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農專業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分析及對策研究

2017-04-01 19:32李明娟侯文華呂夏毅袁玉龍
學理論·下 2017年3期
關鍵詞:學習倦怠農業

李明娟+侯文華+呂夏毅+袁玉龍

摘 要: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社會對涉農專業大學生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涉農專業大學生中存在的學習倦怠現象對農業院校教育改革和畢業生就業現狀提出了新的挑戰。文章對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進行分析,探索農學類院校教育方式改革的路徑如下:加強涉農專業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考核模式;構建農科院校學業規劃教育體系;完善涉農專業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資源,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農業;學習倦?。荷孓r專業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3-0221-02

高層次、專業化的涉農專業大學生是發展我國現代化農業所必需的高層次人力資源。然而,以培養涉農專業人才為主的農業院校在培養涉農專業大學生時卻面臨著許多挑戰,如何培養高素質的涉農專業人才成為農業院校關注的焦點。

一、當前涉農專業大學生學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的學業倦怠是大學生沮喪、疲乏、焦慮、迷茫、無力等消極學習心理的表現,反映了大學生對待學習的負面態度,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擇業、創業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厭學情緒、逃課、考試作弊、缺乏對專業的認識以及沒有明確的就業觀等方面。根據調研發現,在農業院校中40%的涉農專業大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下降明顯,存在學業倦怠現象,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厭學情緒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是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主要表現為缺乏學習動力,無法從學習中找到其內在需求。一些大學生的目的僅僅是獲得學歷,缺乏對時代和國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缺乏更高層次的覺悟,因而沒有激發出強大的學習動機,產生了厭學情緒。同時,大學生對自我信心不足,學習成績不理想導致自暴自棄。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83.2%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前途渺茫,缺乏自信;有53.2%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精力不濟。這可能是導致厭學情緒產生的重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隊伍應該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適應性的調整,幫助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消除這些負面情緒影響。

(二)逃課和作弊現象

大學生逃課存在明顯的主動性,具體表現為對某些課程的逃避和對上課本身的厭惡。一般情況下存在“身逃”和“心逃”兩種表現,即有一部分學生對課堂采取逃避的辦法,不經過履行相應的手續置身課堂之外。而大多數學生存在出工不出力的“心逃”現象,即使身在課堂但是卻不關注課堂的內容,選擇做其他與課堂內容無關的事情,比如睡覺、玩手機等。逃課現象的存在往往會導致對課堂教授內容無法掌握,對專業知識不能夠理解,因此在考試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考試作弊的現象,以此來避免不及格。這不僅僅是自身誠信的問題,對其他同學來說更是一種不公平的競爭。調查結果顯示,存在逃課、上課遲到早退以及上課睡覺等不良現象的同學占29.2%,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考試作弊等現象的產生。

二、涉農專業大學生學業倦怠現象的成因

(一)學習涉農專業的動力不足

涉農專業的工作在大部分時間里可能更多的是面對農村和農民,工作條件和工作待遇與其他專業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時,受父母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大學生并沒有做好將來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打算,僅僅把專業學習當作一個“跳板”,導致所學專業與就業的匹配率低,造成就業壓力。在調查問卷中,對于“你是否認為努力學習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調查結果顯示,有20.4%的同學幾乎不認為或不認為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對于 “推動你學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8.2%的同學認為學習涉農專業,是為了實現家庭的愿望,回報父母。該選項在“獻身科學,回報社會 ” “對學習或學科內容感興趣,實現自我” “實現家庭的愿望,回報父母 ”和“謀求好工作 ”四個選項中占最大的比例。由于這些思想的存在導致大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學習涉農專業的動力不足,產生學業倦怠現象。

(二)就業觀念存在誤區

涉農專業學生有很大比例來自農村家庭,絕大部分家長存在著“供孩子上大學就是為了跳出農村這個圈子”的思想,所以影響到學生不愿意從事農業相關的崗位。而對于一些女生而言,由于受到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造成女大學生在擇業時期望值過高。加上相關涉農專業,許多時候需要進行田間工作,對于女生來說也面臨一定的挑戰。同時,由于沒有良好的學習規劃,在擇業過程中對專業相關的工作認識不足,不能夠理性地選擇合適的工作。在調查結果中,僅有12.1%的同學能夠制訂學習規劃并嚴格執行。

(三)對農業的認識不足,專業認同感較低

農業生產勞動強度大、農業生產效率低、農村環境“差”,是很多學生對農村和農業的普遍認識。他們認為在就業保障、收入水平、工作環境等方面與城市工作相比差異明顯。農業類高校畢業生通常工作在農業生產的一線,但是受專業學習年限和實踐經歷的影響,很少有畢業生能在最初的幾年內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很少有畢業生能夠扎根基層堅持下來。

