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初步探索

2017-04-13 17:22黎燕
中文信息 2017年2期
關鍵詞:朋輩教育自我教育藝術院校

摘 要: 藝術院校黨建工作的有效性,關系到藝術人才培養和發展是否能最終滿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當今時代背景下,藝術院校黨建工作原有的問題更加明顯。結合時代特色,藝術院校師生特點,采取專業導師教育和學生朋輩自我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可以提高黨建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藝術院校 黨建工作 教育 自我教育 朋輩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205-02

在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同志強調:“要繼續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和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在學習生活、班級活動、學生社團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高度重視發揮大學生黨員在網絡虛擬群體等新型大學生組織中的積極作用?!睂⒋罅康滤囯p馨的藝術人才吸引到中國共產黨的隊伍中是黨始終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重要舉措。因此,加強藝術院校的黨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因為藝術院校的師生具有與普通高校不同的特點,導致傳統的黨建工作開展辦法的實效性受到影響,藝術院校自有的優勢也沒有在黨建工作中充分利用,因此在新階段藝術院校的黨建工作必須進行新的探索。

一、藝術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特點

和很多高校一樣,藝術院校也要承擔起培育人才、引領社會文化發展,服務社會的三項任務。同時,在培養目標和方法,管理學生的辦法等方面,藝術院校學生和普通高校學生相比,具有不一樣的特征。相比普通高校,藝術院校的學生黨建工作具有如下特點:

1.藝術院校學生黨員人數少,影響力較小

受市場的需求和教學方式的要求共同影響,藝術院校的教學不可能像其他文化理論課一樣一對多開展。小課堂的教學模式和市場需求相對較少的共同影響,限制了藝術院校的招生人數。學生基數小,因此培養和發展起來的黨員人數有限,黨員人數少,黨員各年級的梯度建設斷層,黨員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藝術院校學生崇尚個人主義、集體意識淡薄,黨性不強

藝術院校的學生追求藝術創作的自由空間,崇尚個人主義。小課堂或者一對一上課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缺乏團隊合作的機會。在新時期,相比綜合性大學,藝術院校學生個性更加鮮明,缺乏集體協作的意識。學生黨員是在優秀學生中培養和發展起來的,但是受專業特色影響,對社會時事政治的關注力度不夠,對社會熱點的解讀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整體呈現出黨性不強,黨員知識面不廣的特點。

3.小班教學可以讓學生黨員的培養更加具有針對性

因材施教是我國傳統的教育理念,但現在高等教育屬于大眾化教育階段,并且隨著高校的擴招,因材施教的理念成為一種理想化狀態。相對于普通高校,藝術院校在招生規模上設限,每年的招生人數不會很多,小班教學或者一對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全面的評估并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黨員黨性培養等方面具有其他普通高校不具有的優勢,相對于多和廣,藝術院校黨員的培養會更容易把握住少而精,更具有針對性開展黨性教育。

4.藝術院校學生感知感性能力強,為黨建工作開展提供契機

在抗日戰爭時期,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先生創作了偉大的交響樂《黃河大合唱》。他用音樂的表現手法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在延安首映后,在多地演出,激勵了無數中國兒女奮勇當先,擊退強敵,為救亡圖存和實現民族解放共同奮斗。音樂是具有感染力的,在革命年代如此,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階段,音樂感染民眾,激起昂揚斗志的作用也一樣存在。在各大典禮活動中,在奏唱國歌時,音樂院校的學生都會由衷地、莊重地齊聲歌唱。這就是音樂對人們的偉大感召力,如果能抓住這點,用以開展黨建工作,能取得更加明顯的成效。

二、名師教育與朋輩教育:藝術院校學生黨建新方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呼吁,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的一個基本原則。凡是能夠增進人們的知識與技能、影響人們的分析能力與思想道德的活動我們都可以把它稱之為教育。教育是一方對另外一方施加的活動,而自我教育則是受教育者本身對自己,或者受教育者群體之間相互施加的教育,教育與自我教育兩種教育形式一直以來是人類傳承智慧的的兩種基本手段。

1.充分發揮名師在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教育作用

藝術院校的教學多以一對一或小課堂為主,專業老師既是學生的專業授課老師也是思想上的引路人。在專業上,專業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在思想上,老師們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專業老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很多專業教師黨員在師德、師技、師風方面有著非凡造詣,受到廣泛的尊重。如果能在黨建工作中,發揮教學名師的作用,將會加大教學的感染力和凸顯教學效果。

