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實效性探討
——以重慶市為例

2017-05-03 03:18田書芹王東強
關鍵詞:???/a>重慶市農民

田書芹,王東強

(1.重慶文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重慶永川402160;2.重慶文理學院旅游學院,重慶永川402160)

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實效性探討
——以重慶市為例

田書芹1,王東強2

(1.重慶文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重慶永川402160;2.重慶文理學院旅游學院,重慶永川402160)

新型職業農民正趨于結構性短缺,推動“人才紅利”替代“人口紅利”是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核心引擎。立足重慶實際,進而揭示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從優化??聘叩嚷殬I院校辦學規模和布局結構、完善專業結構動態調整機制、創新協同育人模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提質增效的針對性建議。

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實效性

在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推動“人才紅利”替代“人口紅利”是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核心引擎。新型職業農民作為新型城鎮化重要的利益群體和契合點,由于其懂技術、會經營、受教育程度高的優勢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教育部日前印發了《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專門設置了“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章節,提出了高等職業教育服務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主要舉措。該行動計劃的出臺不僅有助于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的學歷層次和技術技能水平,而且有助于優化農村勞動力結構,為實現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提供新的強勁動力。本文立足重慶實際,結合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揭示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給出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提質增效的針對性建議。

一、重慶市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聘叩嚷殬I院校規模和布局不合理

全市共有高校72所,其中??聘叩嚷殬I院校40所,比2010年增加9所。一是從辦學層次看,本科高校與??聘叩嚷殬I院校比為1∶1.6,但本科生與??粕葹?.6∶1。全市高校在校生規模103萬人,比2010年增加27萬人。研究生、本科生、??粕?、成人本??粕?、網絡本??粕鷶盗糠謩e為50 534人、443 402人、273 128人、151 392人、156 777人,與2010比較,分別增長17.1%、34.9%、40.8%、22%和50.8%,研究生、本科生、??粕壤秊?∶9∶5,??粕幠T霰确茸畲?。受短期經濟利益的驅動和自身實力的影響,部分新建??聘叩嚷殬I院校盲目追求辦學規模,內涵發展意識亟須進一步提升。從地域分布看,分布在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的??聘叩嚷殬I院校分別為6所和2所,占全市??聘叩嚷殬I院校比例分別為15%和5%。從辦學水平看,建成國家示范高職院校3所,國家骨干高職院校3所,市級示范高職院校8所,市級骨干高職院校3所,而位于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的市級示范高職院校只有1所。但不可否認的是,分布在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的農民數量更多,更需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因此,目前??聘叩嚷殬I院校的布局遠遠無法滿足重慶市五大功能區戰略布局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需求。

表1 重慶市五大功能區??聘叩嚷殬I院校分布情況

(二)??聘叩嚷殬I院校專業建設與新型職業農民職業訴求不匹配

整體來看,面對“重慶市仍然處在欠發達階段,仍然屬于欠發達地區”的基本市情[1],圍繞重慶“6+1”支柱產業、“2+10”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尤其是服務現代農業布局的專業數量還不足,新型職業農民對優質高等職業教育資源的新要求還遠遠得不到有效滿足,專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質化現象,與重慶市現代農業產業契合度還有待提升。根據《重慶市屬高校專業布局與地方產業結構契合狀況分析報告》有關數據,重慶市與產業對接就業比例最高的涉農??茖I包括動物防疫與檢疫、林業技術、園藝技術和植物保護,這4個專業與產業對接比例都比較高,但專業點均只有1個,這說明??聘叩嚷殬I院校專業設置與新型職業農民職業訴求還不匹配。此外,有些涉農專業雖然適合新型職業農民學習,但特色還沒有顯現出來,學校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還不夠高,在教師隊伍、課程和教學團隊等方面內涵重點建設不足。涉農專業設置、預警、退出等方面的動態調整管理機制還不健全,專業管理還無法很好地滿足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

