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效果分析

2017-03-20 07:59李雪
醫學信息 2016年37期
關鍵詞:手衛生醫務人員依從性

李雪

摘要:目的 探討"品管圈"活動對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效果,使之掌握手衛生知識,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組,調查醫護人員手衛生現狀,對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低的原因進行分析,制定并落實質量改進措施,然后開展活動。結果 通過QCC活動,醫護人員洗手指征明確,手衛生依從性明顯提高,熟練掌握和運用六步洗手法,從而能夠正確洗手。結論 通過品管圈干預,增強了醫務人員對手衛生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手衛生依從性。

關鍵詞:品管圈干預;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性質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組成數人一圈的活動團隊,通過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活用科學統計工具及品管手法,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1]。在引起醫院感染的許多原因中,手是醫院感染傳播的重要媒介[2],醫院感染不僅影響原發病的治療與康復,對患者造成新的傷害,而且延長患者住院時間,消耗有限的醫療資源,已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3]?!夺t務人員手衛生規范》由衛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頒布,將手衛生作為一項最有效、最基本和最簡單的控制與預防醫院內感染的措施[4]。由于感染科的特殊性質,醫務人員手衛生則更為重要。我院于2013年12月開展QCC活動以來,明顯的改善了醫護人員的手衛生習慣,依從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質量效果明顯。 現總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成立QCC小組 以自愿方式組成QCC小組,科主任為輔導員,科室院感監控醫生為圈長,圈員8人。選定主題是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選題理由:醫院感染已經成為制約醫學發展,影響病人和醫務人員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手衛生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最重要、最簡單、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方法。圈名為守護圈,主題為:用我們醫護人員干凈的雙手守護病人的健康!按QCC活動十大步驟對手衛生依從性進行質量改善。

2現狀調查

2.1調查人員組成 采取調查小組(QCC小組成員組成)隨機跟蹤現場調查的方式,對科室人員手衛生依從性進行調查。

2.2調查內容 包含三個項目的內容,分別是:①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現狀調查表;②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的效果;③干手設施查檢表,由快速手消、一次性紙巾、手衛生執行情況等準備內容。

2.3調查方法 采用直接觀察法。即在現場工作過程中調查人員隨機跟隨醫護人員,觀察每個手衛生時機工作人員的手衛生執行情況,計算此時機下醫護人員的手衛生依從率。

2.4查檢表

2.4.1共調查手衛生時機500個,對經常操作的(查看病人前后、輸液前后、靜脈采血前后,各種有創操作前后)四項實施檢查。

2.4.2不同手衛生時機下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查檢表,見表1。

2.4.3手衛生干手設施,醫院內總的配置率為67.5% 其中:治療室、換藥室洗手龍頭均符合要求,均配有洗手液,干手使用干手紙,但科室紙盒內有時未配備一次性紙巾。

3目標值設定

通過現狀調查得出醫務人員平均手衛生依從性58.16%,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對醫護人員洗手依從性的目標是達到90%;2012年等級醫院評審修訂院感標準醫院人員手衛生依從性達≥95%;我院院感科對洗手執行率及正確率要求必須≥95%,因而將洗手執行率及正確率目標值定為95%。

4解析

4.1魚骨圖分析 從人員、管理、環境、設施四個方面分析,運用特性要因分析,分析引起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低的因素,通過頭腦風暴模式進行全體組員解析、討論、評分。制定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低的因素調查表。包括科室獎懲制度不明、手衛生培訓不到位、手衛生意識淡薄、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洗手費時、手消液損傷皮膚、缺少手衛生溫馨提示牌、手衛生指征不熟悉、人力資源不足、管理者監管不力,共10個內容。并對手衛生依從性低的因素采取等級評分,其中重要5分,一般3分,差1分。

