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代企業規避海運企業破產風險研究

2017-04-10 06:11姜珊徐瑞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7年8期
關鍵詞:網絡空間

姜珊 徐瑞

[提要]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傳統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日益依賴,公眾在網絡空間分享知識、參與討論、形成共識。但與此同時,由于網絡與信息引發的突發安全事件逐漸增多,公眾也常常間接地參與到網絡與信息的風險傳播中。通過對風險傳播過程加以控制,建立風險預警系統、規范傳播主體的參與行為以及加強傳播空間治理,可以防止網絡空間風險進化為現實社會的危機,風險傳播進化為危機傳播。

關鍵詞:網絡空間;風險傳播;危機傳播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北行政學院資助項目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2月22日

一、網絡空間風險傳播

(一)風險傳播與危機傳播。風險傳播在風險溝通、風險管理、突發事件應對等領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風險傳播通過風險識別與準備來預防風險,通過風險溝通減緩風險進化為危機。風險傳播注重在專家、風險管理部門和利益相關者之間風險信息的流動(Fiorino,1990;Leiss,1996),把風險傳播視為風險信息在不同傳播主體間的傳輸。強調風險傳播中政府、專家和公眾之間的風險溝通,認為信任在不同主體間的風險溝通中起著關鍵性作用(曾繁旭、戴佳,2015);將風險管理的流程概括為計劃準備、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處置、風險溝通與監測,其中的風險溝通更是貫穿在風險管理的全過程(閃淳昌、薛瀾,2012)。良好的風險傳播,可以通過公眾的參與,協助解決與風險有關的沖突(Covello,1986)。

危機傳播則更重視危機到來后,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適當地與公眾及媒體分享危機信息,來消除負面信息與危機、化解沖突,尋求機會維護和修復受損的形象。比較成熟的理論有:斯蒂文·芬克(Steven Fink)的階段分析理論,即危機在潛在、突發、蔓延和解決修復這四個階段往復;威廉·班尼特(William Benoit)的形象修復理論,即面對危機時采取否認、逃避責任、減少敵意、亡羊補牢和自責五大戰略來修復形象;托馬斯·伯克蘭(Thomas Birkland)的焦點事件理論,認為危機即焦點事件,可以促進政府或組織為改善其公共政策采取行動。

目前來看,網絡空間秩序還不是十分有序,空間主體追求樂于追求負面信息刺激,他們更希望彼此分享的危機信息能帶來更多更大的危機,所以通常在危機傳播中,政府或企業的形象是大概率受損,危機傳播能做的往往是盡可能把損失降到最低。所以說,如果可以控制好潛在風險,把握風險傳播,防止其進化為危機,對政府和企業來說是最佳選擇。

(二)網絡空間潛在風險

1、知識傳播的多樣性,加速了風險的發酵。網絡與信息突發安全事件中,公眾會頻繁使用網絡獲取信息,以滿足自身安全上的需求,且主動獲取的信息中,知識與科學所占的比重較大,可以為公眾判斷事件發展提供依據。其中,知識與科學相輔相成,互為前提,作為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公眾自身的知識背景不同、使用的互聯網終端不同、對網絡的熟悉程度不同、年齡結構不同等原因,獲取知識渠道千差萬別,同時互聯網企業提供了豐富的知識獲取平臺,例如知乎、百度百科、互動百科、搜狗百科、MBA智庫百科、維基百科、中國知網百科等知識傳播類網站/APP,而這些網站/APP中知識傳播者有可能分屬不同的利益陣營,以至于有意無意的致使同一知識或知識的解釋有著明顯的差異,知識多元性顯著,這使得網絡中,尤其是在社會化媒體中,當面對突發安全事件時,公眾信息傳播形態并非呈現為“沉默的螺旋”,而是各種觀點的互相競爭,這種競爭導致討論被不斷刷新,反而提升了事件的熱度,加劇了從風險到危機的轉變。

2、傳播過程中參與度高,互動性強,多元主體積極參與到風險傳播的全過程。網絡與信息突發安全事件大多關系到國計民生,通常涉及到的多元利益相關者往往會早早地加入到風險傳播過程中。以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為例,電影是藝術作品,對現實問題有所加工,此電影影射了基層信訪的部分問題,一經上映,便有眾多基層公務員廣泛參與到相關話題的討論。尤其在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中,不少基層公務員頻繁發表自己的觀點,講述自己的故事,與網友積極互動,這些互動使得相關話題由原本的隱性轉化為顯性,對社會穩定產生負面效果。

