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議相貌可以增加自身優勢

2017-03-18 08:11趙漾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相貌

趙漾

摘 要:相貌可以增加自身優勢。當然此處的相貌并不特指長相,而是對五官、穿著、妝容以及發型等的一個統稱。好的相貌可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舒適度,減少隔閡,進而在學習、求職以及生活的過程中獲更多的平臺與機會。

關鍵詞:相貌;自身優勢;社會競爭

中圖分類號:C9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261-02

一、前言

人們對于審美的觀念都是傾向于一種與時俱進的態度,在不同的時代對于一個人的身高、體重、腰圍等等之類的判斷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以胖為美的唐朝,將“方額、廣頤、鳳頸”的胖美人——楊玉環寵為天之驕子,而在如今以纖腰楚楚為中心的現代社會,則將玉骨冰肌視為女子的美貌;在中國明清時代,“小腳女人”成為社會的青睞,而若將現代鞋穿三十七八碼的窈窕淑女放在當時,也得多上幾分鄙夷的目光。因此,相貌并不特指長相,而是對迎合當代的五官、穿著、妝容、發型的一個統稱,是一種社會優勢所在,即審美價值以及利用價值。而社會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實現其所具有的價值,涉及于個人身上,便是相貌可以增加自身優勢。

二、寫作目的

有人從與生俱來的氣質相貌中披星戴月,也有人因為不符合當代審美標準的長相而舉步維艱。雖然社會沒有大的傾斜,努力最終也會有著相應的收獲,但就在這些毋庸置疑上,存在的是些微小的、短暫的、且必然存在的不公。我們所生存的是一個無法時時刻刻都保持絕對理性的社會,同一人于相同的地點所看到的不同景物都會使其產生不同的情緒。舉一個例子,人們看到蒼蠅亂竄的垃圾桶時大多都是繞道而走,而看到熱氣騰騰的餐桌時幸福感都會油然而生,這便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對于事物美丑的判斷能力,根據其為自身帶來的舒適感而產生,也就是審美效應。與人交流、會議演講、競賽口試、招聘面試等,所有走進社會實踐的行為都離不開人們對于事物的一個主觀的認識,而所謂的主觀意識,便也就是人們口中“他/她看起來像......”“我覺得他/她挺不錯的”這類的說法。

談及這些的目的,并不是要鼓勵人人都去對自身做一個精裝,而是深析其在個人層面的影響。使得各個層次、各個身份和各個階段的人,都能夠認識到整個社會所趨向于的價值觀,然后在面對每一件事情后,都能于內心反思:為什么在同一條件下,他/她可以擁有先機,這機會是從哪里來的,又為什么會到他/她那里去,是客觀還是人為,自身又存在著怎樣的原因導致此次錯失。這樣,在讓貌美之人受到應得的社會利益之時,也可使得更多的人能夠意識到問題的根源,減小大眾對于美貌優勢的失衡感并且進行自身能力的提升。

三、從古時說起

古人云:相由心生,好的外貌是健康樂觀的心靈的寫照和再現,因此,古代官場也很在意為官者的相貌。

(一)唐朝選官的“身言書判”

歐陽修在《新唐書·選舉志下》中寫道:“凡擇人之法有四:一曰身,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辯正;三曰書,楷法遒美; 四曰判,文理優長。四事皆可取,則先德行”,這便是科舉時代對于應試者的要求,即所謂“身言書判”,將身材相貌放于首位,然后再考慮言談舉止、書法字跡以及判狀文辭水平,四者都滿足時,最后才會鑒定德行。

為官者作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其面相必須體現其職業的神圣性與莊嚴性,實現“身”的應有之義,這對官場的威嚴、正義才會擁有一定的控制性。試想,一個即使滿腹詩文與法規條例但卻身材矮小、面黃肌瘦的應試者來參加選舉,還未等他才華施展開來,就已因不符合擇人執法的首條而遭淘汰,這才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正是因為官員的長相也代表著整個政治階層的面貌,所以歷代統治者才會在如此正式嚴格的考核選舉中納入“長相”這一考慮因素。正所謂“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任何事情都不能不講究過程與儀式,于是也就不可避免地會以打扮取人、以衣著取人。