4.2真因驗證 為找出影響依從性的主要原因,可逐條確認末端因素。①張貼手衛生溫馨提示牌和備齊手衛生耗材后,對依從性再次現場驗證,觀察是否得到改善,若改善效果明顯,則可定為主要因素。②人的主客觀性因素,如:手衛生指征不熟悉、手衛生意識淡薄、管理者監管不力、科室手衛生獎懲制度不明、培訓不到位等可采取問卷調查表的方式,根據調查結果判定。最后得出真因有四條:手衛生意識淡薄、醫患比例失調、手衛生耗材不夠、手衛生培訓不到位。

5對策擬定與實施

5.1提高手衛生意識 開展手衛生相關知識培訓,提升員工的責任感;多做標識:在電腦屏幕、背景制作相關洗手提示標識及病房門上張貼洗手標識,在閱覽架上放上有關洗手知識圖冊。相互提醒:工作前醫護人員之間相互提醒。將其納入標簽、標識管理制度,每周檢查、補充一次。

5.2增加洗手液和手消毒劑及一次性紙巾的配置,達到合理配比;定期檢查,保證及時更換及備齊。

5.3保證充足的人員配制,科學合理安排人力資源 ,確保高峰期醫務人員數量。

5.4改善手衛生設施 可以放置掛速干手消毒液在病歷車、治療車、病房以及辦公室,方便使用,以提高手衛生的依從性。另外,還在治療室、處置室、醫護辦公室、洗手池旁邊等張貼手衛生指征和手衛生溫馨提示,以時刻提醒關注手衛生。

5.5加強感染知識培訓,簽名聯署活動,定期講解有關因洗手導致感染的病例,進行手衛生質量考核,加大考核力度,與績效掛鉤。

6效果

6.1 QCC活動5個月以后,2014年4月17日~30日觀察到手衛生時機486次,手衛生依從性達90%,改善幅度為31.8%,手衛生正確率達100%,改善幅度為56%,見表2。

6.2 2014年4月20日~24日抽問手衛生知識22例,回答正確29例,不能回答完整3例,手衛生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

6.3醫務人員洗手依從性提高;未出現醫務人員戴手套接觸公共區域。

7討論

通過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醫院感染中因為醫務人員手傳播細菌引起感染的占30%[5],說明醫院感染的重要傳播媒介是醫務人員的手。洗手與手消毒總稱為手衛生。做好手衛生能夠有效控制和預防病原體傳播,是最簡單、最有效和最基本的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的方法。有研究表明,醫務人員按照手衛生的要求洗手消毒可降低25%~50%的醫院感染發生率[6]。感染科由于收治各種感染性疾病,為了防止疾病間的相互交叉感染,故手衛生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QCC活動,組織關注手衛生培訓和抽問,大家認識到了手衛生的重要性,正確理解了手衛生的相關知識,落實了手衛生洗手指征,提高了醫護人員對手衛生的正確認識和洗手的正確率,明確了手衛生的目標。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和創新能力,確保了醫療安全和醫院感染控制,提升了質量品質。

參考文獻:

[1]劉庭芳,劉勇.中國醫院品管圈操作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3.

[2]韓黎,朱士俊,郭燕紅.中國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現狀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1(2):140-142.

[3]邵衛東.手部衛生與醫院感染[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20):2953-2954.

[4]蘇黎,劉素球,雷釗慧.臨床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及影響因素[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2(7):96-97.

[5]牛修成,張數德,周桂珍,等.醫務人員洗手技術與手再污染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8,8(2):88.

[6]王榮之,龔明勛,放淑清,等.醫務人員手衛生監測及消毒方法[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0,10(1):46.

編輯/孫杰

猜你喜歡
手衛生醫務人員依從性
淺議醫療糾紛中對醫務人員的法律保護
抗疫中殉職的醫務人員
品管圈在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改善中的作用
外科臨床護理過程中手衛生教育與預防醫院感染
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標的一項新技術
手衛生促進項目管理實踐
縣級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
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研究進展
讓真誠關懷為醫務人員減壓
什么是手衛生依從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