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節氣在日本的傳播與實踐應用

2017-04-22 02:58畢雪飛
文化遺產 2017年2期
關鍵詞:俳句歷法天皇

畢雪飛

二十四節氣在日本的傳播與實踐應用

畢雪飛

二十四節氣隨著歷法于公元552年傳入日本,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因而早已滲透進日本各個領域,成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它依然引導著日本人的農事,影響著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對日本人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其中,有的被列入國家法定祝日,更多的則在民間節日(節氣)中得以傳承實踐,其他領域,如文學等方面也有對二十四節氣的大量表達。從日本的經驗看,國家層面的立法,民間層面的踐行,媒體與商業宣傳推動,特別是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對二十四節氣的保護與傳承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節氣 日本傳播 實踐應用

2016年11月30日,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知識體系及其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與此同時,二十四節氣的保護、傳承及其研究工作也隨之正式啟動。近一個月以來,從國家層面到學者個人,都在密切關注或探討二十四節氣的國內工作,卻很少將目光投向域外。二十四節氣作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早已遠播東亞各國,東亞各國是如何認識二十四節氣的,又是如何實踐應用的,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也是我們今天必須要做的研究工作,同時,這也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保護與傳承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此,本文以二十四節氣在日本的傳播與實踐應用為中心,探討二十節氣在日本的傳承歷史與當下的實踐,以此為中國二十節氣保護與傳承工作提供一些參照。

一、二十四節氣傳入日本的歷史回顧

若想探討二十四節氣在日本當下的實踐,首先必須要了解二十四節氣傳入日本的歷史。當前檢索到最早的史料是成書于八世紀的《日本書紀》第十九卷、第二十卷與第三十卷中關于中國歷法傳入日本的內容。第十九卷記載:“(欽明天皇十四年)六月,遣內臣闕名使于百濟,仍賜良馬二匹、同船二支、弓五十張、箭五十具。敕云‘所請軍者,隨王所須?!瘎e敕‘醫博士、易博士、歷博士等,宜依番上下。今上件色人,正當相代年月,宜付還使相代。又卜書、歷本、種種藥物,可付送’”*『日本書紀』(巻第十九)欽明天皇紀(十四年)六月、遣內臣闕名使於百濟、仍賜良馬二匹·同船二隻·弓五十張·箭五十具。勅云「所請軍者、隨王所須?!箘e勅「醫博士·易博士·曆博士等、宜依番上下。今上件色人、正當相代年月、宜付還使相代。又卜書·曆本·種々藥物、可付送?!乖臈仕鱤ttp://www.seisaku.bz/nihonshoki/shoki_19.html.第二十卷載:“(推古天皇十年)冬十月,百濟僧觀勒來之,仍貢歷本及天文地理書并遁甲方術之書也。是時,選書生三四人以俾學習于觀勒矣。陽胡史祖玉陳,習歷法?!?『日本書紀』(巻第二十二)推古天皇紀(十年)冬十月、百濟僧觀勒來之、仍貢曆本及文地理書幷遁甲方術之書也。是時、選書生三四人以俾學習於觀勒矣。陽胡史祖玉陳、習曆法。大友村主高聰、學天文遁甲。山背臣日立、學方術。皆學以成業。原文検索http://www.seisaku.bz/nihonshoki/shoki_22.html第三十卷載:“(持統天皇四年十一月)甲申,奉敕始行元嘉歷與儀鳳歷?!?『日本書紀』(巻第三十)持統天皇紀(四年)十一月甲戌朔庚辰、賞賜送使金高訓等、各有差。甲申、奉勅始行元嘉曆與儀鳳曆。原文検索http://www.seisaku.bz/nihonshoki/shoki_30.html從這三則史料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歷法傳入日本與開始使用的時間軌跡,欽明天皇十四年(552),歷博士和歷本傳入日本,推古天皇十年(602)日本開始學習歷法,持統天皇四年(690)開始并行使用元嘉歷與儀鳳歷*日本稱中國的麟德歷為儀鳳歷。。隨后,日本的歷法使用情況,可以參見表1。

