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供銷合作社的農業產業鏈融資探討

2017-04-10 05:29董芳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7年8期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

[提要] 以農業產業鏈融資來推動農業產業化是解決三農問題和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的突破口之一。國內的農業產業鏈融資已有部分成功實踐,但對于缺乏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地區來說,這種融資模式的推進困難重重。本文以廣東連州為研究對象,結合當地具體情況,探索利用供銷合作社的信息優勢、品牌優勢和制度優勢來構建供給側改革下的農業產業鏈融資新思路。

關鍵詞:供銷合作社;供給側改革;農業產業鏈;農業產業鏈融資

基金項目:清遠市哲學社會科學年度規劃項目:“新型城鎮化下清遠地區特色農業產業鏈融資探索”(項目編號:16ZZ01)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F832.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3月1日

一、引言

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相輔相成,推進農業的產業化,是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從傳統金融業務為我國農業產業提供的支持來看,資金供給不足是普遍現象;而另一方面,銀行類金融機構在農村金融服務的創新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研究和探索結合地方經濟特點的農業產業鏈融資,并以此來推動當地的農業產業化發展,緩解現階段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面臨的資金壓力,為其提供足夠的金融支持,是“金融服務三農”的直接體現。近年來,國內部分地區開始進行了農業產業鏈融資的實踐,其中以2010年龍江銀行的“五里明模式”為典型代表,即依托五里明鎮所建立的農業產業鏈,由龍江銀行開發出以金融和農業產業鏈相結合的涉農金融產品,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銀行+保險+政府+科技+信托”的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這一服務模式在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也為銀行提供了全新的業務空間,龍江銀行也因此成為“全國第一家按照農業供應鏈來整體統籌謀劃機構發展和農村金融服務的銀行”。但從全國整體情況來看,由于農業特定的自然屬性以及核心企業難以確立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農業產業融資的探索更多還是建立在理論上,不同地區的農業產業鏈發展特點和經濟狀況也決定了具體的融資產品須結合當地現實情況來設計。2017年中央1號文件中著重提到要“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積極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要“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這為我國各地方探索特色農業產業鏈融資增強了信心。課題組以廣東省金融改革試點地區之一的清遠為研究對象,選取其中農產品特色優勢明顯的連州進行供給側改革下的特色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探索。

二、國內現有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

從國內目前已有的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來看,按照主導方的不同可大致分為園區主導型、龍頭企業主導型和政府主導型。園區主導型的農業產業鏈融資,是依托某一特定區域內規?;霓r業產業,將其經營權或收益權等作為抵押,利用產業鏈上各個節點進行縱向一體化,并以此向銀行類金融機構申請貸款。

龍頭企業主導型的農業產業鏈融資,是將產業鏈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核心企業,并通過核心企業將鏈條上下游的節點都進行緊密結合,增強產業鏈的整體信用,以此來解決鏈條上的農戶、中小企業等各參與者自身擔保能力不足的問題。

政府主導型的農業產業鏈融資,是由政府牽頭進行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并積極引導信貸資金投入到符合地方特色農業發展戰略的農業產業上,鼓勵地方優勢和特色農業科研并通過擔?;蜓a貼等形式給予一定的支持。

不管哪種模式,農業產業鏈融資的開展都需要區域內已經成熟且有一定規?;霓r業產業,需要擁有實力雄厚且信用良好的大型農業產業化企業作為核心企業,需要當地政府能夠主動介入并起到示范作用;有符合地方特色的農業發展戰略,有投入回報低、周期長的農業科研的勇氣和發展當地特色農業的決心。

三、連州市農業產業化推進中的金融支持現狀

連州市(縣級市)位于廣東省清遠市西北部,地處五嶺中之萌渚嶺南麓,境內崇山峻嶺,氣候季節變化明顯,由于溫、光、水資源豐富,域內山地比平原氣溫低、水熱時空分布不均,形成明顯的山區立體氣候,適宜不同生態型的作物生長,四季宜耕。作為廣東省傳統的農業大市之一,連州擁有連州菜心、水晶梨、白茶、紅蔥等多個有代表性的特色農產品。截至2016年12月,全市累計創建省級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10個,建設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6個。此外,2016年連州菜心、連州水晶梨獲得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連州市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考核組考核,2016年12月榮獲“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稱號。

