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物皆有靈

2017-03-18 18:18朱鴻鈞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茶經玉璧紫砂壺

朱鴻鈞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自陸羽著《茶經》起,飲茶便成為一種雅致文化,風靡廟堂、市集,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紫砂壺歷史較茶文化的產生稍晚,但它與茶文化息息相關,有“茶具之王”一稱,在茶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常說,“紫砂為茶而生”,紫砂文化雖由茶文化衍生,卻在歷史的發展變遷下更新自己的價值,與茶文化相互交融又相互獨立,在碰撞中產生火花,豐富了傳統文化,成為傳統文化之林的一朵奇葩。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紫砂文化集儒、釋、道于一體,倡導“方圓和諧”,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不論是本身的制作工藝、融入的藝人思想、還是形式上呈現的歷史文化,都成就了紫砂壺獨一無二的風格和神韻。紫砂泥料特殊,燒制上又稱“火的藝術”,可見它是“天時地利人和”相輔相成的結果,也正因這不可思議、不可預見的變化性,使紫砂添上一份神秘的色彩,給人以驚喜。

關鍵詞:傳統文化;紫砂壺;茶經;玉璧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046-01

一、造型設計

紫砂壺分光器、花器、筋紋器,雖各有千秋,但無外乎“形取自然,意在人為”,不論是渾然天成的樸拙,還是巧奪天工的精巧,每一處看似隨意的動作,其實都暗含了藝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參悟和恰到好處的拿捏。紫砂壺既是泡茶利器,雖追求形而上的美,也追求形而下的實用性。實用性與觀賞性兼具,這也是紫砂壺不為歷史所淘汰的一大原因。漢有飛燕,以瘦為傲;唐有玉環,以肥為美。短長肥瘦各有其態,不同時代下,流行的審美觀大相徑庭。枉論生活習慣?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紫砂并未因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審美、價值的分化而淡出潮流,這既是上蒼恩賜,也源于它效古創新的特點。作為傳統手工藝品,它并未閉目塞聽,而是隨著時代演變不斷更新自身的效用、審美價值,成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此玉璧套壺造型美觀大方,壺如其名,壺型似溫柔透亮的玉璧,柔美光潔,簡約大方。紫砂壺造型設計多采用仿生手法,自然、生活中的一草一物都能成為作者的靈感之源,成為制壺的題材。此壺便是以玉璧原型,玉璧是中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戰國至兩漢是玉璧的鼎盛時期,花紋形式多變,形狀美麗,寓意豐富。整壺呈扁圓柱形,線條流暢平滑又不乏剛勁之氣,壺肩處以線條修飾表現出層次感,壺鈕與壺蓋融為一體,相互嵌合,表現出玉璧中央有圓形穿孔的特點。壺蓋與壺鈕外圈一周皆以凸起的線條增加立體感,壺蓋以傳統花紋,紋理變化均勻,流露出清新雅致的中國風。壺身描金刻字“啜清茗,凈無塵”,字體沉穩有力,瀟灑遒勁,意氣風發,壺身鐫飾“意趣高妙”高士品茗圖,畫面栩栩如生、動靜相宜,仿聞悠悠茶香、絲竹之聲。銘文與圖相輔相成,表現出作者“心遠地自偏”的灑脫心境。此壺泥料極為特殊,為罕見的滿天星。色澤接近天青色,穩重而不失含蓄柔美,低調而從容不迫,隱隱約約的顆粒閃現其中,細細撫摸,砂而不礫。整壺既有青銅器的厚重大氣,又不乏江南煙雨的清新秀美,兩種韻味相互融合,渾然天成。

二、文人意境

古人云:“欲見圣人之氣象,須于胸中潔凈時觀之?!睂の豆牌餮彭?,莫不于此。品游世間,心隨境轉,思由情牽,塵心可以障目,濁思可以蒙神,目之不清,神之不暢,氣象何求?非胸中夙有煙霞者,不能暢古董之絕韻也。在不同的人眼中,紫砂壺有不同的意義。它可以只是喝茶的器具,與普通的碗碟無異;它可以是心靈的棲息地,隱藏于濁世的勝境;它可以是神秘的知識殿堂,引人入勝。紫砂壺的價值,終歸取決于壺人本身的境界和格局。藝術之大,在于境界之大;藝術之力,在于思想之力。

玉璧是此壺的重要內容,玉璧是“六瑞”之一,是中國傳統文化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歷史悠久,至今已發展為“玉文化”。以玉器為載體的玉文化,深刻地反映和影響了中國人傳統的思想觀念,并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按照古人“萬物皆有靈”的觀念,認為玉是山川的精華,上天恩賜的寶物,具有溝通天地鬼神的靈性。從戰國發展至今,玉器的種類越發豐富,式樣越發精美,它寄托了人們對蒼天自然的敬畏,以及追求和平美好的祈愿。有人用“玉不琢不成器”,來表達學習的重要性;有人用“陌上公子人如玉”來描述心中愛人的美好??梢?,玉在人們心目中有著豐富的象征意義。紫砂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吸收玉文化的精華,將之融于自身,既是對玉文化的傳承,也是作為紫砂藝術造型推陳出新的重要手段。

紫砂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歷史文化積淀的結果。常言道,藝術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紫砂終究是屬于生活的藝術。作為一名愛壺人,唯有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水平,秉承“將紫砂融于生活”的原則,才能創造出優秀的紫砂作品,才能領悟到紫砂的深厚魅力。

參考文獻:

[1]徐秀棠.中國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韓其樓.宜興紫砂陶[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

猜你喜歡
茶經玉璧紫砂壺
格物天圓
——中國歷代玉璧紋飾的演變
此時無聲勝有聲——論紫砂壺“謙德提梁”的創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淺談紫砂壺“供春”的傳承與創新
論紫砂壺“洞天福地”的創作
紫砂壺的自然意趣——紫砂壺“怡情”創作漫談
略論戰國出廓玉璧
《茶經》:世界現存最早的“茶葉百科全書”
營養學中看《茶經》
玉璧金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