1.1發揮藝術名師作用,結合個人經歷上黨課

黨校培訓是豐富學生黨的相關知識,提高黨性修養的重要途徑和機會。但是只有將黨課講“活”,讓黨課入腦并且入心才能真正發揮黨課的作用。正因為黨課“難講”,很多高校的黨課授課過程中難免變得走過程,走形式。將入腦并入心的黨課效用真正發揮出來,必須了解當今大學生的思想特點,聯系聽課人的經歷,增強黨課的現實感染力。在藝術院校中,不乏德藝雙馨的藝術名師黨員,如果能邀請道德情操高尚,藝術造詣高的黨員教師結合自身的藝術追求經歷,傳授和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意識,高尚的藝術品質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將能大大增強黨課的感染力和說服性,發揮黨課的真正價值。

1.2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發揮導師的言傳身教作用,增強學生服務社會的本領

藝術院校比較重視專業和技能,為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效性,應該豐富組織活動的方式。黨支部可以充分發揮師生藝術實踐活動的契機,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導師帶學生共同參與課題研究,加入以藝術名師為主導的科研項目或者教學實踐項目,學習藝術家們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對待專業的工作態度,在課題參與中增強自己的集體合作意識。通過高雅藝術進校園、進社區、進醫院、進部隊等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專業優勢,增強學生服務社會的本領。這個過程是學生黨性培養和發展的過程,也是學生黨員隊伍的建設過程。

2.充分彰顯朋輩自我教育的價值

眾所周知,在21世紀的今天,各國爭相進行文化輸出,文化多元化,價值觀多樣化是當今社會的樣貌。大學生的政治社會化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除了學校教育,大學生群體的自我教育對于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朋輩教育是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

“朋輩群體亦稱同群體,是非正式的首屬群體或戶籍群體,指年齡與社會地位相近者的結合體?!边@個群體內部,成員之間年齡相仿,志趣相投、行為模式一致,教育背景也相同。國外高校很注重同齡學生,朋輩力量的發掘和使用。在我國部分高校已經開始探索朋輩教育力量。在朋輩間開展黨的先進性教育,和正確價值觀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可以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

2.1完善選拔和培訓機制,發展朋輩教育者

藝術院校的黨建工作中,老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除了發揮師生之間的教育作用,在學生群體中自我教育的力量也不容忽視。而在學生群體之中,在意識上,有先進和后進之分,在學生群體內部也是存在一個教育與受教育的相對關系。發揮朋輩教育在黨建工作中的作用,拓寬黨建工作的廣度和提高有效性,必須把握好朋輩教育者的培養和培訓關。朋輩教育者要在政治素質好,品學兼優的學生當中選拔,高度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綜合能力突出是對朋輩教育者的要求。選拔出來的朋輩教育者隊伍,必須進行系統的培訓。學校應該給他們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應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心理訪談等知識,采取理論學習和案例分析,現場模擬相結合的方式,增強朋輩教育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豐富他們的理論知識,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

2.2創造條件和環境,為朋輩教育的開展搭建平臺

2015年12月2日,美國的印第安納大學-普渡大學印第安納波利斯聯合分校(簡稱IUPUI)在學生事務管理經驗分享論壇中介紹了一個成功的案例,就是在學生事務中植入朋輩教育(Peer Education),IUPUI將學校劃分為宿舍園區,校園中心等模塊,每個模塊都有開展朋輩教育的工作者,他們都由學生組成。IUPUI在學生事務中開展朋輩之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取得了成功。這來自于學校校長對朋輩教育的支持和資金的投入。除了硬件支持,來自于學校各部門的支持也尤為重要。從高到低,由上到下重視和支持朋輩教育者的工作,才能讓朋輩教育發揮力量,凸顯黨員的力量,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加入黨組織。

2.3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實現朋輩教育的規范性和靈活性相結合

在朋輩教育者的選聘、定崗、培訓、工作評估等方面都必須建立統一、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實現朋輩教育的規范化管理。如選聘的范圍、條件,選聘的方式都必須科學有效。對應聘成功的朋輩教育者還要進行各方面的考察,在考察后進行崗前培訓。此外,定時對朋輩教育者進行考評,考評體系要盡可能全面和可量化。對考評結果進行表彰,激發朋輩教育者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同時也吸引更多學生黨員加入朋輩教育工作隊伍,對朋輩教育隊伍的發展建立良性循環。在把握住朋輩教育工作的規范性的同時,也要注意工作的靈活性,因為不同學生有不同的特點,且藝術院校的學生個性分明,這更加考驗朋輩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同時也要求他們在工作開展中,注意把握靈活性。

結束語

教育與自我教育都是相對的,無論是教師的教育還是來自朋輩教育的自我教育,他們之間有時候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才能更好的為藝術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與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們日報,2004-10-15

[2]楊德廣、晏開利《中國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186頁。

作者簡介:黎燕(1989-),廣東清遠人,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輔導員,畢業于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猜你喜歡
朋輩教育自我教育藝術院校
資產管理工作在藝術院校的應用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自我教育研究
智能手機普及化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創新研究
自我教育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等級考試為導向的藝術院校計算機教學研究
音樂探索(2015年1期)2015-04-27
中國藝術院校巡禮(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