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概念形成中培養初中學生數學抽象

2017-04-13 16:46向毅
中文信息 2017年2期
關鍵詞:數學抽象乘方

向毅

摘 要: 概念形成實質是抽象出某一類對象或事物的共同本質特征的過程。數學抽象是數學核心素養之一,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數學抽象影響,數學抽象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本文立足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以“乘法(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為例,探索在概念形成中培養學生數學抽象。

關鍵詞:概念形成 數學抽象 乘方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151-01

概念形成是指“從大量的同類事物的不同例證中獨立發現,實質是抽象出某一類對象或事物的共同本質特征的過程。[1]”數學抽象是數學核心素養之一[2],“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屬性,得到數學研究對象的思維過程?!盵3]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數學抽象影響[4]。分析其主要原因有,數學具有抽象性這一特性。數學與客觀現實有緊密的聯系,又與現實世界中的具體事物有一定距離,特別是使用了高度抽象的數學語言,增加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難度。因此,數學抽象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本文立足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以“乘法(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為例,探索培養初中學生數學抽象。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數的乘方、冪、底數、指數的概念及意義;

(2)能夠正確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2.過程與方法

(1)在現實生活的情境中讓學生獲得有理數乘方的初步經驗;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抽象的能力;

(3)經歷從乘法到乘方的推廣的過程,從中感受化歸的數學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經歷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有理數乘方的定義,有理數的乘方運算規律。

教學難點:有理數乘方的運算的符號法則;乘方與冪的相互關系。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法運算,在有理數乘法的運算中,有時我們會碰到求幾個相同因數的積的情況。

邊長為2cm的正方形的面積,怎么表示?棱長為2cm的正方體的體積,怎么表示?

生1:邊長為2cm的正方形的面積是 (cm2);棱長為2cm的正方體的體積是 (cm2)。

師: , 都是相同因數的乘法,為了簡便,我們將它們分別記作 , 。

【設計意圖】在有理數的乘法運算中,我們會碰到多個相同的因數相乘的情況,由于相同因數出現的次數可能較多,書寫起來比較麻煩而且容易寫重或寫漏,讀起來也費時費力。從現實生活的情境中讓學生體會學習有理數乘方的必要性,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2.提出問題,探求新知

師:形如 、 、 、 ,就是我們今天學習內容“乘方”。乘方是什么樣的運算?

生2:多個相同的因素相乘

師:幾個相同的因數 相乘,如何表示?

生3:記作

師:一般地,幾個相同的因數 相乘,即 ,記作 。這種求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

師:在 中,底數和指數分別是多少?讀作什么?它表示什么?

生4:在 中,底數是9,指數是4, 讀作9的4次方,或9的4次冪,它表示4個9相乘,即 。

師:在 中,底數和指數分別是多少?讀作什么?它表示什么?

生5: 的底數是-2,指數是4,讀作-2的4次方(或-2的4次冪),它表示 。

師:負數的乘方,在書寫時一定要把整個負數(連同負號)用小括號括起來。

師: 與 一樣嗎?

生6: 與 在表示方式是不同的,表示意義也不相同, 表示4個-2相乘, 表示4個2相乘的相反數。

【設計意圖】教師列舉“乘方”具體實例,引導學生對它們共同本質特征的抽象,形成“乘方”概念。將“乘方”概念與乘法運算建立聯系,乘方運算可以轉化為幾個相同因數的乘法運算,乘方運算是乘法運算的特殊情況。同時,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數的乘方、冪、底數、指數的概念及意義,認識到乘方與冪的相互關系。

3.鞏固新知,加深理解

師:乘方如何進行計算?

生8:把乘方運算轉化為乘法運算。

師:乘方運算為什么可以轉化為乘法運算?

生9:因為 就是 個 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數的乘法運算來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師:在了解了乘方意義,知道乘方是乘法的特殊情況后,我們可以利用有理數的乘法運算來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例1計算:

(1) (2) (3)

學生討論:根據有理數乘法運算的符號法則,很容易得到乘方運算的法則。如下,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顯然,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非零次冪都是0。

【設計意圖】通過例題的講解,讓學生體會乘方運算是乘法運算的特殊情況,然后通過有理數的乘法符號規律,歸納有理數乘方的符號規律。主要通過例1的分析,引導學生討論得到: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的結論,確定有理數乘方的運算的符號。能夠正確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4.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談談你的收獲,你能解決下列問題嗎?

(1)乘方是什么樣的運算?

(2)乘方如何進行計算?

(學生回答略)

【設計意圖】教師不是孤立地對本節課內容進行小結,而是站在整個知識體系的角度歸納小結,引導學生感受數學地整體性,幫助學生理清知識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5.布置作業

(1)必做題:教材第42頁練習題1-3

(2)選做題:例題的變式2

【設計意圖】作業的布置,充分體現了讓不同層次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師要重視將因數的范圍擴充到負有理數的擴充過程,在教學中要結合示意圖講清楚冪、底數、指數的意義和相互關系:乘方是一種運算,冪是乘方的結果,就如加法是一種運算,和是加法運算的結果一樣。同時要通過例題、課堂練習和家庭作業,加強鞏固乘方概念和運算法則。

【總評】教師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最近發展區入手,較好地展現了教師的教學特色。

(1)注重概念形成過程

“乘方”概念形成的基本過程大致是:分析不同實例的各種屬性——發現不同實例的類似之處——對相似之處進行抽象——形成概念?!俺朔健备拍钚纬蛇^程實質是數學抽象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漸培養初中學生數學抽象。

(2)注重學生學習興趣

本節課以概念產生的數學背景為出發點,建立在解決某些問題的需要的基礎上。由難度適當的問題而引起的認知沖突,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思維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初中學生數學抽象。

參考文獻

[1]曹才翰,章建躍.數學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06.

[2]章建躍. 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的幾點思考[J]. 課程.教材.教法,2016,07:44-49.

[3]何小亞. 數學核心素養指標之反思[J]. 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6,

13:53+1-4.

[4]曹才翰,章建躍.中學數學教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77.

猜你喜歡
數學抽象乘方
冪的乘方
“有理數的乘方”檢測題
從實驗視角引導學生認知數學抽象
深入認識二次根式
認識乘方
數學教學中隱喻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