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幾個著力點

2017-04-10 01:31劉濤孫靜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期
關鍵詞:著力點專業發展教師

劉濤+孫靜

摘要:教師隊伍的發展,要從教師工作模式、教師管理、師德建設、閱讀、分層分級培訓、課題研究幾個點著手發力,教師的素質與業務水平定會有質的變化。

關鍵詞:教師 專業發展 著力點

一、創新“問題突破”工作模式,突破發展難點

把教師發展中存在的已知問題作為工作的切入點,對問題分析把握,開展相應的活動突破問題。在老問題的基礎上發現新問題,持續研究突破,既解決了問題又檢驗或提高個人、團隊的執行力。

“問題突破”工作流程:事先通過渠道(校長信箱、熱線電話、手機短信、QQ群等)收集確定問題→搜集相關問題的材料→研討突破→反思重建。循環使用,螺旋上升。

二、加強教師檔案管理,目標激勵教師發展

建立教師專業成長檔案,制訂專業發展計劃,以發展的眼光規劃教師自我發展,強化教師管理。

1.教師負責成長檔案的日常管理和更新。

2.在學年初,教研組長圍繞“學校教學主題(項目)”引領教師制定學年成長計劃,帶領教師落實;向學校反饋教師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逐級上報分管領導,開展問題突破式研討。

3.學校每學期末組織人員檢評《教師成長檔案》使用管理情況。針對出現的問題展開專題會議研討突破。

三、加強師德建設,塑造師德新形象

一是圍繞“愛與責任”師德教育主題,強化廣大教師的敬業精神、求真精神、創新精神和愛生情懷,加強教師職業理想教育和師德規范教育,提高廣大教師的人格素養,增強教書育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幸福觀教育,正確認識當前社會發展、教育發展的現實,樹立良好的心態。

二是加強機制建設,完善師德考核體系,加大處罰力度,嚴肅查處違背師德規范的教師,建設有效的獎懲機制,推動教師職業理想與人格修養的完善。

四、堅持教師讀書制度,夯實教師理論基礎

堅持讀研結合、讀思結合、讀用結合、讀寫結合,鼓勵教師讀專業書籍,夯實專業知識;讀教育報刊,了解同行思想;讀教育經典,以史為鑒;讀學生的“書”,走進學生心靈;讀人文書籍,開闊視野。

1.建立教師讀書制度?;A書目全員閱讀、梯隊教師自主精選書目。學校將教師分為新分配教師(新進教師)、中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名師)三個梯隊,不同梯隊閱讀書目、閱讀深度不同。

2.提供讀書沙龍、教育專著解讀講壇等多種交流平臺。

3.利用學校圖書館或訂購相關書刊,對教師自選專業書刊給予適當支持。

4.評選表彰“教師讀書明星”“書香班級”等。

五、狠抓兩類培訓,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為真正實現“全員發展、梯次推進”的教師的發展目標,學校狠抓“全員培訓”與“專屬培訓”兩類培訓,做到全員培訓及普及,專屬培訓,促提高。

1.扎實開展全員培訓,努力抬高素質基座

預計教育教學中會遇到的問題和已經遇到的問題,組織全員進行師德培訓、校本課程體系培訓、課程整合知識與能力培訓、基本功培訓、教材培訓、心理健康培訓等,突破思想障礙,讓每一位教師明白“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凝心聚力為成功實踐鋪墊。

2.針對性開展教師專屬培訓,提能力,培特色

(1)建立名師工作室,發揮名師工作室的輻射作用

①在教學能手新秀中選定具有教學特色的教師為校本名師,發證書。

②以教師姓名、任教學科命名工作室,在班級懸掛工作室名牌。

③以課堂實踐、專題講座等方式呈現名師對課堂的理解和探索,把課堂教學中可見的可操作的技巧、風格展現給教師,吸引相同或類似教學風格的教師加入工作團隊,加速教學特色由點到面的發展,最終建立具有學校特色的教學模式。