三、改善涉農專業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的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涉農專業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學校應該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學生在大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把學農、愛農、服務農民的意識和興趣貫穿始終,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的學農、愛農、服務農民意識。調查顯示,有31.1%的同學不能合理利用課余時間。他們把課余時間大部分用在上網聊天、打游戲、打撲克、看電視上。這就要求教育者在以后的教育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合理地進行時間分配,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考核模式

農業類高校應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利用輕松愉快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梢哉埾嚓P專家教授結合自身經驗,與同學分享科研心得,幫助學生提高對本專業的認識,提高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對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進行改革,將課堂搬進實驗室、搬到田間,讓同學們親自參與到實驗或者農業勞動中,感受其中的快樂和魅力。同時,改進傳統的考核模式,不再將單一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考核標準,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科學探索,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調查結果中,有69.5%的同學表示對所學專業很滿意或基本滿意。這些調查數據應當引起教育者重新思考并改進教育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構建農科院校學業規劃教育體系

農業院校更應該關注涉農專業大學生的學業規劃,要單獨立項研究,配備專業的學業規劃師資隊伍。這個師資團隊應由輔導員、系主任、專業帶頭人、教學管理人員組成,根據學生的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做相應的指導。要根據涉農專業大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發展目標等,制定“差異化”的規劃方案。要深入把握涉農專業大學生成長規律、社會大環境、傳統觀念等影響因素,幫助他們科學合理地制定共性突出、個性鮮明、實用性強的學業規劃方案,當好涉農專業大學生高質量發展的引路人。

首先,要堅持分類指導,分類規劃的原則。學校在幫助涉農專業大學生充分認識自我、分析自我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認清專業的發展前景,把個人發展方向和涉農專業的發展結合起來,確立合適的學業發展目標,最終幫助涉農專業大學生制定“差異化”的學業規劃方案。

其次,要通過學業規劃教師個別談心摸底、小組討論分析等方法,做好“一對一”的跟蹤指導,特別是根據不同的學業階段,及時幫助涉農專業大學生根據實際發展情況調整學業規劃發展路徑。

再次,充分發揮輔導員和導師的作用。輔導員和導師更熟悉每一個大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具體情況,了解他們的現實表現、家庭情況、人際關系等,可以精確地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學業規劃,特別是在對個性發展需求強烈的、學習成績較差的、單親家庭和心理問題學生等群體的個別輔導上,更容易引導大學生在“差異化”規劃中實現全面發展。

(四)完善涉農專業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

首先,農業院校應該更加關注涉農專業大學生的就業服務體系,引導涉農專業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摒棄舊的擇業觀,使其充分認識到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業人才的優勢,正確處理好困難和機遇的關系。其次,要引導學生學會創造就業機會。對有創業想法的學生給予鼓勵和支持,為其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搭建有益的創業平臺。再次,加強用人單位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廣泛建立與用人單位的合作,讓更多的大學生有機會到企業參觀和學習,實現從高校到企業的完美銜接。

新形勢下教育改革必將面臨新的挑戰,農業類院校在新農村建設中擔負著更重要的任務。農業科技的改革和農業產業化的良性發展需要高校培育更多的具有扎實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的優秀專業人才,這需要農業類院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發展教育體系,改善固有的教育模式,強化教學實踐,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從大學生的角度來說,應當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扎實地學好專業知識,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提升自己的創新和創業能力,同時還要重新思考對農業的認識,真正做到學農、務農、愛農。

參考文獻:

[1]成曉樂.大學生厭學情緒和行為原因分析以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教學,2013(5):185-187.

[2]高霞光,張俊.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 河北農業科學,2009,13(5):164-165.

[3]桑運川,劉瓔.高等農業院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 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1):6913-6914.

[4]張寶義,趙琪.高校大學生逃課現象的透視[J].社會工作:學術版,2006(4):55-57.

[5]朱永英,陳昌平,史憲瑩.高校大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學理論,2015(26):160-161.

[6]方蕾.農業院校大學生農村就業的SWOT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5,43(2):447-451.

[7]王宏偉.農業院校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淺談[J].中國西部科技,2011(12):77,92.

猜你喜歡
學習倦怠農業
數據分析挖掘在農業統計分析中的應用
張北“未來農業”
中國農業2017年與未來十年展望
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習倦怠原因分析及對策探究
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倦怠現狀分析
流通領域重要農業產品價格(2016年10月)
廣州市從化區農村兒童英語學習倦怠情況研究
大學生學習倦怠與專業承諾的關系研究
大學生學習倦怠研究綜述
農業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