表2 重慶市與產業對接就業比例最高的??茖I

(三)??聘叩嚷殬I院校協同育人機制不完善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不僅是學歷提升,更重要的目的是能力提升,因此,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重實踐、重創新、重協同的特點。但是,目前行業企業參與??聘叩嚷殬I院校新型職業農民教育的制度不健全,動力不足,協同育人機制有待進一步優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不夠深入,新生代農民工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理論培養色彩比較濃厚,應用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還比較薄弱,課程教學范式轉變、教師轉型、科研服務能力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聘叩嚷殬I院校新生代農民工實踐教育體系不健全,實踐教學內容落后,實踐平臺和基地缺乏,實踐教學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實踐教學環境有待優化??傊?,社會資源參與??聘叩嚷殬I院校的制度動力不足,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范圍和力度有待進一步深化,極大地影響了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的實效性,進而導致服務重慶農業經濟轉型升級和五大功能區建設能力不足。

(四)??聘叩嚷殬I院校新型職業農民高等教育教學師資水平不高

師資是保障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實效性的中堅力量。一方面,目前??聘叩嚷殬I院校新型職業農民教育教學師資數量嚴重短缺。由于缺乏師資,很多針對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的專業核心課程和主要實踐課程無法開設,這已經成為開展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瓶頸。另一方面,??聘叩嚷殬I院校新型職業農民教育教學教師大多是從其他學科專業轉崗過來,缺乏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半路出家”導致教師專業性不強;部分從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的教師是高校剛畢業的研究生,實踐經驗不足,教學能力不強,導致教學效果欠佳。

二、提高重慶市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一)優化??聘叩嚷殬I院校辦學規模和布局結構

一方面,要研究高職教育規模發展的“天花板”效應。嚴格控制重慶市高等職業教育辦學規模,防止高等職業教育產能過剩;根據重慶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需求,引導??聘叩嚷殬I院校從規模擴張轉向內涵發展,強化對涉農高等職業教育政策、資金、項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優化高校布局結構。以重慶市五大功能區布局為基礎,根據新型職業農民在五大功能區分布情況,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通過新建、遷建、分立、舉辦分校、集團化等方式向城市發展新區和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擴張。根據新型職業農民發展需求,優化資源配置,對招生困難、辦學規模小、主體專業不突出、社會聲譽度較差的高校進行合并重組、整合調整,提高學科專業質量、教師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高等職業教育“三農”服務能力。

(二)完善??聘叩嚷殬I院校專業結構動態調整機制

一是優化專業結構。根據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建設長江經濟帶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推動重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產業項目建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布局緊密相關專業集群,重點加強農林科技、農業經營、動物科技、農業機械等領域的人才培養,圍繞農業產業鏈和流通鏈培養培訓適應科技進步和農業產業化需要的新型職業農民。二是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聘叩嚷殬I院校根據重慶城鄉區域產業結構升級要求和新型職業農民發展訴求主動調整專業結構,探索高校專業“自主設置、動態調整”的管理機制,形成與農村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匹配的主體專業群。根據專業設置規律和錯位特色發展的原則,科學地引導高校設置、規劃新專業建設;建立專業預警機制,開展專業評估和專業認證,充分利用科學評估結果對專業進行調整;完善專業退出機制,對社會認同度不高、社會需求量明顯下降、師資隊伍薄弱、就業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對相關專業進行重組、改造甚至關停。