④鼓勵名師課題立項,實現課堂研究與課題研究互相引促,把問題當課題精準突破難點。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確定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制定方案開展研究。

(2)建立教師幫帶工作機制

以市區教學能手(新秀)為依托,每學年開展骨干教師結對1名青年教師【教齡4-15年】。

①在教師節舉辦結對儀式。校長為幫帶教師頒發紀念證書和記錄本。

②開展“問題突破”研討和“同課異構”活動,互相學習不同層次的教師對教材的不同處理技巧達到共同成長。

③骨干教師每周、每月對青年教師的階段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發掘、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特色;青年教師每周、每月對自己進行自我分析。雙方針對階段出現的問題精準突破。

④學期末,骨干教師、青年教師總結匯報,舉行青年教師匯報課,教務處檢評。

結對期間,青年教師獲得區級及以上榮譽的,報請校長辦公會給予骨干教師相應獎勵。

(3)開展青藍工程

為教齡3年內的教師選師傅結對子,幫助新教師“一年站穩講臺,兩年做出成績,三年成為骨干”。

①在教師節舉辦結對儀式。校長為師徒頒發紀念證書和記錄本。

②師徒按照“選題-備課-上課-評課-反思-再上課-總結經驗”的流程開展一系列行動研究,師傅定期隨堂聽課、同步備課、指導教法,幫助新教師適應角色;每周、每月對徒弟的階段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徒弟每周、每月對自己進行自我分析。

③學期末,師傅、徒弟總結匯報,舉行新教師匯報課,教務處檢評。結對期間,徒弟獲得區級及以上榮譽的,報請校長辦公會給予師傅獎勵。

(4)新分配教師、新進教師專題培訓

新教師為學校注入新鮮活力,第一年是融入團隊關鍵期,是快速成長期,可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題跟進式培訓和常規化管理。

①報到時,召開座談會,校長向新教師介紹學校辦學歷史、制度文化、課程建設、教學改革、教師隊伍建設等;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管理制度和日常運行機制,如教學常規管理、班級管理量化、師德規范、學??记诘?。

②開學第一個月,教務處對新教師集中開展個性化課堂教學調研,把握每一個教師的現狀態和潛力。學期末新教師舉行匯報課。

③第二個學期對新分配教師依托結對幫帶和教研組進行常規管理;對新進教師依托教研組進行常規管理。

六、發揮教研室(組)作用,坐實教研活動

1.開展“貼標簽”聽課評課活動,挖掘特色教師

分管領導安排學校學科核心成員對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教師進行聽評課活動,比較、研究、評價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貼標簽。

2.打造“合作發展型教研組”

每周二下午教研組以問題突破模式圍繞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開展精準教研活動。

七、提供多種交流平臺,淬火教師專業技能

為促進各類教師成長,學校積極提供機會與平臺,加強與同伴間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市、區、校級學科教學展示活動提促教師專業技能。要求:

①執教人進行主題教學,教研組成員帶著問題聽課;

②執教人闡述自己的教學設計和理論基礎;

③執教人與聽課人展開對話,產生思維碰撞,突破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④執教人根據討論結果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重新設計教案、教學思路。

八、落實“一引一促”,搞好課堂研究與課題研究

課堂教學引領課題研究精準、深入、全面,課題研究促進課堂教學方法科學、風格成熟、特色突出。教師以課堂、專業發展過程中的困難為課題,做研究型教師,運用理論有效地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問題,使特色更加突出、風格更加成熟。

只有日積月累才能厚積薄發。只要每位教師一邊仰望星空一邊腳踏實地,教育人生定會春暖花開。

參考文獻:

[1]臨沂市教育局十三五課題規劃·臨沂市課程領導力建設實施方案.2015.

[2]何學峰.研修與成長提升教師的課程領導力.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著力點專業發展教師
最美教師
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統一的著力點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把治污的著力點放到基層去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