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川北大木偶戲《龍門傳說》的人物造型設計與制作

2017-03-18 22:37羅映紅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造型設計木偶

羅映紅

摘 要:木偶戲是我國戲劇百花園中一朵耀眼的奇葩,也是民間戲曲中“手上生花的藝術”。顧名思義,木偶戲是用木偶在舞臺上演出的戲曲或戲劇。各種造型的木偶依據劇情和導演的意圖,通過演員操縱木偶表演,把整出木偶戲呈現給觀眾。舞臺上的木偶造型及其體內的結構與裝置,為木偶飾演的人物塑造,無論是性格體征、舉止動作,還是傳情達意,特技表演,無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木偶;川北大木偶;造型設計;木偶制作

中圖分類號:J8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139-01

木偶戲,又稱傀儡戲,它始于漢,興于唐,盛于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木偶造型藝術從俑經過長期的進化、演變,逐步發展成為木偶人物造型。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大木偶戲系杖頭木偶,是根植于民間的草根藝術,也是寶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川北大木偶戲《龍門傳說》的造型藝術特色

木偶的造型藝術與其他劇種的造型藝術一樣,造型是“動”的起點和終點,是“動”的延伸和變化,動作過程與姿態造型的關系反映了演出動與靜的辯證關系,它表現了演出最基本的時空構成形態。造型在作品中是配合動作存在的,也只有同動作配合,才可以產生千變萬化的表現力。

川北大木偶歷來是演傳統戲的,其造型是臉譜化的形態。在偶形創作過程中,老一輩造型藝術以“酷似真人”的雕塑創作手法來對偶形進行塑造?!洱堥T傳說》是一個關于夢想與堅持的故事,它是根據民間廣為流傳的“鯉魚跳龍門”的神話傳說為依托創作。該劇通過鯉魚公子金鯉郞在桑姑和二娃的幫助下,不畏艱辛,歷經磨難,甚至不惜犧牲生命飛躍龍門山,劈山疏流,造福一方的故事,生動地表達了夢想與堅持在生命中的意義。

劇中人物金鯉郞——生長在龍門山下金鯉灘中的一條錦鯉,他勇敢強壯,是小鯉魚們的精神領袖。他孝順、明理,安貧樂道。他?“只想做魚,不想成仙”??墒钱斔弥赣H當年跳龍門是懷揣夢想,為了劈山引水,解除金鯉灘的旱澇之患時,他明白了個人的離愁、生死選擇在面對整個魚族千年夢想的時候是微不足道的,于是他毅然決定追隨父親的足跡,去完成魚族世代相傳的夢想。

桑姑——龍門山下的采桑女,自幼失去父母,與弟弟相依為伴。艱苦的日子磨煉出勤勞勇敢的品格。當她知道金鯉郞跳龍門是為了實現魚族的夢想,而這個夢想也正是龍門山下生活的人類的千年夢想時,她毅然絕然跨越人魚之界,與金鯉郞一起追逐人類和魚類的共同夢想。她是川妹子勤勞善良、聰明能干的美麗代表。

金鯉王——雖坐擁榮華富貴,卻因放棄了夢想、喪失了親情而變得消沉、衰老,尤如一具沒有靈魂的華麗空殼。他是不惜犧牲生命、堅持追逐夢想的金鯉郞形像的反襯。當年輕的金鯉郞帶著青春的朝氣,帶著他當年的熱情和夢想到來的時候,他仿佛看到了當年自已,兒子的執著與堅持讓他汗顏、羞愧,在投火取斧的關鍵時刻,他終于完成了自已靈魂的救贖。

二娃與老龜——以有缺點的、不完滿的正面人物形像出現。二娃的幼稚貪吃,老龜的膽小怕事使他們身上聚結了強烈的喜劇特點,成為了劇中的幽默和活躍的因素。

幽泉之神——反貫穿動作人物。它無形無狀,變化多端……我們要著力解決這諸多形像轉換的清晣表達。

《龍門傳說》通過“酷似真人”的造型手法,靈動的裝置和戲曲服裝裝飾相結合,完美呈現了舞臺美術帶給觀眾的美感、喜感。并一度成為大木偶造型風格的造型藝術的指導。

二、大木偶制作工藝的革新

木偶表演是通過演員操縱木偶直接和觀眾來交流,而木偶本身的面部表情是固定不變的,它不像真人演員那樣有豐富的表情,這種固定性,正是木偶造型的局限。因此,木偶設計制作水平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演員表演水平和全劇的演出效果。

一是材料上的突破。川北大木偶按其傳統自來都是使用木質材料,木質材料加工困難,生產速度緩慢,且難以制作高質量的產品?,F在則是采用泥塑胞胎的辦法制作頭像,把泥塑頭像翻成石膏或者硅膠模具最后脫模。

二是戲路上的突破。川北大木偶的造型設計以前都是遵循傳統戲人物形象設計。通過改進融入現代審美特點,現在既能塑造古人形象,也能塑造今人形象;既能塑造兒童形象,也能塑造成人形象;既能生產古裝戲,也能生產現代戲,戲路十分寬廣。

三是裝置上的突破。川北大木偶以往的裝置都十分簡單,一頭三棍一件衣,面部雖有活動機關,但僅限于小丑和花臉?,F在的大木偶是眼、耳、口、鼻、手、身、腰都能活動自如,表演起來酷似真人。

四是化妝上的突破。以前的木偶采用焦油化妝,20世紀五六十年代則采用油漆化妝,在強光下,面部呈反射光,影響效果。70年代之后,采用了油畫色化妝,無論亮油化妝還是油漆化妝,通過特別處理后,消除了反光現象,大大增強了肉感。同時,由于色彩富麗,對于刻畫人物性格、年齡等特征極為方便,增強了藝術效果。

三、結語

文化如水,藝術傳人,木偶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文脈,對于保持中華文化的延續起著重要的作用;木偶戲蘊含著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文化意識,值得大力發揚推廣。作為從事木偶藝術的藝術工作者,更應同心協力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讓木偶藝術繼續發揚光大。

猜你喜歡
造型設計木偶
木偶和木偶戲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學習木偶表演
走近木偶傳承人
木偶
某高層住宅建筑設計構思及相關要素分析
基于學習結果的《產品造型設計》課程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