(三)創新??聘叩嚷殬I院校新型職業農民協同育人模式

一是吸引行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培育適應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新型職業農民為目的,加大重慶市農業、水利、林業、糧食和供銷等涉農行業參與新型職業農民高等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按照協同思想吸納行業主體共同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和實踐體系,融入倫理修養專題講座和政治教育課程[2],充分發揮產學研用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二是探索多元化協同育人模式。重慶市要以提高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重點,以“協同育人”為核心,推進農科教統籌、產學研合作,探索校校之間(如鼓勵應用技術本科高校與示范性〔骨干〕高等職業學校通過合作辦學、聯合培養等方式培養本科高層次應用技術人才)[3],??聘叩嚷殬I院校與政府機構、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等聯合培養人才模式。重慶??聘叩仍盒R栽海ㄏ担橹黧w,以校地校企合作為平臺,支持??聘叩嚷殬I院校與涉農企業共建農業職業教育集團,探索多樣化的深度合作方式,形成工學結合式、頂崗實習式、訂制培養式、企業課程嵌入式、校企共建學院式等多種合作育人模式[4],促進企業資源進校園、企業專家進課堂、企業標準進課程、學校師生進企業。三是創新新型職業農民實習方式。強化重慶市新型職業農民實踐能力培養,落實新型職業農民實習實訓,要規范新型職業農民實習實訓,保障新型職業農民學習時間,科學化制定新型職業農民實習方案,保證新型職業農民實習期間的有效指導。發揮市場在教育資源優化配置中的作用,在新型職業農民頂崗實習、就業創業服務等方面積極開展政府購買教育服務試點。

(四)加強??聘叩嚷殬I院校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師資隊伍建設

一是強化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內部管理。??聘叩嚷殬I院校新增師資主要來源于應用行業且具有3年以上從事行業工作經歷的專業人員。以教師教育發展示范中心建設為突破口,開闊教師視野,擴大隊伍交流,形成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教師隊伍成長的有效平臺。允許重慶市??聘叩嚷殬I院校設置一定比例的流動崗位,從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和其他社會組織吸引一批具有扎實專業基礎知識、豐富實踐經驗和較強業務能力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為專業帶頭人擔任兼職教師,逐步構建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能力突出的師資隊伍,提升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水平。建立健全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教師認定、職稱評定和崗位津貼傾斜的新機制。二是加強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教師外部培訓力度。通過資源配置等手段,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和改革經費支持方式,引導和推動??聘叩嚷殬I院校面向重慶區域和行業開展師資培訓,有計劃地選送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教師到行業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煉。通過財政補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等形式鼓勵行業企業積極參與??聘叩嚷殬I院校專業建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聯合強化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師資隊伍建設。

[1]林勇.論提升欠發達地區自我發展能力[N].重慶日報,2013-03-21(13).

[2]王東強,黃琴.城鎮化過程中新生代農民工倫理開發研究——基于重慶市194位新生代農民工的調研[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3(6):99-103.

[3]張祺午.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政府思路與政策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15(12):10-16.

[4]田書芹,王東強.統籌城鄉發展中新生代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模式比較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5(9):20-25.

責任編輯:吳強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the New 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Taking the City of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TIAN Shuqin1,WANG Dongqiang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China; 2.College of Tourism,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China)

At present,the new 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are facing the structural shortage.To promote the“talent bonus”instead of“demographic dividend”is the core engine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Based on the Chongqing’s reality,the article reveals the problems of th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new farmer’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timizing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running scale and layout structure,perfecting professional structure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innovating the mode of synergy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the new 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ffectiveness

G725

A

1673-8004(2017)02-0098-04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2.018

2016-05-12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農民荒’背景下新生代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模式創新與實現策略研究”(DJA130343);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職業教育定向培養研究”(KJ1601136);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西部地區現代化女性職業農民人力資本提升路徑研究”(2013PYRK02)。

田書芹(1982—),女,山東濱州人,副教授,主要從事農村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研究。

王東強(1981—),男,山東菏澤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統籌城鄉發展與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研究。

猜你喜歡
???/a>重慶市農民
重慶市光海養蜂場
重慶市光海養蜂場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中外醫學專業與??圃O置對比分析及啟示
鑄造輝煌
——重慶市大足區老年大學校歌
中國衛生(2016年3期)2016-11-12
旅游縱覽·行業版(2016年5期)2016-06-16
我國ICU??谱o士培養現狀與展望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