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茶之“和”

2017-04-18 07:12汪小琳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8期
關鍵詞:佛家茶道真善美

汪小琳

【摘要】中華茶文化中的“茶道”,早在唐代就出現了。然而,關于茶道,就其文化內涵而言,各自都有自己的解說。本文結合儒家,佛家,道家的哲學思想,從茶人之和,茶禪之和,茶道之和來探討中國茶之“和”,在感受中國茶之魅力的同時,也深化對于中國哲學思想的理解。

【關鍵詞】茶 茶文化 和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031-02

一、儒家:茶人之“和”

儒家思想是在中國歷史中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其核心思想是講究中庸和諧,追求人格完善,重視道德教化和人格理想的建設。儒家茶人在飲茶的過程中將具有靈性的茶葉與人們的道德修養聯系起來,認為通過品茗過程會促進人格修養的完善,整個品茗過程就是自我反省,陶冶心志、修煉品性和完善人格的過程。

茶與人之和則被道德高尚之人體現的淋漓盡致。茶圣陸羽在《茶經》的第一章就寫明茶之為用,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意思是飲茶對自重操行和崇尚清廉儉德之人最為適宜。唐代詩人韋應物贊頌茶“潔性不可污”,表明茶又具有高潔的品質。茶又是君子之飲,司馬光曾把茶比作君子:“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陳;茶欲重,墨欲輕,如君子、小人不同?!比藗兘璨枋闱?,以茶闡理,表達價值取向,它使人淡泊名利,在平淡中找到人生的價值。

茶與人之“和”在詩中也診釋得淋漓盡致:你看泡茶,“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這正是儒家中和之美的體現;你看待客之道,講究的是“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這正是儒家明倫之禮的體現;你看飲茶過程,“飲罷佳茗方知深,贊嘆此乃草中英”,這正是儒家謙和之禮的體現;你看品茗環境與心境,追求的是“樸實古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此則剛好是儒家儉德之行的體現。

三、佛家:茶禪之“和”

以茶參禪,提倡“茶禪一味”,強調的是茶性、茶味、茶品、茶緣、茶情、茶心、茶境,是茶蘊涵著的文化心態、人文意識、審美情趣和茶禪境界。

茶性即佛性?!胺鹦运闹B:苦、集、滅、道,以苦為首,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②”茶性也苦,以清苦為美。茶的飲用之美在于口感。飲茶的最佳口感,多以為“清苦”?!扒濉?,即明、凈、潔、純、和、清和明凈、純潔秀美;“苦”,即味、良、甘、美;甘美良味之謂“苦”。陸羽說:“其味苦而不甘,奔也;甘而不苦,授也;嚷苦咽甘,茶也。③”茶“吸苦咽甘”的食用性審美屬性,使人感到好茶入口時有清苦之味,而咽下時卻生甘甜之美。

茶,以苦為美,與佛性之“苦”是完全相通的,這即是“茶禪之和”。

四、道家:茶道之“天人合一”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虛靜自然”、“無為而治”,其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奔凑J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服從自然,如果人要在自然中“長生久視”就必須修道,而修道的途徑是“回歸自然”、“順應自然”。而茶正是吸取了天地之精氣的自然之物,符合道家“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則。茶開始進入道家的生活,是因為飲之可以“輕身換骨、羽化成仙”。道家的很注重修養之道,要“養氣”“養神”“養形”,達到“虛靜無欲”“專氣至柔”的狀態,如果人們能夠以虛靜空靈的心態去溝通天地萬物,就可達到物我兩望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天樂”的境界。茶的自然本性中含有“靜、虛、清、淡”的一面,因此成為道家的修身養性之物,也與道家的精神相結合起來。

五、結論

中華茶業,歷史悠久;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昂汀笔侵腥A茶文化的靈魂,“和”的精神貫徹于整個中華茶文化的肌體與魂魄之中?!昂汀钡膬仍诒举|,就是“真善美”真善美,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審美準則與人生境界。在中國,“真善美”代表著中國三大主流文化的價值取向,儒家尚“善”,道家尚“真”,釋家尚“美”,儒道佛三教合流,“真善美”就成為中國人共同追求的理想完美人格。

“儒釋道三家在茶道中都是以和為哲學基礎”?!昂汀笔侨?、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學理念。

不論儒家、道家還是佛家茶人都是在借茶悟道。儒家茶人在茶中去領悟人生理念,道家借茶去體會“天人合一”的玄機,而佛家甚至認為茶禪一味,認為禪與茶通。

時代在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需要人的思想境界與道德水準的不斷提升。以“和”為靈魂的中華茶文化,恰好可以滿足現代人類的精神需求與心態追求,我們需要的就是一種“和”的文明,就是茶文化的倫理之和。

參考文獻:

[1]蔡鎮楚,曹文成,陳曉陽著.茶祖神農[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7

[2]陳香白.中國茶道的義理與核心.農業考古[J].1992(4)

[3]陳虹編著.中國茶道[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佛家茶道真善美
尋跡萬里茶道
真善美伴我同行
尋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真善美,是我們一生的追求
茶道不能光說不做
習慣了真善美才能拒絕假惡丑
從一次茶會看當今茶道
白色在中華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義
《茶道六百年》
簡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