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美人類學的國內現狀分析

2017-03-18 20:47高清菁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交叉學科人類學審美

高清菁

摘 要:對美學和人類學的起因、背景、發展歷程和特點等多個方面分析和對比,通過對人類學中的美學規律、研究美學規律根源上相對應的人類學現象的探索,審美人類學研究從美的復雜性特點出發,以人類學的視野帶領我們以新的方式去認識多元化的美,進行更深入的美學研究。自二十世紀后期,審美人類學研究從國外引入到國內對中國傳統藝術審美的研究中,不斷進行多學科地交叉探索,至今仍在繼續。

關鍵詞:審美;人類學;田野作業;交叉學科;跨領域

中圖分類號:B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074-01

開放的藝術形態總是呈現出各種層次不同的美感,吸引著人們不斷地去探尋各種美學規律。審美人類學 ——在19 世紀末被提出,英國著名美學史家鮑???892年在其出版的《美學史》中說到“亞里斯多德的美學人類學”事實上就是“審美人類學”這個概念。作為研究人類行為現象與世界審美關系的一門學科,審美人類學研究因為歷史社會的發展不斷演變,一直發展到現在。對于美學的研究,不同的學科從一開始就會有不同的研究立場,不同立場的問題定位上,最基本的是建立在生物進化領域上的定位,這一研究也稱為“進化論美學”;第二類研究屬于社會和文化科學領域,涉及到人類學方法的運用;最后的研究路徑是屬于社會和文化科學領域的,分析各文化傳統中的系統性審美思想,讓審美觀念成為哲學美學的一個分支。審美人類學也可以說是沒有經過田野作業而進行廣泛專業資料搜集并從人類學的角度對審美學進行研究。那么,現在我們來反觀國內對審美人類學科展開的研究,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橫縱向的深入剖析。

一、美學本質、根源的研究

國內人類學和藝術學領域,在審美概念的本質和根源上兩者都沒有清晰地劃分范圍。國內人類學領域上對審美概念的研究依據來源于中國黃河、長江流域的原始部落文化,根據特殊的中國歷史朝代的演變、東方哲學觀以及東方獨特的藝術發展形態,形成世界獨特的審美觀。相較于西方愛琴海文化以及古埃及文化發源而言,審美本質上的差異是從根源上產生的。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東西方演化進程的某些相似點使審美角度也有些許相同之處,但由于早期中國傳統藝術發展與世界藝術發展的隔斷,從人類學領域的角度研究審美來說,沒有多少西方的人類學研究方法可以借鑒。也就是東西方文化的相背發展。從藝術美學的領域來看,國內藝術研究領域近年來過分地關注當代國際藝術形態的走向,加上對傳統藝術從文化根源上的不理解,形成了過度矯造的不專業研究??v觀古代藝術大家,也是文豪大家,對文學及繪畫音樂等藝術范疇的專業技能都頗有造詣。國內研究審美概念的多個領域,并沒有形成成熟的學科交叉,人類學或其他非藝術類學科領域并不注重藝術造詣,而藝術類學科領域則缺乏人文、心理和生理等多領域文化知識的貫通。

二、美學深度、跨度的研究

目前多領域學科交叉的形成條件并不成熟,也就是在美學研究上深度和跨度不夠深入。國內對美學的研究在一段時間內歸在中國哲學門類之下,對東方傳統藝術的發展起源和發展歷史研究大部分停留在資料搜集上。藝術的表達是需要成熟的實踐來表現的,這也需要時間的積累,而不僅僅是只通過圖像或其它表象的資料能夠完全表現出來的,因此在美學研究上是需要花大量主觀意向的提煉來向前深入研究的。國內藝術領域在美學上的研究,存在橫向跨度受限等問題。國內的藝術領域,由于對人文等多個知識面的不深入導致的過重技法上表現的問題,未實現跨越多學科的交融研究,這也是研究不能進入整體研究的關鍵,所以多數存在研究主題模糊、概念混淆的問題。藝術領域很少關注“審美的人”,而人類學則對“人類學中的審美觀”把握得不夠精準。

三、美學研究中忽略的問題

由于古、近代和現代多種文化發展所經歷的斷層或不規律發展,經驗性數據并沒有即刻與時俱進,加之缺乏田野作業,這些數據是缺少客觀條件的,國內人類學中對美學的研究同樣也出現這些問題。在20世紀動蕩的這一百年,傳統文化的斷層和對外來文化的整盤照收,國人的文化意識形態處于混亂的局面。在這樣的時局之下所得出來的相關經驗性數據也是極其不穩定、不具備客觀性的。由于國內文化意識形態的混亂,大多數國人的思維方式毫無邏輯可言,自然對藝術上的理解出現低俗化、瞬時化的現象。因此在藝術領域中進行美學研究時,無法精準而生動地感悟傳統藝術中所賦予的普世價值觀和真實情感的表達,出現研究方向的偏差、觀念模糊等藝術領域中的問題藝術領域中的研究人員以及研究對象并不能實現多個領域地研究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專業上的背景成為調研優勢的同時也成為了不可避免的干擾因素。有時候交叉領域的整體研究有利于研究人員拋開自身專業的限制,以一種超脫本學科的客觀性原則來多方面的深入分析。

如今國內多個學校專門設有審美人類學研究中心,已出版刊物幾十種,這為我們國內審美人類學研究帶來了多方面的研究條件,對作為孤立分析對象的審美偏好及其他社會文化領域之間的研究,能夠得到更為深入的分析,學科的發展方興未艾。

參考文獻:

[1]李修建,向麗譯,范丹姆.審美人類學:視野與方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曹成竹.走向“文化批評”的美學——審美人類學的特征、問題與當代發展[J].思想戰線,2016(01).

猜你喜歡
交叉學科人類學審美
《審美人類學》評介
VR人類學影像:“在場”的實現與敘事的新變
《中醫文學雜志》交叉學科征稿函
作為交叉學科的法治文化專業教學改革初探
《中醫文獻雜志》交叉學科征稿函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體質人類學是什么?
交叉學科面臨的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