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學習與理解

2017-04-12 12:06江蘇省啟東中學226200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17年12期
關鍵詞:周期表探析高中化學

江蘇省啟東中學(226200)

俞賽紅●

?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學習與理解

江蘇省啟東中學(226200)

俞賽紅●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正成為引領學科教學的重要理念,以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等五個方面支撐的核心素養理解,需要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深化理解.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學習理解

學科核心素養正在成為繼課程改革之后引領教育發展的新的風向標,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核心素養的下位概念,以結合學科特征為基礎,以通過學科教育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為目標,通過具體學科知識的構建,以讓學生形成相關的能力.高中化學作為自然學科的較為高級的學習形式的存在,課程研究者提出了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等五個方面,以之支撐本學科的核心素養.對此,筆者進行了學習與理解.

一、知識構建形成核心素養的基礎

自然科學的學習以自然科學知識的構建為基礎,高中化學教學中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在這些知識構建的過程中,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有可能逐步形成.

“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學的必學內容,也是貫穿高中化學的重要內容,對于這一知識的學習,常規教學中往往滿足于知識的記憶與運用,以形成必要的應試能力,而在核心素養思想的審視下,這樣的教學思路顯得層次較低,而真正站到核心素養的層面上來,真正從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角度來理解本知識的教學,其實還是有新的收獲的.首先,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的起始思路是“將元素按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個縱行”,在此基礎上“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順序給元素編號,得到原子序數”,這顯然是一種“宏觀辨識”下的“微觀探析”;其次,自從有了元素周期表,人們包括學生發現,對自然界中元素既有了宏觀認識,又有了微觀發現,同時由元素周期表還可以洞察同族與異族元素的變化,亦可以發現不同族的元素之間的本質差異.這樣的認識的形成,使得學生可以將紛繁復雜且看起來毫無章法的元素,在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的高度凝練的等量關系當中,形成一種簡潔的理解.

這個時候,筆者以為可以讓學生經歷一段學習反思的過程:如果沒有元素周期表,那人們對化學元素的認識是什么樣的?通過比較所發現的元素周期表具有什么樣的作用?在元素周期表的視角下再去研究具體的物質性質與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你會有什么新的認識?事實證明,通過這樣的梳理,學生在完成諸如比較堿金屬元素的信息時,在研究堿金屬元素與氧氣等非金屬單質或水的反應時,就會有更好的宏觀視角與微觀認識.

二、能力塑造凝聚核心素養的內涵

作為一門自然學科知識的構建,是需要以能力作為支撐的.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這里的能力是用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來描述的,筆者以為,對于這兩點的描述,可以建立一個整體認識,那就是在通過尋找證據的基礎上建構一個化學模型,基于這樣的化學模型展開探究,可以生成新的認識,這個過程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創新的意味.建立了這樣的認識,高中化學教學中的能力塑造就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從而也就支撐了核心素養的內涵.

例如在“化學鍵”的學習中,筆者注意到,如果用傳統的方法講授,那學生在構建“化學鍵”這一概念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困難,如學生不知道為什么用“鍵”來形容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結合一個基本的實驗,即氯氣與鈉的反應實驗,讓學生思考兩者反應的結果是什么?讓學生猜想反應的過程是怎樣的?通常情況下,學生一般都可以迅速知道反應的生成物質是氯化鈉,而這個過程的化學方程式寫起來也不難,這就給建構此反應的模型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去思考:如果從原子結構的角度去分析氯化鈉的形成過程,那就應該怎么辦?學生自然會想到從鈉原子與氯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去思考,于是從穩定結構角度就可以建立起鈉與氯氣反應過程中的電子轉移,并在靜電作用下結合的動態模型.

利用這樣的一個簡單實驗,建構起一個化學反應的動態模型,如果教師再借助于現代教學手段,讓這個動態模型變得形象,那就可以在學生的思維中建立一個清晰的表象.利用這個表象,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帶相反電荷的離子之間發生反應的時候,靠的就是這種靜電支撐的相互作用,于是“離子鍵”的概念也就形成了.利用這個概念去演繹對“鍵”的理解也就成為了可能,而這實際上就是概念的創新.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知識被構建出來了,而此中形成的能力因素又是明顯的,可以說較好地體現了核心素養的內涵方面.

三、人文精神指引核心素養的方向

核心素養必然會包括人文方面,這一方面是通過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來描述的.這樣的描述使得科學發展中的人文指向更明確了,有人說“科學技術是一輛車的發動機,而人文精神就是這輛車的方向盤”,這個意思是說科學技術的發展要靠人文精神來指引方向的,筆者以為核心素養中強調這一元素,就是想通過在化學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

基于這樣的認識,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筆者以為應當更多的向學生提供一些與化學史及人類事件有關的整合,讓學生自己去判斷.譬如元素周期表發現過程中門捷列夫作出的不懈的思考,又比如說催化劑的神奇,再比如說在有機化學的學習中對石油和煤等基本化工原料的開發與利用,并在此基礎上思考人類環境等問題.事實上,喜歡理性思考的高中學生,對此類話題非常感興趣,課堂上稍加引導,就可以在學生的心中種下人文的種子.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概括性強、理論高度高,真正的內化需要不斷學習與實踐,這是筆者在初步接觸這一概念過程中最強烈的想法.

[1]林小駒, 李躍, 沈曉紅.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 教育導刊, 2015(5):78-81.

[2]胡先錦, 胡天保. 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16(4):4-7.

G632

B

1008-0333(2017)12-0083-01

猜你喜歡
周期表探析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原子家譜——元素周期表
烹飪與食品安全的實踐探析
巧用相對位置關系圖解答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試題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VR閱讀探析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不能說的秘密”
ABC法在中小企業的應用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