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形式、多途徑開展半日班區域活動

2017-03-23 15:36張玉環
教育家 2017年22期
關鍵詞:區域環境活動區玩具

文 | 張玉環

多形式、多途徑開展半日班區域活動

文 | 張玉環

山東省《關于規范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指導意見》中對區域活動進行了如下詮釋:區域活動主要是指在室內開展的幼兒自由、自主、自發的活動,包括游戲活動和自主學習活動。區域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幼兒個性化學習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幼兒需要通過區域活動來發展感知與運動、認知與語言、情感與社會性等能力,區域活動是幼兒園一項重要的教育教學活動。

作為親子園,我們服務于0—3歲幼兒,半日班的幼兒年齡均在2.5—3歲之間。孩子“年齡小,能力弱”是教師組織區域活動的難題所在。為此,我們將半日班區域活動定位在寬松、自主、愉悅上,積極探索、創設安全有序的游戲環境,進行形式多樣的材料投放,通過多種途徑的游戲參與,以同伴的身份對幼兒加以適時的點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初期,不明確劃分各區域,任意投放幼兒喜歡的玩具,激發他們參與的興趣每年春、秋兩季新生入園,對教師、家長來說都是教育的關鍵時期,對于新入園的半日班幼兒來說意義更為重大,這是他們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是從個體進入集體生活的轉折點。開學初,如何創設吸引幼兒的區域環境是我們—直思考的問題。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對于半日班幼兒區域環境的創設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要逐步增添細節豐富內容,來幫助幼兒適應從家庭到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過渡。

開學之初,我們并不明確劃分各個活動區域。這是因為半日班幼兒剛從家庭來到幼兒園,環境如果變化太大會給他們帶來不適應,會造成情緒上的不穩定。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轉移幼兒對家庭的依戀,我們在教室里有意識擺放了小年齡段幼兒喜歡的玩具,如拖拉玩具、聲響玩具、布絨娃娃、電動玩具、大型雪花片、插塑玩具等,供幼兒自由擺弄。幼兒從最初對親人的依戀慢慢轉移到對幼兒園老師的信任和喜歡,并且開始對幼兒園產生興趣。

中期,設計獨自游戲的小活動區,選擇投放足夠的活動材料,滿足他們參與的需求半日班幼兒處在獨自游戲的年齡階段,他們還不會合作和分享游戲,于是我們設計了若干個適合獨自游戲的小活動區,如玩具區、建構區、娃娃家、生活益智區、小書房等。為了避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相互干擾、注意力分散,我們在區域環境設計時特別注意了動、靜區域的分離,設計了有利于幼兒從一個活動區轉向另一個活動區的合理路線。如在采光較好的窗戶旁設置小書房,活動室門口設置“兩房一廳”的娃娃家,美工區設置在娃娃家旁邊,建構區設置在面積較大的場地上……整個活動室合理布局,動靜分隔,減少了干擾,使孩子們能盡可能地專注于自己的操作。在區域材料的提供上,同一種玩具提供多個,滿足幼兒獨自游戲的需求?;顒又杏變籂帗尯偷教幱问幍默F象明顯減少。

后期,增添體現游戲的情境,豐富幼兒活動區域材料,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布置,我們發現有些原本幼兒很感興趣的區域如釣魚區被冷落在一邊,于是我們采用搬家術,讓幼兒對一些玩膩的材料產生新奇感,激發繼續操作的興趣;另一方面,我們發現半日班幼兒喜歡在豐富、具體的情境中活動,就將游戲的情境融入區域環境,讓幼兒在豐富有趣的情境中活動。

如我們對原先單一的釣魚區進行了情境化設計,用廢舊的彩膠紙剪成小魚,用藍色塑膠墊鋪成“海底世界”,制作了釣魚竿,孩子—會兒釣釣“魚”,一會兒拿到娃娃家里做魚吃,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在游戲中得到了發展。

對區域環境的布置分步實施,使環境創設既符合幼兒年齡段的特點和需求,同時也能有效幫助半日班幼兒成功地實現從家庭到集體生活的過渡。

意大利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曾說過: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食物的需要更為強烈。這也重申了活動的重要性,而區域活動則是重中之重。教師應充分發揮區域活動中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快樂生活,鋪路架橋!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河口社區第四幼兒園)

猜你喜歡
區域環境活動區玩具
幼兒園區域環境的建設現狀與思考
兒童活動區環境色彩設計策略研究
區域環境生態建設
本土風俗文化資源在幼兒活動區游戲中的應用
平衡玩具
丟失的玩具
實施《指南》幼兒園活動區游戲活動研究
小小玩具,大大樂趣
便攜式氣質聯用儀在區域環境現狀調查中的應用
寓學于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