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思考

2017-04-29 12:31劉眾赟
經營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靖遠縣產業發展枸杞

劉眾赟

摘 要:每個地域的發展必有其發展的特色,特別以農業產業發展為主的地區,要脫貧致富全面小康,應當因地制宜緊緊圍繞地方農業特色產業做好文章,依托原有規模做強做大特色產業,以支柱農業產業為基礎,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關鍵詞:產業發展 靖遠縣 枸杞 特色

一、靖遠縣枸杞產業發展的現狀

1.分布區域 靖遠枸杞產地范圍為甘肅省靖遠縣靖安鄉、五合鄉、東升鄉、北灘鄉、永新鄉、雙龍鄉、石門鄉、劉川鄉、大蘆鄉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而枸杞主要產區在北灘鄉、東升鄉、五合鄉、靖安鄉四大鄉鎮,這四大鄉鎮是縣政府指定的萬畝枸杞示范基地,由于靖遠縣毗鄰我國枸杞種植最集中的寧夏中寧縣,所以便于枸杞種植技術與優良品種的引進。靖遠縣枸杞產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初步進入產業化規?;l展的軌道,走出了一條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枸杞產業的發展之路,目前靖遠縣的靖安、五合、東升、北灘等14個鄉鎮,枸杞種植面積達19.5萬畝,年產干果3.23萬噸,產值14.8億元,畝純收入逾萬元,帶動全縣1.6萬戶10余萬農民脫貧致富,枸杞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金果產業”。

2.品種結構 靖遠縣種植枸杞始于1998年,從寧夏引進,種植品種主要有“寧杞1號”和“寧杞3號”及“寧杞7號”等優良品種,寧杞1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林科學院選育的枸杞新品種,該品種具有較好的生產性狀樹勢強健,生長快,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好等特點;寧杞3號果實顆粒較大,肉質較厚,單果質量大,出干率達20—25%,明顯高于其他品種;寧杞7號是寧杞3號的升級品種。

3.產業收入 種植枸杞不僅防止土地沙化,改善了生態環境,同時也提高了農民的家庭收入。茨農種植枸杞每畝的凈利潤為10378.5元,這是種植其它農作物所達不到的,枸杞被廣大群眾稱為撐起“錢袋子”的“紅珍珠”和“金果果”,“靖遠枸杞”也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同時也映紅了靖遠茨農們的笑臉。

二、靖遠縣枸杞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內在弱勢。(1)品牌劣勢。靖遠縣枸杞沒有樹立自己的商業品牌,大部分產品被外地商販收購并多以寧夏包裝外銷,利潤流失嚴重。(2)生產技術不高,管理粗放。茨農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而且勞動力年齡偏高,根據調查,茨農對枸杞種植的知識和技術的掌握程度并不高,77.5%的茨農只掌握了一點枸杞種植的知識和技術,僅有22.5%的茨農完全掌握枸杞種植的知識和技術,加之茨農管理水平有限,將嚴重影響枸杞的產量和質量。(3)產業結構單一,產品深加工缺乏基礎保障。據調查,靖遠縣種植枸杞的幾個大鄉鎮的茨農都是將干果散賣給外來收購的中間商。這種單一的結構模式使茨農所獲利益大大減少,因此,當地應加強產品深加工產業的建設。(4)科技力量薄弱。靖遠縣目前還沒有比較集中的科技研發單位,缺乏技術人才隊伍和科技力量的支撐,相對于寧夏枸杞而言,靖遠枸杞產量和效益都不是很高,寧夏茨農平均每畝干果產量在400kg左右,而靖遠茨農平均每畝干果產量約300kg。(5)種植枸杞成本較高。每畝枸杞平均年投入成本為5200元,占毛利潤的33.37%,由于近幾年物價以及勞動力價格上漲和靖遠縣種植枸杞的科技力量薄弱等原因,種植枸杞的成本只會每年增加,所以這將是種植枸杞的一大劣勢。

2.外在威脅。(1)與寧夏枸杞相比,枸杞生產管理技術還比較落后。寧夏提高林業技術人員的大力宣傳培訓,強化技術指導,跟蹤服務,協作努力,使杞農基本掌握了無公害枸杞生產技術,學會了生產管理。據調查,政府只是派一部分人前往寧夏等地參觀學習枸杞種植的相關只是和技術,還有大部分茨農對枸杞樹的修剪技術,無公害枸杞農藥的選擇使用,枸杞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掌握還不到位,這嚴重阻礙了枸杞產量、質量和效益的提高。(2)缺乏企業和項目帶動,發展資金不足。據調查,靖遠縣枸杞加工企業很少,只有2007年成立的靖遠靖安枸杞有限公司,該公司規模較小,遠不能滿足靖遠縣8萬畝枸杞的加工。靖遠縣枸杞烘干及深加工項目還在招商中,靖遠縣目前缺乏企業和項目的帶動,發展枸杞的資金不足。(3)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群眾對種植枸杞沒信心。枸杞的價格很不穩定,調查中也顯示,54%的茨農對種植枸杞缺乏信心,枸杞價格的上下波動將嚴重挫傷茨農種植枸杞的信心。(4)枸杞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若在采摘期遇上暴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成熟期的枸杞就會開裂,開裂的枸杞不僅易腐爛、發霉,即使晾曬后也會變黑而且不易儲存,變黑的枸杞的價格將大大降低。根據調查計算得出:平均每年每畝枸杞因天陰下雨的損失約為800-1200元。

