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業績評價中非財務指標的重要性

2017-04-10 05:51馬軍麗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7年8期
關鍵詞:業績評價重要性

馬軍麗

[提要] 傳統單一維度的財務指標存在很多的局限性,越來越不能適應現在的企業業績考評,而非財務指標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由于非財務指標存在難以量化等缺陷,如何在企業業績評價中引入非財務指標,成為理論和實務界共同關注的焦點。本文從引入非財務指標的必要性,分析非財務指標在企業業績評價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非財務指標;業績評價;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3月7日

一、引言

財務和非財務業績指標都是十分重要的。有時候,會計師和經理們會過多強調利潤或費用差異這類財務指標,因為它們很容易從會計系統中獲得。但是,經理們還可以考慮用非財務業績指標改善經營控制。這類指標更為及時,更易于受組織的較下層,也就是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的那一層員工的影響。利用非財務指標,可以更好地激勵員工去實現企業業績,完成工作目標。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投資者和債權人關注企業業績,其他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經營業績也十分關注。學術界以及實踐界越來越意識到單純的財務指標評價體系具有的局限性愈發突出,財務指標評價及分析作為一種較為傳統的企業業績評價方法,不能全面反映企業內在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經營者過度依賴企業的財務指標,借助于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研究,而忽視了企業的非財務指標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嚴重阻礙了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由此看來,企業應該將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相結合,共同分析企業業績,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以此保持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所以,非財務指標在企業業績評價體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企業業績評價引入的主要非財務指標

企業對其非財務業績進行監管已有多年歷史了。近年來,絕大多數企業都對質量、周期、生產率、創新等非財務業績指標有了新的認識。在進行企業業績評價時引入非財務指標是十分有必要和十分重要的。

(一)質量。質量控制是為確保產品或服務達到顧客的要求所做出的努力。全世界各國的企業都有正式的質量管理計劃。質量上的改善(從開始生產到售后服務)將會導致周期的縮短和生產力的提高,進一步增加企業的價值,提高企業的業績。各大企業都關心質量這一非財務指標絕非巧合。在資金籌措越來越難、服務要求越來越高、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保證質量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保證質量呢?通常采用的一種方法是在產品完工后進行質量檢查,不合格產品被丟棄或返工。然而,因為檢查費用很高,通常只能檢查一部分?!度A爾街日報》引用IBM公司總裁約翰·阿克斯的說法,“我訪問工廠時,聽到的總是有關質量和周期的大事;而訪問顧客時他們又告訴我一大堆問題,我對這一切已經厭倦了,累了?!薄皺z查驗收”這種進行質量控制的成本確實引人深思。于是筆者認為,進行全面質量管理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樣,確保員工們在生產過程、產品及服務、質量控制信息運用的方面得到良好的培訓,進而保證產品質量,提高企業業績。

(二)周期。提高企業業績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縮短生產周期。周期就是指完成一種產品或一項服務,或完成產品或服務的某一部分所花費的時間。它是生產或服務的效率與效益的綜合指標。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周期越長,消耗的成本就會越大。而較短的周期則意味著迅速完成產品和服務,提高生產效率,進而提高企業業績。同時,縮短周期能為顧客更迅速地提供產品或服務,這也是顧客所看重的一個產品或服務特性。例如,科爾曼的變革時代。在市場份額正迅速喪失給競爭對手的時候,新的管理層將其歸咎于周期過長??茽柭痉e極消除無附加值的加工步驟,調整生產過程和工人激勵機制,引入準時生產方法。幾年以后,周期明顯下降,存貨大幅度減少,利潤顯著增加,現金流量也得到改觀。此外,企業的價值也上升了。這一系列的進步與改善都體現了周期的控制。

(三)生產率。生產率是指產出與投入的比率,是衡量每單位投入的產出量。相同數量的投入生產了更多的產出,則意味著生產率的提高。那么,投入、產出如何準確的衡量呢?企業性質不同,衡量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率主要以勞動或者人工指標來衡量,力求提高勞動生產率;高度自動化企業主要以資本或者自動化程度衡量其生產率,因此資本的投入與使用,機器的耗時多少才是他們所關注的重點;然而,制造型企業則是使用原材料或者商品的產出率來衡量企業的生產率,由此原材料的使用效率是其關注的重點,原材料的產出率可能是有效的生產率指標。然而,選擇生產率指標中存在的挑戰是,經理可能能夠提高某一業績的計量指標,同時可能會損害了其他方面的業績。因此,僅采用一個生產率指標是不可能使業績全面改善的。我們應該在控制其他非財務指標的基礎上,然后采用生產率指標來檢測和改善這些作業活動所帶來的實際好處。

