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2017-03-20 08:16趙琴
醫學信息 2016年38期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康復護理神經功能

趙琴

摘要:目的 分析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 回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診治的116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8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生活)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康復護理有利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可明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康復護理;高血壓腦出血;神經功能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常見疾病,屬于一種腦微循環障礙性疾病,臨床患者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意識障礙、偏袒等局灶性神經功能缺癥狀。該類患者腦實質損傷嚴重,神經纖維生理性傳導發生中斷,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嚴重的并發癥。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腦出血死亡率明顯減少,但是致殘率仍然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在臨床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應該及時給予康復護理,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減少致殘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文作者結合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診治的116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診治的116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8例患者。對照組58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齡50~68歲,平均年齡(55.18±4.02)歲;出血量48~115 ml,平均出血量(64.15±7.32)ml;腦干出血13例,丘腦30例,腦葉15例。觀察組58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齡52~73歲,平均年齡(58.32±5.18)歲;出血量45~120 ml,平均出血量(67.09±8.30)ml;腦干出血14例,丘腦30例,腦葉1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出血量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康復護理,具體康復護理內容如下:

1.2.1急性期 在患者發病后24~48 h病情穩定后,及時給予康復護理,為患者擺放合適的體位,指導患者進行早期吞咽功能訓練以及被動關節活動,促進患者早期功能體力的恢復。

1.2.2穩定期 穩定期患者病情穩定后,除過繼續急性期的康復訓練之外,指導患者進行坐位平衡訓練、站立平衡訓練、移步訓練以及手功能訓練和語言訓練。同時指導患者進行肢體、關節內收、外展、伸展鍛煉,促進患者肌力的快速回復。此外,可以指導患者進行穿衣、持物訓練,提高患者的肢體靈活性和協調性。

1.2.3恢復期 恢復期的康復護理主要是進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即安排患者模擬生活場景,進行日常穿衣、進食、洗漱、閱讀等訓練。

1.2.4生活康復指導 依據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計劃,訓練應該循序漸進,以免造成繼發性損傷。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盡量以清淡、低鹽、低脂、高纖維、高能量的食物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禁煙戒酒,定期進行血壓監測,遵醫囑規律服藥。

1.2.5心理康復護理 由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屬于一個漫長的過程,患者和家屬容易出現恐懼、失望、悲觀等消極的心理。護理人員應該注意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并告知康復護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療自信心,積極配合臨床康復護理。

1.3療效判定

1.3.1神經功能評分 根據第七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分為輕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1.3.2日常生活能力評分 參照Barthel(BI)指數評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高說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強。

1.3.3生活質量評分 采用SF-36生存質量表,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生活,每項100分,分數越高,表示健康狀態越好,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記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處理。采用t進行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臨床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臨床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生活)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是腦出血的危險因素之一,長期血壓升高會使腦內小動脈發生病理性改變,從而導致破裂發生出血。臨床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腦組織受到損傷,部分患者會出現勞動力喪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臨床為了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應該給予針對性的康復護理,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生活)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康復護理可以促進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通過再不同時期給予相應的康復護理,使神經細胞通過功能訓練得到修復,實現神經功能的重新組合。通過有效地康復護理,減少了各種繼發性功能障礙的發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

總而言之,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具有臨床應用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謝衛紅.早期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4):618-619.

[2]唐敏.早期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康復療效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7):876-877.

[3]宋來高.微創清除手術治療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臨床效果[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4(30).

[4]陳蘭英.早期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神經康復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20):3167-3168

[5]張菊紅,朱縉偉.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9):90-91.

編輯/肖慧

猜你喜歡
高血壓腦出血康復護理神經功能
間歇性低氧干預對腦缺血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開顱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對比研究
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與去骨瓣減壓血腫清除術治療急性期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對比
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的腦梗死患者血尿酸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辛伐他汀對腦出血大鼠神經功能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
針刺改善血管性癡呆神經功能缺損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