(二)清朝以貌取人的“大挑制度”

在清朝剛剛建立之時,舉人的仕途還可以說是比較樂觀寬廣。盡管還比不上進士,但日后即使會試不中也有做學官、當知縣的機會。到了乾隆時期,社會日漸穩定,科舉制度進入鼎盛時期,舉人逐年增多,為了維持科舉制度的穩定性,朝廷便提高了從政者的門檻,明確規定非進士不能為官。由于進士之人屈指可數,一科錄取人數平均也就兩三百人,再加上科舉是古時讀書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出路,這便造成很多學者仕途不濟,閑賦在家。為了給落第舉人開辟新的求職路徑,另謀出路,“大挑制度”便應運而生。

所謂“大挑”,就是專為已經有舉人身份而沒有官職的讀書人提供的一次選拔錄用的機會,它最為鮮明的特點便是不以詞賦才華為評判標準,而是直接根據相貌來授予官職。挑選的主要標準是身材和臉型,還將其分為上、中、下三等。據載,舉人大挑是“以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八字為衡”,傷衍鎏在《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中將這八字進行了解釋:“同”者面方體正,“田”者舉止端凝,“貫”體貌頎長,“日”者骨骼精干,如此者為合格?!皻狻闭咝蜗蟛徽?,“甲”者上寬下削,“由”者上窄下粗,“申”者上下皆銳而中粗,如此為不合格。①這種典型的“以貌取人”的制度,完全依靠天生面相、衣裝打扮以及面試官的主觀判斷來決定一個人的官途生涯,可知,一個迎合時代需求的相貌對自身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三)雍正為面試官員的面相、身材打分

都說雍正是最愛以貌取人的皇帝,他會為每一位面試的官員進行外貌打分,不僅看臉,還會仔細端詳眼神和身材,事后會批注上評語,其實也將人的面相分為三六九等,這些評語還會像如今我們所說的檔案一樣保存在面試官員的履歷上。如對候補順慶府知府項誠的評價為:“外像瘦弱,人似可用,氣局少,卑寒些”,而對宿遷縣知縣劉正遠的評價為:“紅臉,黃胡子,好相貌,將來有望成人”。②雍正一直相信的是面由心生,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相貌可以看出一個人所具有的性格,是否樸實無華,是否阿諛狡詐,這些對于一個人的仕途,對于一個國家的命運都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長相氣質對一個人的內在品質的確會有一定的體現。一個溫柔嬌羞的女子于任何場合都會給人留下溫文爾雅的印象,而一個腰身不直,雙目無神的老夫卻很難告訴別人說我博學多才、精明強干。

人們都偏向于美好的事物,社會也會推崇迎合當代價值觀的東西。一個人的面貌不僅僅是使人們屈服于他的氣質長相,還有伴隨這種迎合當代的美而來的各種各樣的品質以及對社會的有利價值。也可以這樣說,正是因為此類長相能夠為社會產生一定的價值或是符合當代價值觀,所以這樣的面容才會于此時被推崇,人們才會更傾向于這樣的人士更聰明、更獨立、更富有才能這樣一種思想,因而此人也會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四、于現代社會

(一)美國1959年的總統候選人辯論

這是近代上典型的長相與政治成功的關系。1959年,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有電視直播的總統候選人辯論中,收看電視的觀眾都會以為肯尼迪會贏得此次辯論的勝利,而收音機前的選民卻認為尼克松表現得更為不錯。

而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就在于兩人在電視機前所呈現的不同面貌??夏岬峡偸钦宫F出一副樂觀陽光、精明強干、積極向上的飽滿姿態,而尼克松則胡須雜亂、表情呆滯,顯得全身疲憊,于是有人說,尼克松是吃了電視的虧。