3、傳播過程中,信息易失真畸變,衍生風險層出不窮。網絡信息形式呈現的新聞報道,相對于傳統媒體,其信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持久性強,受眾有較大幾率獲得信息中的其他細節,但往往是負面的。例如,近期“校園貸”事件,原本是教育引導規范大學生生活的新聞報道,但由于這些事件其信息內容的特殊性,引起了公眾的其他興趣,加上當下公眾價值觀的多元性因素,反而產生了其他關于信息安全方面的負面風險。

4、網絡與信息的技術性風險易轉化為社會風險。技術性風險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社會性風險,從而危及正常的社會秩序。近期有媒體報道,黑客利用“撞庫”、“肉雞”等網絡作弊技術,在某影評網站進行“刷分”,嚴重地破壞了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此外,還有的黑客通過技術性手段,獲取政府部門官方網站、政務微博、微信等政務公開平臺的權限,發布色情、反動等負面信息,引發、激化社會矛盾,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二、加強網絡空間風險治理建議

(一)建立風險預警系統,優化突發事件下的知識傳播。在網絡空間,知識傳播的多樣性體現為知識的共享性、非線性、交互性、即時性等特性,通過技術性手段可以剖析網絡空間中知識共享、交互、擴散的路徑,對知識傳播進行優化,從而降低網絡與信息突發安全事件的風險。建立由大數據、云計算提供技術支持的預警系統,可以在突發事件發酵期及時對網絡與信息安全風險進行研判,及時對突發安全事件可能涉及到的知識做必要的更新或屏蔽,減少由于同一知識的差異所產生的不必要的觀點競爭,減少議題刷新,以達到降低事件熱度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對知識引入溯源機制,對知識提供、更新、分享進行記錄,為突發安全事件責任追究提供依據。

(二)規范、引導傳播主體的參與行為,適當占領“互動區”。網絡與信息突發安全事件的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衍生事件多,這些衍生事件往往是由于公眾或個別媒體廣泛參與、積極互動,所形成的新議題。網友們常說“評論更好看”,他們對“互動區”的觀點和見解同樣投入了極大的熱情。這就需要政府或企業在面對網絡與信息突發安全事件時,及時占領“互動區”,通過互動來進行輿論引導。以百度貼吧為例,未登錄用戶只能看到帖子首頁的前30個回帖、回帖中的前5個“回復”,所以面對網絡與信息突發安全事件,可以采取發帖與回帖并行策略,對于有可能導致危機的帖子,應及時占領回帖區首頁,在回帖中應及時占領“回復”。而對于微博,微博具有評論與點贊的功能,點贊數量較多的評論會自動按數量大小進行排序置頂,發表有助于自身的正面評論并組織點贊,會是在微博上應對突發事件不錯的選擇。

(三)加強傳播空間治理,提升網絡信息綜合管理水平。一是政府層面可以開展各類凈網行動,對傳播過程正面引導,清理不良傳播示范,依法懲治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二是完善網絡信息有效登記和各類社會化媒體平臺的實名認證,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法律法規;三是合理地控制負面信息分布,例如可以在一些社會化媒體布局“特殊板塊”放松負面信息發布的管制,這樣便于負面信息的集中,有助于控制負面信息的分布,同時,要嚴格控制“特殊板塊”與其他平臺的連通,對進入“特殊板塊”的傳播主體進行網絡追蹤,并限制其傳播行為;四是加強專業教育培訓,提高各級干部懂網、用網、管網水平,善于運用網絡走群眾路線,有效應對突發輿情,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五是健全網絡與信息突發安全事件應急機制,建立多方參與的協同治理機制。

主要參考文獻:

[1]曾繁旭,戴佳.風險傳播:通往社會信任之路[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2]閃淳昌,薛瀾.應急管理概論——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網絡空間
共建誠實守信網絡空間
網絡空間教唆自殺行為的法教義學分析
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專題概要
多元化多層次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
以科學的網絡安全觀加快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
網絡空間并非“烏托邦”
軍地聯動共治涉軍輿情 打造清朗網絡空間
我國網絡空間安全立法之名與實
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探討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人才培養探索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