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三下鄉”為載體的高職院校社會實踐路徑探究

2017-04-06 07:22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16期
關鍵詞:三下鄉毒品科普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傳媒藝術學院 重慶 400000)

以“三下鄉”為載體的高職院校社會實踐路徑探究

張洪芝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傳媒藝術學院 重慶 400000)

實踐育人就是通過知識、經驗的傳授和方式方法的創新,促進價值的認同,增強目標群體的個體素質,使個體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近年來,我國高校的實踐育人工作得到了長足發展,內容不斷豐富,形式不斷拓展,機制不斷完善,成效不斷提升。我校立足自身實際情況, 以三下鄉社會實踐為載體,通過進社區進基層,傳達黨的聲音、傳播先進文化,是一個服務社會的過程,更是一個自我教育的實踐。

“三下鄉”社會實踐;禁毒科普

本文以2017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開展為例,探索總結實踐育人的路徑,總結經驗,找出不足,以提高育人的實效性?!皭凵?、不吸毒”,為營造“無毒”的良好社會生態,倡導健康的生活理念,依托專業優勢,輔之專業培訓,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傳媒藝術學院組建了一支以學生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于7月6日至9日開展了為期四天的禁毒科普宣講活動。在實踐中他們走街串巷,深入基層,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禁毒,弘揚正氣,為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知國情、懂民意、踐行動,禁毒科普進社區

在經過大渡口禁毒支隊警官專業的禁毒、防毒科普知識培訓之后,為更好地調查禁毒的基本國情、了解基層群眾對于毒品的種類危害的認識程度,以及如何做到拒絕毒品,健康生活,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暑期“三下鄉”禁毒科普宣講團分別于7月6日、8日前往華龍家園社區以及農轉非小區——竹園小區,通過海報、橫幅、發放宣傳冊、問卷調查、訪談以及集體宣講的形式進行禁毒科普宣傳。

志愿者共向社區群眾發放宣傳冊400余份。發放問卷131份,收回127份,有效問卷127份。通過分析,參與問卷的群體以農民、工人、學生為主,另有部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結果顯示,97.1%的人表示對于毒品有初步的了解且認識到他的危害,但是對于新型毒品的認知度以及辨別力較低,對于如何預防青少年吸毒的知識了解甚少,對于“舉報吸毒獎勵30萬”的不到10%,調查顯示僅有9.5%的人參與過政府或者社區等組織的禁毒宣傳,但是對于是否愿意參與積極性較高,且希望有更多的此類宣傳。

結合問卷以及走訪的結果,帶隊老師以及志愿者結合宣傳冊集中對參與人員就毒品類型尤其是新型毒品的類型以及如何辨別、如何預防青少年吸毒進行了重點且深入的宣講,同時對現場提問的群眾給與了認真解答,現場群眾紛紛表示此項活動很有意義,其中一位滿頭白發的退休老人激動地說“禁毒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二、從小抓起,禁毒科普進課堂

7月7日,下午三點,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暑期“三下鄉”禁毒科普宣講團準時來到新雨社區的市民學校,在大渡口建勝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幫助下,通過小知識競猜、與兒童一起畫畫的形式,為這里的13名小朋友進行了一場趣味橫生的禁毒宣講。

參與活動的孩子最大的十歲,最小的五歲,為了幫助小朋友能夠更好的理解毒品是什么、危害有哪些、怎么辦等內容,志愿者們以有獎競猜的形式激發小朋友的參與興趣,同時志愿者利用專業優勢制作了Q版的漫畫,分發給每位小朋友一張,分組指導小朋友對進行涂色,并在此過程中引導小朋友認識毒品的種類(罌粟花、搖頭丸等)、吸毒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身形消瘦且疾病纏身的人、骷顱頭等),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小朋友表示了解了毒品的一些知識,也明白毒品的危害,同時會告訴自己的親人朋友不要碰毒品,志愿做一個禁毒科普的“小小宣傳人”。

三、線上、線下齊發力,禁毒科普進頭腦

為保證宣講內容真正“進頭腦”,讓禁毒科普成為常態性工作,宣講團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在宣講過程中,邀請參與人員關注我院公眾號平臺,志愿者團隊將活動內容以及禁毒科普知識通過公眾號發布,便于第一時間及時有效的了解相關禁毒科普知識,增強互動性,充分發揮線上、線下的合力,幫主廣大群眾充分意識到毒品的危害,全員禁毒,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生態,拒絕毒品,健康生活!

四、總結反思。

(一)經驗

1、依托專業優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專業特長,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社會實踐成員自己動手完成了整個活動的海報設計、宣傳折頁以及橫幅的設計與制作,充分發揮了他們的專業優勢,將禁毒科普通過豐富的內容和生動的形象展現在市民眼前,有效的傳播了主題,收效良好。

2、深入基層,解決了禁毒科普宣傳的“最后一公里”。

此次活動我們選擇的是農轉非社區以及市民學校,這里的市民由于原來在農村知識文化程度普遍存在不高、對禁毒的重要性和意義不甚明了,且存在自身吸毒問題,因而,此次我們深入基層,將最新的政策和常識宣傳到這里,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深入市民學校,豐富多彩的活動更是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以及關注度,讓禁毒的種子在他們心里生根發芽。

3、充分利用互聯網,發揮網絡優勢,發揮線上、線下合力。

為解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階段性問題,我們推出了學院的官方公眾號,通過公眾號向公眾定期推送禁毒相關的內容,以確保禁毒的長效、可持續的進行。

(二)存在的不足

1、深入程度不夠。此問題主要由于活動開展時間較短,導致存在活動不夠細致、深入。如市民學校的宣講,只參與了一次活動,后續無法跟進,效果不好,而社會實踐活動一年一次,導致連續性不好。

2、可持續性不足。對活動社區未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導致對實踐活動的后期宣傳和推進存在不足的情況。

(三)改進路徑

1、共建市民學校。學校的四點半志愿者課堂與社區的市民學校共建,每周一課,可有效的保證實踐育人的成果。

2、與社區建立長效合作關系。和社區工作人員合作,定期推出相關主題的宣傳展板、海報等宣傳品,實現常態化、可持續化的活動模式。

[1]肖建國.中國教育報.《實踐育人的關鍵點》.2017.04

張洪芝(1986-),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傳媒藝術學院。

猜你喜歡
三下鄉毒品科普
銷毀毒品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華
科普達人養成記
火燒毒品
家電使用及維修現狀調研分析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展翅計劃”與“三下鄉”的比較與探討
論學生黨員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持續性
高職院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模式之我見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