若此次選舉發生在電視還未普及之前,選民們只能通過收音機來評判此次選舉,尼克松可能還有贏的希望。但當年電視的普及率已達到88%,由于電視的可視化,選民們自然而然地會將兩人的外在進行對比,因此尼克松遺憾地輸掉了此次選舉。

麻省理工學院對2006年美國參議員、各州州長競選的研究結果顯示,參選人的顏值優勢每增加10個百分點,在以電視為主要政治媒介的人當中就會多獲得5個百分點的支持率。③可見,在科技已普遍、面容姿態時刻都會被大眾所知的現代社會里,外貌已成為一塊越來越重要的敲門磚。

(二)生活里外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最早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于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是指一個人對他人產生某種印象后,會據此產生對該人其他方面的認知,實質上是一種愛屋及烏甚至是以偏概全的知覺。這正是擁有自己思想的人類的主觀性所在,無論對錯與否,毫無例外地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這樣一種心理效應。

外貌是最能產生暈輪效應的因素。人們通常會認為可愛的小孩更機智聰明,漂亮的女人更富有教養,英俊的男人一定是家境殷實,事業有為。 因此,好的外貌相當于我們對暈輪效應的應用,能夠將它變作通往成功之路的墊腳石。④

歸根結底,人是一種感性的動物,與任何人的初次見面我們都無法知曉對方的品性,而迎合當代價值觀的相貌可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舒適度,減少隔閡,進而留下好的印象,再加上暈輪效應更容易發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間,因此社交求職時都會占有一定的優勢。

而談到相貌與成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馬云的事跡在國內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求職路途的屢試不爽就只是因為面相的丑陋,可能有人總是把他現在的成功掛在嘴邊,說丑人也有成功,可我們要知道,世上只有一個馬云,不要因為后面的成功而掩飾了之前的低谷,要意識到即使拿他的人生與我們相比,也要思考我們如今所處的到底是哪一階段,是求職的艱辛路途,還是億萬資產的成功?而事實是,我們千千萬萬大眾所走的路仍舊是他之前所走過的那些普普通通的求職生涯,所面對的還是無數公司的面試官,決定你去留的依舊是招聘場上的表現,同你競爭的還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擁有不同相貌的人們。

五、結語

都說貌美之人更顯自信,其實從根本來講,讓其感受到社會優越感的并不只是這一相貌,而是由相貌所帶來的一系列光芒。就如企業所想培養的還是上得了臺面的人,許多努力工作的人,在遇到晉升機會之時,最終還是輸在以為最簡單因而也最易忽視的形象包裝上。這就像是學歷證書,雖然看重的是能力,但擁有一塊敲門的磚卻更加重要。更何況校園中、社會上能人很多,所以很多競爭不存在能力上的差別,在很多人都能勝任的一份項目工作面前,更好的相貌可以增加對方對你的好感,從而獲得展示自己的機會。

相貌是一架橋梁,使得更多的人來愿意接近、了解,進而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人,增長社會閱歷,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為人處事能力。在生活交友求職中的更勝一籌使得他們更為自信,自信的人將工作越做越好,如此良性循環,因而,也就確定了他們的優勢地位。

注釋:

①孔祥文.清代科舉制度的補充與完善[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6).

②王志明.清雍正帝的面試術[J].史林,2002(04).

③宿亮.政治人物的長相有多重要[EB/OL].http://www.guancha.cn/suliang/2015_06_28_324865_s.shtml.2015-06-28.

④暈輪效應的心理研究[J].大眾科學,2013(01).

猜你喜歡
相貌
你的美貌從何而來 柯云路
你的美貌從何而來
生命里有門功課,名叫“接受”
為相貌負責
為你的相貌負責
相貌負面身體自我女性對相貌詞的注意偏向:眼動的證據*
人的美丑不在外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