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護理在耳鼻咽喉科護理中的應用

2017-03-20 07:58黃舒解冬梅鄭明昕
醫學信息 2016年37期
關鍵詞:耳鼻喉科綜合護理護理效果

黃舒+解冬梅+鄭明昕

摘要:目的 研究綜合護理在耳鼻咽喉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268例耳鼻喉科患者的臨床資料,利用數字隨機分組法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34例患者。對照組為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與患者滿意度。結果 護理干預觀察組的抑郁、焦慮評分分別為:(65.12±2.35)、(68.23±3.14),對照組評分分別為:(53.25±3.17)、(54.67±2.89),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8%,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模式有利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患者滿意度, 在耳鼻咽喉科護理中應用價值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耳鼻喉科;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醫院的護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于醫院而言是一項挑戰。對患者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利于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目前,耳鼻喉科患者數量逐年增加,這類患者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臨床中提出了綜合護理護理模式[1],便于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取得更確切的護理效果。本文主要綜合護理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選取我院收治的92例病例進行研究,現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68例耳鼻喉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34例患者。對照組為常規護理,男性72例,女性62例,年齡為18~73歲,平均年齡(31.19±6.54)歲。聲帶息肉患者46例、會厭囊腫31例、喉癌30例、急性喉炎27例。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男性80例,女性54例,年齡為18~74歲,平均年齡(32.43±6.16)歲。聲帶息肉患者48例、會厭囊腫32例、喉癌25例、急性喉炎29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對比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常規護理。指導患者的飲食與用藥, 告知患者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叮囑患者注重休息,告知其治療后可取得的效果,讓患者無需過度擔心。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休息環境,確保病房內的干凈、整潔等。

1.2.2觀察組

1.2.2.1基礎護理 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住院環境,要保持病房的干凈衛生,溫度最好維持在22℃~25℃。這樣的外部環境可以防止患者在醫院內的呼吸道感染和交叉感染。對于絕對臥床的特殊患者,要注意定時為患者翻身、叩背,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和預防壓瘡,同時還要告知患者進行深呼吸和經常用力咳嗽,防止患者的痰液滯留于肺內而導致肺部感染。其他的基本日常護理工作也要按時按量的完成,輔助醫師的治療方案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1.2.2.2心理護理 患者入院接受手術治療后,部分患者會出現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對疾病治療造成影響,因此, 護理人員應給與患者關心與愛護,通過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創造良好的護患關系,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提高其治療效果。作為護理人員,對待患者應保持和藹的態度,真誠地對待患者,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對患者病情進行解釋,告知患者手術治療后的療效,穩定其情緒,對他們的意見耐心聽取并虛心接受。通過這些行動,緩解患者的恐懼緊張情緒,幫助患者對治療保持一種放松的心理狀態。

1.2.2.3疼痛護理 耳鼻喉科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可能會出現疼痛并發癥,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疼痛產生的原因,多與患者溝通,利用溫和的語言與患者交談,可了解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并進行交流,轉移其注意力。

1.2.2.4病情觀察護理 針對氣管插管脫管、呼吸道阻塞病例,護理人員需注重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并做好相應記錄。觀察患者手術部位有無異常癥狀,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通知臨床醫師。

1.2.2.5健康飲食指導 耳鼻喉科患者大多應該食用一些高纖維素和高蛋白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對辛辣、油膩等刺激性的食物和有可能導致患者過敏癥狀的食物應忌口。護理人員就應該做好健康指導工作,同時還要做好監督工作。另外,指導患者適量的功能鍛煉,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患者提高良好的治療效果[2]。

1.3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與患者滿意度,并進行比較。抑郁評分:利用抑郁自評量表評估:輕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超過72分。焦慮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評估,輕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超過70分?;颊邼M意度:滿意:患者對手術效果、護理人員的服務非常滿意,經治療后恢復效果良好,無并發癥發生;較滿意:患者對手術效果、護理人員的服務比較滿意,無并發癥,恢復情況較好;不滿意:患者對治療情況、護理服務不滿意。滿意率計算:例數(滿意+較滿意)/總例數[3]。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資料數據利用統計軟件SPSS 19.0分析,計數資料給利用χ2檢驗表檢驗,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表檢驗,表示形式為(x±s),P<0.05表明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研究結果中得知,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無明顯差異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有39例患者滿意,較滿意9例,總滿意度為98%;對照組有25例患者滿意,較滿意13例,總滿意度為88%。觀察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3 討論

耳鼻喉科疾病因發病部位比較特殊,治療難度較大,且患者接受治療后,擔心會對面容美觀產生一定影響,易產生不良心理情緒。通過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綜合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包括基礎護理、人性化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健康教育指導等有效護理方式,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護理人員要注重對患者病情進行觀察,明確其是否發生并發癥,當發現異常情況后,報告給臨床醫師,盡早采取處理措施。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后,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得到明顯改善,且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這表明這種護理方式應用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玉芬. 綜合護理在耳鼻喉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2015,12(3):136-138.

[2]盧麗榮. 耳鼻喉科臨床護理的人性化探析[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7):100-101.

[3]胡基容.循證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4):80-81.

編輯/周蕓霏

猜你喜歡
耳鼻喉科綜合護理護理效果
川芎茶調散治療耳鼻喉科疾病舉隅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內容簡介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內容簡介
你得了“暈屏癥”嗎?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急性胰腺炎非手術治療的護理體會
CRRT在重癥胰腺炎中的應用及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