以連州菜心為例,連州農民種植菜心歷史悠久,全市12個鄉鎮的大多數農戶有種植“連州菜心”的傳統。加上冬季光溫氣候條件好、冬閑田面積大等形成的冬種優勢,當地已經在多年的摸索和實踐中培育出了適合當地氣候等特點且生產性能良好、遺傳性穩定、具有地方特色的“連州菜心”品種。近年來,連州高度重視連州菜心產業發展,將連州菜心作為連州農業主導產業之一,域內以連州菜心為主的蔬菜種植面積達40萬畝以上。近年來秋冬季節在省會廣州連續舉辦的“連州菜心節”更是進一步提高了連州菜心的市場認可度。連州當地制定了“連州菜心”農業地方標準(《連州菜心生產技術規程DB441882/T10-2011》),同時成立了連州菜心協會,促進其標準化、規?;?、產業化的發展。目前,連州的“連正”牌、“龍旺榮記”牌、“九陂”牌、“豐農?!迸?、“蒲麓小村”牌等6家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的連州菜心獲得綠色食品認證,連州菜心也成功申報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課題組從2016年9月份到2017年初通過走訪農業局、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貿易公司等,同時深入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調研發現:

1、連州的農業產業化推進急需足夠的金融支持。連州的特色農產品有很好的品質優勢和特色優勢,以連州菜心和水晶梨為例,產品知名度較高,近年來種植規模有較大幅度地增長,但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推進集中成片種植和統一耕種管理上存在很大的資金困難,同時他們能夠從銀行類金融機構得到的貸款資金又極其有限。

2、傳統的金融產品難以滿足連州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需求。在農業產業化的推進中,截至2016年10月底,連州市工商部門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到537家,目前還在進一步增長中。在合作社的參股形式中,資金入股和土地入股的各占一部分,普遍做法是一兩個大戶和周邊一些小戶一起合作。由于種植期或種植面積擴張等原因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時,大多數農民合作社(即使是省級示范社)無法提供傳統信貸產品所需的可供抵押的固定資產,其中部分合作社負責人采用了個人固定資產抵押來獲得信貸資金,解決合作社的運轉資金需求,臨時性資金需求則需要通過從其他小額信貸公司來獲取,但通常利息都較高。

3、缺乏有實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產業鏈融資的核心企業。從典型模式來看,開展產業鏈融資需要資金實力雄厚、信用狀況良好、與上下游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小企業聯系緊密的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并運用自身的信用來為產業鏈上的其他主體融資。連州近年來在發展特色農業的過程中也致力于引入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但目前還沒有出現農業企業能夠達到在產業鏈融資中對核心企業的要求。

四、基于供銷合作社的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可行性分析

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在我國的農業發展歷程中曾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國內零售網點最密集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壟斷特性的系統,擁有信息優勢、品牌優勢、規模優勢和制度優勢的供銷合作社也是新形勢下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信息優勢。在資金封閉回流的農業產業鏈融資中,全面而準確的信息和暢通的流通網絡尤為重要。供銷合作社在我國幾十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一個全國范圍內上下連接、縱橫交錯的流通網絡,逐步形成了較為健全的組織體系和架構,不僅使其成為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組織農村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成為了聯結城鄉和聯系工農的橋梁,這是其他任何組織和機構難以達到的,在部分欠發達地區更是如此。

(二)品牌優勢。在產業鏈融資模式中,產業鏈將以整體信用來獲取信貸資金,鏈條上各主體也需要相互緊密聯系,共同增信,各主體之間的信用也需要有保障。供銷合作社貼近農民,在長期扎根農村并從事為農服務的過程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譽,獲得了廣大農民的信任,在農村地區和農民心中已經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品牌優勢。

(三)制度優勢。供銷合作社是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對恢復國民經濟、穩定物價、保障供給、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它的成立和發展在我國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它本身的制度兼容優勢使其成為了溝通政府與農民的紐帶,這是參與農村金融創新中其他組織機構所難以獲得的。