(四)創新??萍际堑谝簧a力,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起源于拉丁語的“創新”一詞,再度成為全世界人民關注的焦點。早在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發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形成了“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創新的原意含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產品如果缺乏創新,就會慢慢被淘汰,企業如果缺乏創新,慢慢就會滅亡。由此,企業要想保證能夠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建立高效的新生產經營體系,引入新的生產工藝,生產新產品、開辟新市場、獲取更多的利潤、取得更大的進步。時值“萬眾創新”的歷史機遇,全面深化改革之路上,推進萬眾創新,是中國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廣闊前景值得期待。舉例來看,一度風靡全球,幾乎人手一部的諾基亞手機的沒落。諾基亞手機就是由于缺乏創新,一直沿著一條路走到黑,才導致了今天的手機銷量遠不如以前。它沒有結合現代人對于產品的需求,沒有考慮到要去適當的進行創新,生產出更加讓人喜愛并實用的產品。鮮活的例子告誡我們,企業業績評價要引入創新這一非財務指標。

三、引入非財務指標的必要性

由于用來進行評價企業業績的傳統的財務指標存在各種缺點,因此引入非財務指標十分必要。傳統的財務指標主要來源于財務報表數據,主要是對歷史數據的計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傳統的財務指標反映的是歷史數據,是已經發生過的事項,盡管我們可以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制定未來的發展計劃,但是這樣容易使得經營者和管理者存在短期行為,盲目的追求利潤,忽視企業的長期發展。此外,對企業的外部環境進行分析時,傳統的財務指標便不再適用了,而需要更多地去關注市場占有率、顧客的滿意度、員工的培訓以及產品的創新等非財務指標;另一方面是傳統的財務指標的計算是以賬面價值為基礎的,不能準確反映企業的現時價值以及未來趨勢,同時也忽略了資金的時間價值概念,未考慮機會成本,更沒有關注知識與智力資本等非財務指標的影響,從而不利于企業長期經營與發展。

企業為了能夠加強其核心競爭力、保持長期穩定發展,在關注企業財務指標的同時,將焦點逐漸轉移至顧客滿意度、產品的質量、生產周期、生產率以及創新能力等指標上,以此為目標加強產品創新、質量改進、推出新工藝、設計新產品、提高其市場需求率及占有率,深刻意識到了非財務指標的重要性。

四、企業業績評價的難題及展望

至今為止,對企業業績進行評價仍然面臨眾多的難題。第一,在進行企業業績評價時,應該怎樣去處理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關系。非財務指標作為傳統的財務指標的一個補充,并不能單獨進行使用,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缺一不可,兩者都是企業業績評價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應如何去平衡兩者的權重,還有待探討與商榷;第二,非財務指標應如何選擇。通過對企業業績評價的非財務指標的介紹可以發現,存在各種影響企業業績的非財務指標,而且每一個指標對企業業績進行評價時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所以對非財務指標的選取也是一個難題,以至于選好后應賦予每個非財務指標多少權重;第三,企業所實現的短期績效與保持其長期利益如何兼顧的問題。

在今后的發展中,應該將非財務指標納入到企業業績評價體系中,同時結合財務指標進行綜合評價,而平衡積分卡就是這種方法的最佳運用。在選取非財務指標時,應綜合考慮各種業績評價指標,在不損害其他方面利益時,改進并引入該項非財務指標。同時,也要結合企業的行業特征等一些問題。在短期績效和長期利益之間進行權衡。使納入到企業業績綜合評價體系中的非財務指標,切實做到評價企業業績的目的。

五、小結

經過對于非財務指標在企業業績評價中的重要性分析,我們發現,非財務指標對于企業業績評價的作用并不亞于財務指標。所以,在進行企業業績評價時,不能單純的只是根據一些財務指標的數據進行結論性的評價。而要綜合引入非財務指標,將非財務指標納入到企業業績評價的綜合體系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準確地去評價企業業績,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川,潘飛.John,Robinson.非財務指標與企業財務業績相關嗎——一項基于中國國有企業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6.11.

[2]裘益政.全面業績評價方程——公司如何在報酬激勵計劃中引進非財務指標[J].企業管理,2001.8.

猜你喜歡
業績評價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論七分飽之重要性
論七分飽之重要性
關于徐州路興內部業績評價的研究
國外碳財務相關研究回顧
讀《邊疆的重要性》有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