表1

從表格統計可以梳理出日本歷法使用的歷史脈絡。日本690年開始使用中國歷法,歷經元嘉歷、儀鳳歷、大衍歷、五記歷、宣明歷,到1685年終止,大約使用了近1000年,其中宣明歷使用了823年,時間最長(推測因894年終止遣唐使而一直使用宣明歷)。貞享歷是日本第一本“和歷”,1685年開始使用,后歷經寶歷歷、寬政歷、天寶歷,直至1873年結束,大約使用了180多年。這些“和歷”以中國歷法為基礎進行修訂,仍屬于“太陰太陽歷”(即陰陽合歷)。明治5年(1872)政府廢除太陰歷,采用太陽歷。明治6年(1873)1月4日,太政官布告第一號發布令改歷,使用太陽歷。

從日本歷法使用的歷史來看,明治六年(1873)以前,日本一直使用的是“太陰太陽歷”,1873年以后,明治政府改歷開始使用太陽歷。從各個歷法體系使用的歷史時段來看,中國歷法近1000年,“和歷”180多年,太陽歷不到150年。由此可知,中國歷法對日本的影響應該是最為深遠的。

二、明治改歷與傳統節日 (節氣)的去留

明治初期,明治政府一方面積極由上而下推行“文明開化”,加速近代化的進程,促進城市化的發展;一方面通過加強中央集權制度,以強化皇權統治。明治政府的皇權和西化的奇妙結合,在對傳統歷法的修改、存廢規定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日本明治5年(1872)改歷,并在11月15日太政官布告以太陽歷領行相對應的神武天皇即位日定位為國家紀元,明治6年(1873)使用太陽歷,同時建立了一整套以皇家為中心的“祝祭日”體系,公開確定了元始祭(1月3日)、新年宴會(1月5日)、孝明天皇祭(1月30日)、紀元節(2月11日)、神武天皇祭(4月3日)、神嘗祭(9月17日)、天長節(11月3日)、新嘗祭(11月23日)8個年中祝日、祭日為公定休息日。在明治11年(1878)又追加了春季皇靈祭(實為春分日)和秋季皇靈祭(實為秋分日)。*畢雪飛:〈明治時期改歷及其對年中行事的影響〉《日本近代以來城市化進程中的年中行事傳承與變遷——以東京地區為中心》,山東大學博士后研究報告,2015年9月,第39-40頁。明治政府的改歷,外顯透出對西洋文化特別是西洋歷法的攝入,內化調整或消減存續已久的傳統節日(節氣),從而達到“歸一于天皇”,并使國民日常生活沿著天皇的統治而制定了方向*有泉貞夫「明治國家と祝祭日」『歴史學研究』三四一1968年10號,以達到真正的中央集權統治目的。

明治改歷與以天皇為中心的“祝祭日”體系并沒有讓民眾順從與迎合,相反,卻引起了民間強烈的“抵抗”。其原因在于:第一,民間傳承久遠的歷法與傳統節日體系,是以祖先崇拜和田神祭祀為背景,與四季變化和稻作周期相吻合,植入完全異質的天皇崇拜,使得民眾在實際生活層面上難以融合接受;第二,國民在生活上依然依賴于舊歷,要想從民眾日常生活中去除并沒有那么容易;第三,新歷和對應的節日在季節上錯位,導致節日無法按照傳統進行。由此,民眾面臨艱難的二選一:要么按照原來的歷法時間進行,抵抗明治政府改歷;要么改變節日的內容,改變傳承已久的傳統。

