相符才能使傳播者與接受者起到真正的交流作用, 并將它的精髓映入大眾的心中。

參考文獻:

[1]淺析服裝品牌基因與品牌形態的關系性[J].成都等紡織??茖W院學報,2007(02).

[2]張細香.采用基因庫構建的季節性服裝需求預測[J].紡織學報,2003(05).

[3]國內的服裝品牌應該如何塑造自己的品牌基因[J].瞳孔時尚,2001(09).

[4]湯立茗.民族服裝藝術的傳承與發展[J].2002(06).

猜你喜歡
基因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Frog whisperer
吃多吃少或與基因有關
Genome and healthcare
基因事件
ZIC1基因在惡性腫瘤中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