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如何上好小學數學復習課

2017-04-10 08:07趙金英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年2期
關鍵詞:教學模式

趙金英

摘 要:數學復習課“反串互動導學”教學模式為:互換角色、活躍課堂,——拋磚引珠,梳理成鏈——深化提高,綜合運用————總結方法,勾畫成報。這種教學模式形式新穎,吸引學生,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關鍵詞: 教學模式,反串互動導學,拋磚引珠,勾畫成報

【中圖分類號】G623.5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中目前存在這樣的現象:教師大量收集習題、試卷,讓學生在題海里苦戰,采用“練習→校對→再練習→再校對”的單調教學方式。這樣的復習,僅從教師教的情況、教師的主觀愿望出發考慮得比較多,追求的是一種接受知識。因而造成目前課堂上的復習課還是教師的一統天下,一切由教師說了算,學生沒有商量選擇、探索追究的余地,致使學生的復習處于被動、不情愿、不滿或強制的學習環境之中,復習質量極差。

現代學生觀包含四層含義: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②學生是一個發展的人;③學生是一個獨特的、有完整個性和獨立人格的人;④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其它三個方面能否能得到教師的尊重是基礎,否則學生的主體性就成為空談?,F代學生觀強調要以提高學生的主動創新能力,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一、“反串互動導學”教學模式的特點

“反串互動導學”模式基本框架:互換角色、活躍課堂,——拋磚引珠,梳理成鏈——深化提高,綜合運用————總結方法,勾畫成報。

“反串互動導學”模式最大的特點是:改善傳統課堂的結構自主性、立體式、大容量、快反饋。其核心理念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積極營造師生合作的氛圍,最大限度地追求學生成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積極主動而愉快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由于師生的角色轉變,極大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學生智力潛能和創造欲望,豐富了課堂,培育了情感,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精彩。這在實施減負增效教育過程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反串互動導學”教學模式的流程

(一)反串角色,活躍課堂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新型的師生關系——反串角色,即課堂上師生角色的變化,學生是課堂上的“主角”,教師是“配角”。于是學生來了興趣,而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身心會處于最活躍的狀態,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準備。整個課堂氣氛就馬上活躍起來。

例如:在復習《角的度量復習課》時,教師一進教室就在黑板上寫上“學習課”,開門見山向學生說,這節課你們是老師,我是來學習的。角色互換學生立感新穎,來了精神,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

(二)拋磚引珠,梳理成鏈

拋磚引珠:教師以學生的身份和口吻向小老師們請教,同時不斷拋出“錯誤磚塊”引出學生的“正確寶珠”,通過教師的“錯誤磚塊”激起學生智慧的碰撞、情感的共鳴,這一反串互動,每個學生都有充當“老師”的機會,在小組內或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自我,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通過此環節,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羅列出知識,解決了問題增強了學習效果。在此期間理練緊密結合,給學生的感覺卻是自己沒有在做練習,而是在展示,助師改正不亦樂乎!

教師如何有效地“拋磚”是整堂復習課的保障,要從以下幾點去做:

⑴ “拋磚”前準備:教師對復習內容和學情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復習目標的準確定位。學生自主對復習內容做好整理和羅列。

⑵“拋磚”的技能:教師要注意三準一巧,時機要準,尺度要準,深度要準,方法要巧。

⑶“拋”無痕練習:所謂無痕作業就是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在趣上調控,潤物無聲地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通過各種形式不經意地解決一些問題。

形式——口答,操作,板演,講解。內容——對知識的重點、難點要針對學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錯的內容,知識的生長點,連接點處,巧妙的,有針對性的,多形式的錯誤答案。

(三)深化提高,綜合運用

如果說在上面這一環節中無痕的練習是在“趣”上調控,那這一環節就是在“展”上延伸。

在課堂練習中,適當增加一些原創題。讓學生綜合地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有一定難度的習題(針對一部分學生),來滿足學有余力的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探索、創新精神。這樣的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此階段可設計以下幾種練習形式

(1)“可變式”練習。通過一題多變的練習,讓學生在變中思變,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既鞏固了知識,又拓寬了解題思路。

(2)開放性練習。設計一些條件多余或不足,答案不唯一的練習,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的培養,更利于學生從模仿走向創新。

(3)生活中的數學練習。如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可設計這樣的問題:要在教室公告欄上訂一根橫木條,最少需要幾根釘子,把書本知識融入我們的生活,讓學生對“數學源于生活”有更深刻的體會,從而逐漸對數學產生興趣。

(四)總結方法,勾畫成報

1、利用師生的整理結果進行知識梳理。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黑板縮化的整理結果進行觀察,建立起縱向與橫向的聯系,形成穩定的知識系統。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備知識系統”,做到心中有數。

2、整體回顧進行方法的總結。黑板最終形成的知識系統,是群體智慧的結晶,隱藏在其中的是觀察、歸納、抽象、概括、分類、集合等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讓學生整體感官。

3、活動課堂,勾畫成報。請學生自由上臺,用彩色粉筆勾畫出邊框或畫上圖案。學生情趣高漲,積極上臺出力,一期復習專題的數學黑板報就誕生了。讓復習的成果展示在教室學生無比自豪,美化了教室又提供了學習資料,特別是潛能生對知識的后知后覺也有了方向,多全齊美。

猜你喜歡
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基于深度教學的高中數學新授課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新工科背景下項目推動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美文閱讀USE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在復習課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