事實上,明治政府改歷以及建立起來的以皇家為中心的“祝祭日”體系,除了學校和政府部門以公休體現以外,直到明治末期為止,都沒有在國民的日常生活中固定下來。從明治時代開始,經過大正時代,直到昭和30年(1955)前后舊歷依然存在。*新生活運動協會在《新生活通信》第一號中提出“新歷一本化”(只使用新歷),引起社會輿論注意。至昭和30年(1955)前后,舊歷基本廢止,國家、社會、家庭通用新歷。畢雪飛:〈新生活運動與文化財保護對年中行事的影響〉《日本近代以來城市化進程中的年中行事傳承與變遷——以東京地區為中心》,山東大學博士后研究報告,第103-104頁。明治政府對皇權統治的強調,對西洋歷法的吸收,對傳統歷法(包括節日以及節氣)廢止,強化了皇權統治的中央集權,而民眾依舊使用舊歷,傳承傳統節日(節氣),與之“較量”,與之“抵抗”,則是面對政府的“去”,而表現出的極力的“留”。

三、二十四節氣傳入日本后的變化

在明治政府改歷以及對傳統節日(節氣)的廢止問題上,民間的傳統力量顯示了強大的傳承,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傳統節日(節氣)綿延未絕,傳承至今。那么,二十四節氣傳入日本至今天,內容是否發生了變化呢?參照平成28年(2016)歷法要項(表2)*平成28年(2016)暦要項http://eco.mtk.nao.ac.jp/koyomi/yoko/pdf/yoko2016.pdf,可以看出二十四節氣名稱與時間基本未變,但是,加入了土用、彼岸等11個雜節。從雜節的情況來看,主要是依據與二十四節氣同等觀測基準制定。

表2

相比較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則有了很大的調整,以適應本土情況。以中國宣明歷與日本明治7年(1874)略本歷相比較(表3)*七十二候https://ja.wikipedia.org/wiki/%E4%B8%83%E5%8D%81%E4%BA%8C%E5%80%99,可以看出日本在七十二物候方面做出的調適。

表3

(續表)

(續表)

四、二十四節氣在日本當下的實踐應用與意義

二十四節氣傳入日本至今,日本人一邊調適,一邊實踐應用,已然滲透進日本各個領域。其中,日本現有的節日及歷法中應用最為廣泛。日本節日及歷法包括國民祝日與休日、年中行事·節句、二十四節氣、雜節等,綜合指導著日本人的生活、農事等各個方面。

日本近代以來主要圍繞由來于天皇家的“祝祭日”導入休假和慶賀體系,并在舊的憲法下貫徹到底。昭和22年(1947)5月3日,“日本國憲法”實施,體現了“國民主權”、“尊重基本的人權”、“和平主義”三大特征。在此基礎上,昭和23年(1948)7月20日,日本公布了“國民祝日法”,并即日實施,代替了舊有的“皇家祝祭日”體系?!皣褡H辗ā睂嵤┲跻幎ǖ墓澣展?個,時間以及記述如表4。*日本內閣府網頁「國民節日」http://www8.cao.go.jp/chosei/shukujitsu/gaiyou.html.

表4

日本“國民祝日法”首先廢止了“元始祭(1月3日)、新年宴會(1月5日)、紀元節(2月11日)、神武天皇祭(4月3日)、神嘗祭(10月17日)、大正天皇祭(又稱先帝祭,12月25日)”;其次,將原有的一些節日進行改稱,將“春季皇靈祭”改稱“春分日”,將“天長節(4月29日)”改稱“天皇誕生日”,將秋季皇靈祭改稱“秋分日”,將“明治節(11月3日)”改稱“文化日”,將“新嘗祭(11月23日)”改稱“勤勞感謝日”。新憲法下的國民祝日繼承了已有的“祝祭日”日期的一部分,哀悼先帝駕崩的祭日、春秋皇靈祭等天皇靈祭日的意識衰退,以祝賀國民的成長或健康為宗旨的日子或紀念日被設定為國民祝日。*日本國民祝日法幾經修訂,至平成26年(2014)5月23日國民祝日法修正(平成26年第43號法律)公布為止,國民祝日增至16個。其中,春分日與秋分日為歌頌自然與尊重祖先的日子。除了法定祝日以外,民間傳承的節日也有與二十四節氣有著直接關聯的節日(表5)。*日本の行事·暦―年中行事·節句、http://koyomigyouji.com/nenchugyouji.htm

