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英語一詞多義現象的翻譯策略

2017-03-20 11:38鄭淑芳
校園英語·下旬 2017年2期
關鍵詞:英文翻譯翻譯理論

鄭淑芳

【摘要】由于翻譯是一項整體性工作,這就要求在開展翻譯工作時需具備全局觀念及整合性思維。如果僅僅將翻譯工作局限于逐字逐句的雙語轉換,那么不僅會造成譯文語言的碎片化,同時由于沒有聯系上下文,對個別詞義的篩選不夠準確而造成誤譯,這不僅會影響到譯文的質量,也會對目標語讀者造成極大的閱讀障礙?;诖?,本論文探討了英語一詞多義現象的翻譯對策。

【關鍵詞】翻譯理論 一詞多義 英文翻譯

一詞多義是廣泛存在于自然語言中的一種語言現象,即一個詞匯擁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義項。通常情況下,一個詞匯的形式和意義往往不是一對一的關系,而是一對多的關系。這種關系體現了社會語言的經濟性原則——通過賦予同一形式的詞匯更多的義項,從而減輕人們的記憶負擔。對原文本的整體性認識有助于在此基礎上選擇適當的翻譯策略和翻譯工具,同時對于尋找平行文本,查閱相關的背景知識、設定翻譯目標、工作進度、及質量控制來說都大有裨益。這就要求譯者對所譯內容有著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以下內容便主要探討一詞多義的形成與語義之間的聯系,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詞多義的翻譯策略。

一、一詞多義的形成與語義聯系

1.一詞多義的形成方式。一個詞匯在剛剛誕生時,其所指往往只是一種事物。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認知活動的不斷豐富,這些詞匯也相應的由單義向多義發展,這就產生了一詞多義現象。一般說來,一詞多義現象有以下三種形成方式:第一,輻射型:有些多義詞是以一個基本義項,即原型義項為核心,由該核心呈輻射狀向四周發散出其他義項。在這些義項中,它們彼此是相互獨立的,然而卻可以在每個義項身上找到與原型義項所共有的屬性。第二,連鎖型:此種模式的一詞多義現象,其每一個義項都是由前一個義項單向衍生出來的,即該詞的每一個義項都是環環相扣的。第三,交叉型:該形成方式就是將輻射型與連鎖型兩種形成模式交叉在一起,即一詞的義項發展過程中,既有輻射狀的發散,又有鏈條狀的衍生,兩種模式在義項的發展過程中交叉進行。

2.義項之間的語義聯系。多義詞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其原型義項與衍生義項同屬于相同的詞形和詞音。分析多義詞的諸多義項可以發現,各義項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其中的一個義項必然與其他的一個義項或者多個義項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聯系。第一,語義相近,觀察多義詞的眾多義項會發現,很多多義詞的義項在語義上是相近的。即它們所表達的語義是相同的,或者相近的。例如:happy,其作為形容詞有4個義項:①幸福的,愉快的,高興的;②感到滿意的,認為是好的;③樂意的,沒有困難的;④幸運的,運氣好的。這四個義項所表達的都是美好的感受,在語義上是相近的。在英漢翻譯中,碰到詞類多義詞,處理起來則較為容易。因為其義項的語義變化不大,在基本的褒貶之分方面,這些義項是站在同一邊的,所以即使所選義項不夠貼切,但是譯文所表達含義的總體走向是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的。第二,語義相反,還有一些多義詞的義項在語義上是相反的。在英漢翻譯中,碰到這類多義詞,處理起來是最為棘手的。在篩選詞義時,人們往往根據慣性思維首先選用該詞的原型義項,或者是該詞中更為正面的含義,這是由于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人們潛意識里更愿意接受美好、積極且正面的事物。同一詞匯的不同義項也可能是相互對立的,其語義是相反的。在這種情況下,應認真分析上下文語境,仔細領悟字典所提供的每一詞條的含義,逐個代入語境,直到找到最恰當的義項。

二、對應的翻譯策略

1.全面了解所譯內容。在著手翻譯之前,首先要對全文進行通讀。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可能會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譯者自身背景知識的欠缺以及相關專業知識的匱乏,這一系列的因素給翻譯工作造成了極大的障礙。需要將文本中令人感到困惑的地方標注出來,以便查找相關資料,逐一解決。將文中的縮略語及專有名詞整理出來,利用辭典、網絡工具將其對應的中文全稱查找出來,匯總后擇優選擇,制作出術語表,方便日后在翻譯中直接對照使用。這份術語表對于保持譯文語言前后一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根據語境推敲詞義。很多文本中有很多看起來簡單,實際翻譯起來卻需要花費一番功夫對其詞義進行推敲的詞匯。有時候不得不借助辭典,并通過反復閱讀上下文進行揣摩。將這些“假朋友”詞匯用記號筆標注出來,提醒自己在接下來的翻譯中注意選擇符合語境的恰當詞義。將譯文中出現的這些詞匯一一挑出,這些案例將作為在下文中即將探討的英語一詞多義現象漢譯策略研究的案例。

3.借助輔助工具查證詞義。在正式翻譯的過程中,可以以電腦、網絡搜索軟件、辭典軟件、柯林斯高階辭典為主要輔助工具,按照之前計劃的時間進度對文本進行翻譯,總的來說,翻譯流程主要包括分派任務、獨立翻譯、自行審稿、交稿、最后由導師進行統稿及最終審校。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范圍也在逐步提高和擴大,當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便有了抽象概念的產生。而人類不可能為每一個新事物或者新概念重新另造一個新的單詞,在這種情況下,隱喻的作用便顯現了出來。人們通過觀察和感知,從而尋找出新事物與舊事物、客觀事物與抽象概念之間的聯系,從而利用它們之間的家族相似性,用已知的概念來代替表達新事物。并不是所有通過隱喻手段發展出來的義項都能在辭典中找到確切的解釋,如果在英漢翻譯的過程中一味地逐個套用辭典中的釋義,那么譯文必然會顯得生硬且不合時宜。在這種情況下,譯者需要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利用存在于其認知中的意象圖式,根據語境的特殊性和存在于事物之間的家族相似性,創造出新的概念。

參考文獻:

[1]李恬.一詞多義與隱喻的關聯[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3(03).

猜你喜歡
英文翻譯翻譯理論
合同長句的特點及英文翻譯分析
英文翻譯中的語言多元文化體現
合同長句的特點及英文翻譯研究
接受美學理論在陶瓷會展宣傳冊英譯中的應用
談談翻譯史的研究方法
試析翻譯理論在翻譯實踐中的應用
淺議許淵沖之文學翻譯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