三、靖遠縣枸杞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靖遠縣枸杞產業的發展存在著內部優勢和外部機會,同時也存在著內部劣勢和外部威脅。因此,靖遠縣枸杞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充分發揮內部優勢和外部機會,如何最大限度地將內部劣勢和外部威脅轉化為內部優勢和外部機會,是靖遠縣枸杞產業面臨的重要問題。以下是針對靖遠縣枸杞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提出的相關對策與建議。

1.加強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素質。采用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加大對基層技術人員和農民的培訓力度,科技人員要經常、定期的到田間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農民學習枸杞種植的知識和技術,遇到疑難問題要請專家把脈,靈活解決生產上的各種難題,提高農民滿意度,使農民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為枸杞產業發展夯實人力資源基礎。

2.項目帶動,加快基地建設。(1)啟動興電灌區(唐莊)國家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興電灌區國家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2002年經國土資源部批準,2003年11月實施,投資1701萬元,規劃開發土地總面積530公頃。結合東升鄉唐莊村地區低產田改造,組織制定鹽堿土地流轉政策,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充分利用枸杞耐鹽堿的特性,進一步擴大枸杞基地規模,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2)抓好靖遠縣枸杞在鹽堿地區栽培技術的研究與示范,大力開展鹽堿地枸杞栽培技術的研究,充分發揮枸杞耐旱,耐鹽堿的特性,開發新的生產基地。

3.優化產業結構,壯大扶持龍頭企業。靖遠縣茨農的銷售模式是清洗—制干—篩選—色選—包裝—銷售于一體的簡單模式,茨農只能從中獲得較少的經濟收益,而享受不到產品加工所帶來的高附加值,所以政府應大力扶持枸杞加工產品龍頭企業,結束我縣這種原料輸出地的局面。這些龍頭加工企業不僅可以從事枸杞干果和酒、藥、糖、茶、飲料以及保健品等產品的加工和貿易,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而且龍頭企業可以通過品牌效應,樹立靖遠縣枸杞特色產品的形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靖遠縣枸杞產品的市場影響力,促進枸杞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

4.拓展銷售渠道,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一是通過網絡廣告尋找經銷商,通過經銷商之間的相互競爭確定合適的代理商。二是通過多種渠道將靖遠縣的枸杞打入市場,比如可以將靖遠縣的一部分枸杞配發到超市進行銷售,也可以鼓勵當地企業家和商人建設枸杞專賣店來促進枸杞營銷體系的形成。三是積極引進枸杞深加工企業,采取“兩條腿”走路,一條加工干果,一條加工鮮果,促進枸杞轉化升值,提高經濟效益。四是茨農通過網絡科技自己建立網絡銷售平臺,將形成自產自銷,增加收入。

5.創建產品品牌,增加產業附加值。品牌對于消費者和生產者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好的品牌對消費者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有利于消費者形成品牌偏好,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而品牌對于生產者而言有助于產品的銷售和占領市場,也有助于穩定產品的價格。寧夏枸杞之所以會聞名中外,一方面是因為其獨特的營養成分,另一方面是因為它的品牌,這兩方面的優勢使寧夏枸杞占領了中國的大部分市場。然而,盡管靖遠枸杞在質的方面不次于寧夏枸杞,但它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卻遠不及寧夏枸杞,究其原因之一是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這也就導致了靖遠枸杞市場價格的不穩定。靖遠枸杞想要做大做強,樹立自己的品牌是很重要的,這也有助于形成靖遠枸杞的競爭優勢。

6.加大宣傳力度,擴大枸杞產業影響力。一是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設立枸杞宣傳專欄,宣傳枸杞產業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以及發展枸杞產業的優勢及栽培的要點;二是組織本地枸杞種植大戶到各鄉鎮做巡回宣傳,以他們的現身經驗激發農民種植枸杞的信心;三是通過組織一部分干部農民赴枸杞產業發展較好的寧夏等地考察學習,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引導農戶開闊眼界,增強農戶發展枸杞產業的信心。

參考文獻:

[1]李時珍《本草綱目[M]》。萬卷出版社.2009年.

[2]金小平,賈喜明,馬海?!豆淘坭疆a業發展思路及對策建議[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1(3)106-108.

[3]張莉、李茂哉、楊斌《甘肅省枸杞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發展建議[J]》。甘肅林業科技,2010(1).

猜你喜歡
靖遠縣產業發展枸杞
枸杞
是酸是堿?黑枸杞知道
依托紅色教育資源 推動學校優質發展——靖遠縣西關小學紅色教育工作紀實
改革促發展 創新增活力——靖遠縣教育改革與特色發展綜述
把發展“航向” 揚協作“風帆”——靖遠縣實施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紀實
采枸杞
枸杞到底是怎么養生的?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荊州港口物流發展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