表5

二十四節氣作為重要的農事指導坐標,一直指導著農事活動,對于城市化已經超過90%的日本來說是否還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呢?以平成28年(2016)二十四節氣為例,對其影響與指導意義列表如表6。*日本の行事·暦―二十四節気http://koyomigyouji.com/24.htm

表6

(續表)

從二十四節氣的影響來看,有對農事、漁業等方面的引導,更多的則是對生活方面的指導,可見二十四節氣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此外,日本人還根據二十四節氣觀測基準增設了11個雜節,以補充二十四節氣及其指導作用。雜節的月份、日期與二十四節氣的關聯及其指導內容列表如表7。*日本の行事·暦―雑節http://koyomigyouji.com/zatsusetsu.htm

除了歷法與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傳承以外,日本的其他領域,如文學藝術等亦有大量的實踐表達。形成于十五世紀的獨立詩體——俳句是日本傳統詩歌形式中的一種短詩,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詩之一。它以極其短小的形式表現作者剎那間的感受,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語言含蓄、雋永、簡練,便于記憶和流傳。俳句是一種有特定格式的詩歌,其創作必須遵循兩個基本規則: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個字母組成(以日文(假名)為標準)。第二,每首俳句都必須有而且只能有一個“季題”。所謂“季題”,又稱“季語”,即與四季有關的自然現象或人事社會現象。自然現象是用與春夏秋冬四季有關的風花雪月、鳥獸蟲魚、花卉草木等為標志和暗示,使讀者一看即知該俳句所吟詠的是四季中的某個特定季節的事物。人事社會現象則以宗教、習俗、人事(包括節日、忌日、紀念)等來暗示一年四季中的一個特定季節?!凹绢}”(季語)中,二十四節氣出現的頻率非常高,現代俳句依然如此。檢索現代俳句數據庫,*現代俳句データパースhttp://www.haiku-data.jp/kigo.html出現六個欄目,分別為“春の季語”、“夏の季語”、“秋の季語”、“冬の季語”、“新年の季語”與“無季”,二級檢索立春、夏至、冬至三例,檢索出立春50例,夏至21例,冬至21例。日本俳句詩人通過“季語”中的季節轉換,表達對自然與人事的感慨,以及對幼小時代或故鄉的一種懷念眷戀之情?!凹菊Z”中的二十四節氣成了俳句意象,承載著日本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以及對人生的感慨與感悟。

二十四節氣在日本的當下實踐離不開媒體與商業的大力宣傳。每至二十四節氣,日本的天氣預報中都會進行詳細講解。以處暑為例,來了解一下日本人宣傳二十四節氣的敘事順序?!耙荒甓牡确值墓濣c是二十四節氣,今天是處暑。處暑即“出暑”,天氣開始轉涼,但是現在的季節感怎么樣呢?通過調查,現在的季節感是夏天,天氣仍然十分炎熱。那么例年的狀況怎么樣呢?過去十年東京的氣溫數據顯示最高34.7度,最低28度,平均在30度左右,特別2010年逼近35度,果然現在仍處于炎熱的夏季。那么,大家關注的炎熱要持續到什么時候呢?請看各大城市的未來一個星期的氣溫狀況,高溫一直還要持續。在這炎熱的天氣里,大家最應該注意的是要管理好身體。不僅是氣溫,還要注意濕度,容易引發中暑等癥狀。高溫多濕的時期,請大家巧妙利用空調,在屋內、屋外采取萬全措施預防中暑。最后,今天也是七十二候中的“綿柎開”,大家猜一猜怎么讀?從上述二十四節氣宣傳敘事順序來看,先是講解二十四節氣與處暑的由來,然后講解處暑日及未來一周的天氣狀況,接著再講處暑濕熱時期注意管理身體,最后是對七十二候知識的普及?!?二十四節気【処暑】の季節感|ウェザーニュース2016年8月23日http://hp.otenki.com/2454/

