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2017-04-26 13:37宋興華
課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2期
關鍵詞:閱讀習慣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

宋興華

【摘要】兒童文學是專為兒童設計的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兒童文學的優勢,能夠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對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展現起到重要作用。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在課本中的內容有限,但教師可以借助于廣闊的兒童文學平臺,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課上課下聯動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兒童文學 小學語文教學 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085-01

將兒童文學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利用兒童所喜聞樂見、可以接受的方式將學生引入文學的殿堂,更能夠開闊文學視野,促使兒童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對世界形成新的認識,徜徉在文學與想象的天堂。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對兒童文學認知的模糊與應用的不足,這使得兒童文學的作用不能被充分發揮出來。本文旨在通過對兒童文學的簡單介紹與分析,對小學語文教學做出啟示。

一、兒童文學及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現狀分析

兒童文學是指適合9~99歲人群閱讀的文學作品,在體裁分類上包括兒童詩歌、兒童散文、兒童小說、兒童戲劇、兒童曲藝等,兒童文學的語言多風趣幽默、老少皆宜,適合各個年齡段。在兒童文學的發展中,不僅許多優秀的作家逐漸顯現出來,一些名著,如我國古典四大名著等,都有兒童版,即將名著改編為適合兒童閱讀的內容。近年來,兒童文學本身的意義與價值被進一步挖掘,尤其是其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1]。

盡管對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被逐漸發現,但在文學與教學的融合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教學存在套路化傾向,教師在教學中并不區分不同題材文學作品的特點,全部按照相同套路進行講解,最終服務于課程教學。小學階段學生還沒有過多的文體概念,如果此時教師不加以說明,反而會使學生產生困惑,且不同文學作品的特點不同,在教學中也會有不同的教學風格,不加區分的程序化教學,會破壞兒童文學本身的風格。其次,在兒童文學教學中,已經出現嚴重的成人化傾向。在教學中教師會用自己的理解解讀兒童文學作品,卻忽視了成人與兒童間的界限,在兒童的世界與教師的理解總會有所偏差,以成人的眼光解讀兒童文學,總是顯得用力過猛[2]。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1.兒童文學能夠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

兒童文學一般情況下語言簡單風趣,比較能吸引學生的關注與閱讀興趣,通過兒童文學的講解,能夠吸引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喜愛,自覺融入到語文學習中。在兒童文學教學中,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與學生發生互動。在新課改中,要求更多的關注到學生、關注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通過兒童文學的學習與講解,教師與學生能夠找到共同的話題與關注點,完成教學目標。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對事情盡管沒有自己的觀點,卻已經有了強烈的探索欲望,單純的灌輸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于學生的需求,通過兒童文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是語文教學的完全之策[3]。

2.兒童文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興趣與習慣

語文學習離不開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兒童文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行閱讀,還可以借助于兒童版的名著,對學生進行閱讀的啟蒙。除了專門的文學名著外,如我國的四大名著都已經出現青少年版,或者是拼音版,適合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教師可以借助于兒童文學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會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受益匪淺。

3.通過兒童文學的閱讀實現語文的人文性

在傳統意義上的課文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較遠,有些隔閡,例如在《金色的腳印》中,就講了一個小男孩與狐貍的故事,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太遠,與我們日常生活狀態相差較大,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更無談對學生情感品質的培養。但一些兒童文學作品,尤其是我國一些兒童文學家創作的作品,則能更符合我國小學階段學生對世界的認知,透過這些兒童文學作品,可以實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如冰心的《小桔燈》、《船》等在文學中為學生傳遞關于愛、友誼等,實現語文教學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語文教學從來不是一個僅限于文字與文章分析的學科,作為重要的基礎性人文學科,語文教學肩負著人文情懷的培養與傳遞的重任。

4.通過兒童文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通常情況下,兒童文學作品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如《海底兩萬里》、《綠野仙蹤》、《藍色城堡》等作品,這樣的作品不僅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還有著科幻色彩,學生通過與兒童文學的接觸,能夠進一步培養自己的形象思維能力,這種形象思維能力對于兒童成長會產生重要影響,是通過傳統課堂教學很少能養成的。

5.促進教師的進步

新課標以來,教學的目標與思路都發生了轉變,對于教師的角色定位以及具體要求都做出了新的規定,而這種轉變的把握,是需要教師自己完成的。通過兒童文學的閱讀,教師能夠更多的走入兒童的世界,以兒童的眼光思考問題,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只有當教師拋棄傳統教學思路,尊重學生,看到兒童文學中反映出的兒童的思維特征、處事方式等,然后加深對學生的了解,而不再是單純的從成人的思維與眼光中去看兒童。兒童文學對于教師把握新課改方向能夠起到重要作用。

三、結論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僅是作為教學的一部分而存在,而是作為學生成長的一部分而存在,在語文教學中,關注到兒童文學中蘊含的人文性,避免用成人的眼光分析與研究兒童文學,方能使兒童文學在教學中發揮出應有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磊.分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J].時代教育,2015,22(3):245.

[2]周曉云.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快樂學習報,2014,10(4):83-84.

[3]韋宏.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邊疆經濟文化,2006,19(8):56-57.

猜你喜歡
閱讀習慣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
刊首語
淺談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
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培養一年級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與策略
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什么樣的兒童文學作品才算優秀
小學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