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管理會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

2017-04-29 13:50趙慧麗
經營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改進措施管理會計內容

趙慧麗

摘 要: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一直是學術界和實踐界的難題。本文通過分析管理會計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現狀,提出管理會計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進措施,使理論學習與實踐緊密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管理會計 內容 方法 改進措施

管理會計作為管理類學科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目前,我國各高等院校財務、會計及相關經濟管理類專業一般均會開設管理會計課程。但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運用管理會計相關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亟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會計教學內容相對陳舊,教學方法落后等,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因此,整改教學內容,探究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能適應當前就業競爭的高層次管理會計人才迫在眉睫。

一、管理會計教學內容現狀分析

目前管理會計教學內容現狀表現在,一方面,科學技術與管理科學理論不斷發展,管理會計理論、實踐乃至教學都發生了重大變革,管理會計形成了許多重要內容,如作業成本管理會計、戰略管理會計等,但這些重要成本計算方法和理念未能在教學中體現;另一方面,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和財務管理等課程存在嚴重內容重復的現象。具體如下:

1.傳統管理會計的成本動因假定唯一,即只將產品品種及產銷量作為成本動因,且認為大多數間接成本與產量無關,然而在現代生產技術下,產品成本中的直接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間接費用大幅上升,這時傳統的劃分方法就會使產品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不準確;同時對于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標成本法和改善成本法等相對前沿的管理會計成本管理并沒有系統介紹,因此我國管理會計界的學者可以借鑒國外教材內容體系,結合我國企業經濟背景,對管理會計課程內容加以刪減和調整。

2.傳統管理會計重點服務于企業內部,主要滿足企業內部管理者對企業進行規劃、控制和業績評價等管理活動的需要,缺乏長期的戰略管理導向。對于關注企業長遠利益和社會責任利益的學科前沿,如戰略管理會計和社會責任管理會計等思想沒有系統介紹,對于信息資源會計和行為會計等邊緣學科前沿更較少涉及。這樣按傳統管理會計體系培養出的學生將無法應對大數據時代跨國公司之間的競爭和挑戰,因此管理會計課程內容應加以擴充和完善。

3.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教學內容嚴重重疊。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是高等院校財會專業的 3門主干課程,從目前各高校使用的相關教材來看,雖各有側重,但比較分析可以發現,大都存在交叉重復,如: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內容重復表現在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及標準成本等;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長期投資決策、存貨管理及全面預算等內容存在重復。上述現象的存在,在破壞三門課程之間的內在邏輯遞進關系的同時,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另外大量的重復內容極易削弱學生對后續課程的學習熱情,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有必要對3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規范各教學內容。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現狀分析

管理會計課程的授課方式主要采用傳統的講授方式,教師通過在黑板上板書或放映幻燈片講解教材章節的理論和方法,學生在下面記筆記,結合例題演算,課下學生結合習題強化練習,最后通過參加標準化的考試,學生按照統一的思路和答案去回答問題完成教學過程。雖然這樣授課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管理會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但這種“灌鴨式”教學方式來講授實戰性和應用性很強的管理會計知識不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扼殺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和潛能的挖掘。

三、教學內容及方法改革的建議

1.更新管理會計內容。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方學者就對管理會計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進行了大量的工作??ㄆ仗m教授( 1998) 對高級管理會計內容進行了重大調整:刪除了大量依賴數學方法應用的不定性條件下的本量利分析、線性規劃模型等內容;重構原有的管理會計知識體系: 將作業成本法和作業管理作為管理會計的核心內容;,將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標成本法和改善成本法作為戰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以平衡記分卡作為企業經營業績考核法。我國管理會計界的學者可以參考國外教材內容體系,結合我國的經濟環境和企業的現實條件,編寫出既能反映學科前沿又符合中國實際的管理會計教材。

2.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會計實踐應該配備經驗豐富、高水平的指導教師。在師資建設過程中,學校應注重加大力度培養有豐富理論知識,又有很強的實踐經驗的教師。為理論知識豐富但缺乏實踐經驗的青年教師創造實踐鍛煉機會,每學期有計劃有目的地抽調專業教師采取掛職、頂崗、培訓、調查等方式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此外,應積極引進有實踐技能的優秀財會人才,使學院構成既有講師又有會計師、金融分析師、評估師、注冊會計師等“雙師型”教師隊伍。

3.大力推進案例教學。案例具有多樣、生動和現實的特點,同時,管理會計案例往往與經濟學、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稅法等相關學科知識緊密相關,案例分析過程能夠運用各種知識,通過這個過程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另外,通過高參與度的小組討論式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其觀點充分交流,取長補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進而提高學生的求知欲。目前管理會計的內容多是介紹西方先進管理理念和國外經典案例的分析,這使得管理會計方法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實踐價值不明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我國企業管理會計方法實踐與西方國家的不同,重點關注國內企業案例的分析。就目前案例的獲得途徑來看,分為三種:一是教材本身附帶案例;二是教師搜集設計案例;三是學生搜集合適的案例。其中第三種途徑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另外在管理會計信息披露有限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信息,從中篩選出管理會計相關信息或將財務信息進行轉換,進而發現企業內部管理上的問題。

4.引進CMA職業資格證書考試。隨著《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頒布,我國推進管理會計教育工作速度大大加快。目前我國處于經濟轉型升級期,市場上需要大量管理會計人才,社會上也掀起了一股管理會計相關證書考試潮。目前管理會計最直接相關的課程有CPA的財務成本管理和含金量比較高注冊管理會計師(CMA)。目前,有很多財會專業學生在備考CMA、CPA考試,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適當加入一些考試習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將會計專業教育和職業資格教育相結合,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5.積極推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學分制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目前施行的學年學分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今后要認真調查研究,創造條件,積極推進彈性學制,如考取相關學科重要考試,可以置換一定的學分等,采用多樣化的學分獲得制,使學生在滿足畢業學分要求的情況下,最大可能地發揮其特長。

總之,要解決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必須提高學術界和實務界對管理會計的重視以及管理會計人員素質的培養,積極改進管理會計教學方法,探究出更適合當代背景的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具有創造力和應用能力的管理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張云娜,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5.

[2]李澤平.案例教學法在管理會計學教學運用中的意義及建議[J].時代經貿,2011(8).

[3]馬元狗,張新吉.管理會計實驗教學當以能力培養為目標[J],會計之友,2012(5).

猜你喜歡
改進措施管理會計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醫院會計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進措施探討
冷鏈物流基礎上的生鮮電商發展研究
實務工作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有效結合的途徑研究
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分析
淺談中國制造2025與管理會計改革
公路工程監理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改進措施
網絡環境下高校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主要內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