表7

商業宣傳則主要集中在季節轉換時節令食品與用品的販賣上。以冬至為例,了解一下商業以及旅游業的宣傳。每至冬至,商場外面都會豎起旗子或宣傳招牌,介紹冬至的由來,講解吃南瓜粥、洗柚子浴的習俗以及好處等,商場內部則將柚子與南瓜擺放在一起販賣。日本的一些溫泉也會打出冬至柚子浴的廣告,吸引游客前往觀光與休閑。如日本日光公園中的鬼怒川溫泉的冬至柚子浴廣告這樣寫道:“冬至時期,鬼怒川川治溫泉鄉迎來了柚子浴。嚴寒季節,鬼怒川的柚子浴使您身心溫暖。18日(星期日)10點開始,在鬼怒川車站前派發柚子,先到500名有份?!?ゆず湯風呂キャンペーン|イベント|日光旅ナビhttp://www.nikko-kankou.org/不僅商業、旅游業,這一時期的網絡也大量宣傳冬至由來以及習俗。從這些線上線下的宣傳可知,二十四節氣在日本當下社會中的認知程度與民眾的接受程度都不低。

二十四節氣的傳承也離不開國家立國方策與基礎教育。日本進入平成(1989-)時期,開始建設“文化立國”的制度體系,*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國家發展戰略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軍事立國戰略階段(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立國戰略階段(二戰以后至20世紀80年代)、文化立國戰略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旱?部/文教·科學技術施策の動向と展開』『文化蕓術立國の実現』、日本文部科學白書、2013年。建立了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文化大國邁進的戰略目標,以應對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日本政府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先進的科技水平和發達的資訊體系,雄心勃勃地提出要把日本建成一個“文化發信國家”,使日本成為一個“向世界傳播文化的國家”,并在擴大日本文化國際影響力、提升日本國家形象方面表現不俗。*歐陽安:《日本文化政策解讀(上)》,《中國文化報》2012年7月27日。日本的“文化立國”策略實施,加之學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以及企業的配合,使得節日(節氣)得以很好地保護和傳承下去。日本傳統文化基礎教育非常值得提倡與學習,如學校、家長會讓學生在立春前一天撒豆驅鬼,之后認真數出與自己年齡數目一致的豆子吃掉;女孩節讓女孩子們擺放“雛祭”人偶,男孩節讓男孩們懸掛端午鯉魚旗;七夕節讓學生認真寫好七夕祈愿紙條,虔誠地掛到笹上;盂蘭盆節學生跟隨大人返鄉祭祖,“七五三”跟著家長去神社參拜,正月大規模參拜。傳統節日(節氣)舉行之際,稍加駐足,就會發現一些企業贊助的招牌,用之于民而還之于民,企業對節日順暢推進貢獻著應有的力量。

結語

二十四節氣隨著歷法于公元552年傳入日本,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因而早已滲透進日本各個領域,成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它依然引導著日本人農事,影響著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對日本人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其中,有的被列入國家法定祝日,更多的則在民間節日(節氣)中得以傳承實踐,其他領域,如文學等方面也有對二十四節氣的大量表達。從日本的經驗看,國家層面的立法,民間層面的踐行,媒體與商業宣傳推動,特別是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對二十四節氣的保護與傳承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王霄冰

畢雪飛(1971-),女,內蒙古赤峰人,文學博士,浙江農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浙江 臨安,311300)

G122

A

1674-0890(2017)02-031-10

猜你喜歡
俳句歷法天皇
趣說俳句
從走馬樓西漢簡歧異干支談漢初歷法混用問題
發明新歷法
俳句生活
日本俳句對中國小詩的反影響
新派俳句的傾向
歷史上最長的一年
天皇版“漁夫”
日本天皇的長壽秘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