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學生歷史意識的培養問題

2017-03-23 21:20劉海霞
新課程·中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歷史意識初中生培養

劉海霞

摘 要: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的歷史意識,是現階段初中歷史教學改革的熱點話題。針對初中生歷史意識培養這一問題進行探究,對當前歷史意識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具體解決方法展開分析。

關鍵詞:初中生;歷史意識;培養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指出:初中歷史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應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實質上就是要求學生形成一種較強的、正確的歷史意識,然而現階段初中歷史教學在培養學生歷史意識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初中生歷史意識培養存在的問題

1.教師

長期以來,初中歷史教育受應試教育理念桎梏,在充分發揮歷史育人功能上頻頻受阻。教師秉承教學大綱以及考試說明要求,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灌輸給學生,學生對起因、經過、結果、意義等知識死記硬背,考試成績可能提上來了,但是歷史意識的培養卻被拋到了一邊。

2.學生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生對歷史意識培養的態度直接關系到最終教學質量的呈現。在針對“你對歷史意識了解多少”這一問題的調查過程當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對“什么是歷史意識”這一問題知之甚少,又談何參與歷史意識培養教學活動?在大部分學生看來,歷史學習不過是應付中考的不得已之舉,學習歷史沒有什么意義。

二、初中生歷史意識培養的具體方法

1.關注知識橫縱聯系

現實是歷史的發展,歷史是過去的現實。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將每一課的重要知識點講清楚,還應當關注課與課、單元與單元、歷史問題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使學生學會將所學習的歷史知識進行跨時空對比,掌握歷史基本規律,為歷史意識的產生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單元中的《秋收起義》和《井崗山會師》兩課教學過程當中,在理解事件起因、經過、結果基礎之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將其與俄國十月革命進行對比:俄國同屬社會主義國家,為什么我國革命不像俄國那樣走城市包圍農村的道路?學生分析當時局勢和國情可知:我國雖然也走社會主義道路,但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工人階級較少,單純依靠無產階級力量無法獲得革命勝利,兩國國情的差異決定我國不能走城市包圍農村的道路。

學生聯系以往學習的歷史知識并結合現實生活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加深對歷史事件本質認識的同時,逐漸掌握歷史基本規律,歷史意識的培養才能成為可能。

2.滲透思想觀念教育

王仲孚先生曾說:“歷史教學并不是單純地傳遞知識而已,而是透過教學活動,對歷史因果的分析、歷史人物的介紹和評價,以培養學生分析、批判的能力,獲得正確的歷史觀念,從而產生所謂‘歷史意識?!背踔袣v史教材上的每一課、每一單元都蘊含著深厚的思想觀念、教育內涵,教師應當深入挖掘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當中的內在教育因素,在講歷史事件的過程中滲透民族意識、愛國主義和參與意識等教育。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下冊《民族團結》一課時,教師可以趁勢滲透民族意識教育:教材“各民族共同發展”子目附有藏族牧民在噴灌草場、西藏拉薩大昭寺舉行佛事大法會、新疆吐魯番葡萄節上的維吾爾族兒童等圖片,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圖片,并聯系青藏鐵路的開通,思考黨和人民對西藏發展做出的貢獻,深刻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這一基本原則。

教材當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意識、愛國主義和參與意識的教育素材,教師應當加強對思想觀念教育資源的研究,逐步培養學生歷史意識。

3.提高歷史評析能力

白壽彝先生曾說:“我們研究過去,了解過去。了解過去是為了解釋現在,解釋現在是為了觀察未來?!背踔袣v史教學目標提出:歷史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唯物主義觀點,對于社會生活當中的重大問題,應當能夠聯系所學習的歷史唯物主義知識加以理解,培養學生用歷史眼光審視過去、展望未來的良好習慣,形成歷史

意識。

在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學生應當使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作出正、反兩面的辯證評價。例如,在對鴉片戰爭進行評價時,學生都明白鴉片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恥辱和苦難,但是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反面思考:鴉片戰爭是一場侵略戰爭,從道德制高點應當受到譴責,但是,從人類文明交流這一角度考慮,鴉片戰爭是否具有積極意義?

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對歷史進行思考,可以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分析問題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對歷史發展的規律性以及必然性這一認識當中增強學生的歷史意識。

歷史是一門人文學科,歷史課程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促使學生學會借鑒前人成功經驗,吸取失敗教訓,從而“以史為鑒”,展望未來。培養初中生良好的歷史意識是歷史課程教學的本質要求,現階段在如何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歷史意識這一課題的研究過程中,諸位歷史教學工作者都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建議與看法。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我們應當正視教學改革工作過程中提出的新建議、新看法,取長補短,將之有效應用于教學活動當中,從而推動歷史意識培養這一課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樹鵬.初中歷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09(3).

[2]周建章.歷史極其理解和解釋[J].社會科學,2011(11).

編輯 楊 倩

猜你喜歡
歷史意識初中生培養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小人物 大歷史
男才女貌:大學老師娶個初中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