(四)改革優勢。自1995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恢復成立以來,1995年中央5號文件、1999年國務院5號文件(《國務院關于解決當前供銷合作社幾個突出問題的通知》)、2009年國務院40號文件(《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近幾年的中央1號文件等均將供銷合作社作為主陣地,圍繞“三農”進行改革。2017年中央1號文件更是著重提到,要“繼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增強為農服務能力”,要進一步“加快農村金融創新”,這無疑為供銷合作社參與金融創新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五、基于供銷合作社的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基本架構設想

如前所述,鑒于各地方農產品多樣且各具特色,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須依據其產業鏈特點來構建。連州獨特的氣候、地理、光溫等自然條件,使其生產出的連州菜心、水晶梨等產品具備風味獨特、綠色自然、營養生態的特色和優勢。在連州當前缺乏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情況下,借國家大力推進供銷合作社進行金融創新實踐之機,發揮其信息優勢、品牌優勢、制度優勢和改革優勢,與銀行、政府共同創新供給側改革下的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為“三農”服務,為我國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推進和加速農業的產業化提供足夠的金融支持。

(一)引導訂單農業,保障產品質量。政府主導,由供銷合作社為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搭建有效渠道,實施訂單種植,農民合作社在政府農業部門和供銷社引導下進行統一種苗、農資、種植、銷售,按訂單要求進行規?;N植和管理,由供銷合作社、政府農業部門、對口支農科研院所、多個地方協會提供有效的技術指導和安全監測,保障訂單中的農產品交貨質量。

(二)利用制度優勢,參與融資擔保。利用供銷合作社的品牌和制度優勢,由地方政府和供銷合作社共同出資,成立專門為農服務的擔保公司,為已簽訂單進行有效的融資擔保,從銀行或農信社為農民專業合作的規?;蟹N植和統一管理爭取到所需的信貸資金支持,改革傳統信貸模式中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供抵押的固定資產的要求,并以預付款的形式獲得銀行或農信社的信貸資金。

(三)嚴控融資流程,封閉資金回流。根據訂單進行統一種植和管理后,產品依訂單要求交付農產品批發市場,貨款由批發市場直接與銀行或農信社結算,之后扣除前期已預付的貸款資金本息,支付給農民專業合作社,使資金封閉回流,供銷合作社和政府共同出資的擔保公司配合監控資金流向,在信貸資金支持農業產業化和規?;N植的同時有效控制銀行等機構的信用風險。

(四)配合保險制度,控制種植風險。由于農產品種植不同于工業產品生產的特殊性,種植風險的防控需要相應的制度配合保障。調研顯示,連州地區目前的農業保險政策還沒有得到完全有效落實,在國家推進農業保險制度改革的大環境下,地方政府引導并補貼農業保險產品創新,供銷合作社利用自身的品牌優勢進行農業保險產品的推廣和落實,使農業保險政策起到應有的保障作用,有效控制農業產業鏈融資中的種植風險。

主要參考文獻:

[1]唱曉陽,姜會明.農業產業鏈融資難問題的應對策略[J].云南社會科學,2016.4.

[2]王靚.農業產業鏈金融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12.

[3]張淑芳.農業產業鏈及其金融支持研究——基于對中國人民銀行遼西某縣級市支行的調查[J].時代金融,2016.7.

[4]馬久杰,周向陽.土地流轉、財產權信托與農業供應鏈金融創新——龍江銀行“五里明模式”剖析[J].銀行家,2011.11.

[5]滿明俊.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比較與金融服務創新——基于重慶調研的經驗與啟示[J].云南社會科學,2011.7.

[6]程永娟,孟楓平.農業產業鏈融資研究評述[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3.

[7]周妮迪,李明賢.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難問題解析——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3.6.

[8]董芳.新型城鎮化下農業產業鏈融資探析[J].西南金融,2014.11.

猜你喜歡
供給側改革
淺論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
房地產去庫存有何妙招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韓媒:抓住中國“供給側改革”新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